曹操兒子的儲位之爭與楊修之死

文\葉子

楊修之死,其實是曹操兒子黨爭的政治犧牲品。

說到楊修的死必須先講一下這兩個人,

曹操和曹植。

魏武帝曹操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全才的人。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戰勝的諸多的對手,統一了北方。並興修水利、屯田等多種政治策略,讓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得到迅速的穩定。曹操是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據說在蜀道上的一個“袞雪”的石刻是曹操的真跡,他應該也是一位書法家。曹操一生都沒有稱帝,直到死時都自稱漢臣,被封為魏王。

曹操兒子的儲位之爭與楊修之死

曹操雖然沒有當皇帝,卻也要立世子的。第

一,在古代只有嫡長子才能夠世襲爵位;第二曹操有篡漢之心。

現在咱們先看一下曹操的世子之位。

曹操的原配夫人為丁夫人,而這位丁夫人卻沒有兒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作為大貴族的妻室這可是致命的短版,因為沒有孩子,也就逐漸受到了冷落,最終被廢。當時受寵的卞氏也就被撫了正,卞氏有三個兒子,後來的魏文帝曹丕、曹彰、大才子曹植。隨著卞氏的扶正曹丕也就成了嫡長子。

曹操兒子的儲位之爭與楊修之死

曹操是十分愛才的,並沒有立世子,他可能想從眾多的兒子中找到最優秀的繼承自己的大業。

曹丕雖然也是很多才華的,在文學上和父親曹操、弟弟曹植並稱為“三曹”,但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比他們二位還是差了一截。而曹操還真的不是太看好這個嫡長子,這也是他一直都沒有立世子的原因。

曹操一生有25個兒子,有一些在年幼時就夭折了。曹操一生中最愛的兒子有兩個,也是最有希望和曹丕掙世子之位的。一個是七步成詩的曹植,另一個就是秤象的曹衝。

曹操兒子的儲位之爭與楊修之死

曹衝是一個神童,五六歲的時候就有了接近成人的智慧,並給大象量了體重。曹衝不僅智慧過人,更有仁愛之心。《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中記載

“太祖數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後意。”

曹操對這個兒子那是一個喜歡,非嫡非長,很多次對大臣們吐露要把王位傳給曹衝。不隨心意的是,曹衝在十三歲的時候得了一場病,就死了。曹丕勸慰父親時,曹操那是痛哭流涕說: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意思是說曹衝死了,是他一生最大的不幸,卻也把機會留給了其他兒子,是他們的幸運。

曹操兒子的儲位之爭與楊修之死

再說一下曹植,也是一個神童,十歲就能誦讀《詩》、《論》及詞賦十萬多字。更是

“出言為論,下筆成章”

,為人低調隨性,車馬樸素不尚華麗。因為曹操的喜愛,也就聚集了一些黨羽

“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廣、楊修等為之羽翼。”

也因為曹操的對曹植的喜愛,常常在立世子這件事上左右搖擺,

“幾為太子者數矣”

好幾次都想立曹植為魏王太子。

曹操兒子的儲位之爭與楊修之死

曹植雖然文學了得,政治手段遠遠不及曹丕,在不斷的交鋒中敗下陣來。隨著曹植失寵,再加上如賈詡、王昭儀、還有諸多宮人的幫助,曹丕最終成為曹操的太子。在確立太子位之後,作為政治家的曹操怎麼會不知道在統一政權以外保留一個大的反對勢利對於國家的穩定是多麼的可怕一件事,這樣最終也會把曹植害死。斬斷曹植的羽翼,削弱他的勢利,可能他一生都會過得不快樂,至少可以讓他活著渡過餘生。在曹植失寵後

“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

曹丕繼位後,又誅殺了曹植的其他黨羽丁儀、丁廣。至此曹植一檔徹底失去了翻盤的實力。

曹操誅殺楊修,其根本是要斬除曹植受寵時培植出來的勢利,從大計是為了國家的政局穩定和長治久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