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公正忠於他人的能力,源於你內在世界,指導培養興趣也是如此

引言

不成熟的父母會讓你相信,你的內在世界不值得被認真對待。這種自我背叛會降低你的自我價值感,降低你的生活樂趣。

但是,一旦你意識到,你的內在體驗才是你生活的動力,是最值得關注的東西,你將重獲新生。

考慮如何花時間和自己建立關係,是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你可能會想,我始終是我自己,我為什麼需要努力與自己建立關係?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與自己的關係,是你所擁有的最基本的關係,它決定了你的幸福、成功以及你與他人的真誠聯結。

通過了解自己,重視自己的內在體驗,你能更好地理解和愛他人。不幸的是,因為父母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不重視你的內在世界,所以你可能已經忽視了與自己的關係。現在,這種與你自身的基本聯結需要你的特殊關照。

忽視內在世界的影響如果不成熟的父母否定或輕視你兒時的內在體驗,你就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值得受到重視。

秉持公正忠於他人的能力,源於你內在世界,指導培養興趣也是如此

你甚至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內心想法並不重要。我經常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看到這一點。儘管來訪者來治療是為了談論自己的問題,但他們常常用輕視自我的評論來淡化自己的擔憂,

比如“我知道這很蠢,但是”或者“這件事實在是太小了,我都不好意思承認”。他們覺得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不合理的,強烈的情緒會讓他們尷尬。請看看我的來訪者馬洛裡的例子。馬洛裡的故事在公司被併購後,馬洛裡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她就是在這個時候來找我的。

她原本已經準備退休了,所以對她來說收入的損失並不是一種威脅。最糟糕的是,她不知道退休之後自己該做什麼。馬洛裡既沒有興趣愛好,也沒有住在附近的家人。

這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擁有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但她腦海中卻一片空白。一想到每天不知道該做什麼,她就感到害怕。

“我沒有真正熱愛的東西。”她說。後來有一天,馬洛裡突然意識到了為什麼除了工作,自己什麼都不喜歡做。她父親是個喜怒無常、盛氣凌人的人,他喜歡嘲笑家人,告訴他們該做什麼。

秉持公正忠於他人的能力,源於你內在世界,指導培養興趣也是如此

我突然明白了,”馬洛裡說,“我父親總是貶低我,批評我,嘲笑我喜歡的或者想做的任何事。”

即便在馬洛裡成年以後,父親也不鼓勵馬洛裡去嘗試新鮮事物,他總是說:“你年紀太大了。你為什麼想做那種事?你不會想做那個的。”有一次,十歲的馬洛裡與父母一起逛雜貨店,父親發現她在看一本花邊雜誌。父親扯著嗓子把母親叫來,說道:“瞧瞧她在看什麼!看看這個!這不是很可笑嗎?”父親告訴馬洛裡,她不會想要這本雜誌的,然後就把她帶走了。

馬洛裡害怕父親嘲笑她。“從我很小的時候起,他的嘲笑就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害怕,也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真正的願望。我已經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了。我從來都不知道我是誰。如果他知道我想要什麼東西,他就會告訴我那不重要,而且很愚蠢。過去我不明白為什麼我不像其他女孩那樣有熱愛或喜歡的東西,但現在我知道了。”“我學會了把對事物產生興趣的那部分自我隱藏起來。

起初,我只是把這部分隱藏起來不讓父親發現,我多年以來都為這部分自我感到羞愧,最終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

秉持公正忠於他人的能力,源於你內在世界,指導培養興趣也是如此

馬洛裡解釋道,“當別人問我喜歡哪個東西時,我說不出來,我只會說無所謂,因為我害怕自己選得不對。”因為過去的羞恥感,馬洛裡已經無法信任內在自我給她的提示了。成年以後,馬洛裡開始反抗父親的控制,她成了一個成功的、獨立的成年人,在工作中既果斷又有能力。

但在生活的情感領域,比如發現自己熱愛的事物,她依然感到很壓抑。當她對某件事感到興奮或好奇,想要了解更多時,她很快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她在無意識中選擇了父親的認可,放棄了她與自己的關係。

馬洛裡與自己太過疏遠,她已經不知道什麼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了。當你壓抑自己的想法和激情時,你的內在世界就會枯萎。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都試圖透過沉迷於各種人際關係和外部事件,來填補這種情感上的自我忽視所帶來的空虛感。但是,一旦你忽視了自己的內在體驗,外部世界的人和事就都無法讓你感到滿足。再多的外在活動也填補不了你內心的空虛,這種空虛是你失去對內心世界的熱愛後所留下的空缺。

就像馬洛裡的父親一樣,不成熟的父母會讓你相信,你的內在世界不值得被認真對待。

秉持公正忠於他人的能力,源於你內在世界,指導培養興趣也是如此

這種自我背叛會降低你的自我價值感,降低你的生活樂趣。但是,一旦你意識到,你的內在體驗才是你生活的動力,是最值得關注的東西,你將重獲新生。

在我從事心理治療的這些年裡,我曾多次目睹人們重新發現自己內在的心理能量時產生的輕快、明亮與自由的感覺。戴安娜·福沙把這些感覺稱作核心狀態,如果心理治療取得成功,來訪者就會恢復這種狀態。

正如一位先生所說,他覺得擁有全新的自我覺察就像“終於翻過了一堵牆”。我問他在牆的另一邊發現了什麼,他笑著說道:“樂土。”但現在讓我來唱唱反調,問問你們,誰說真的存在一個內在自我,或者誰說我們的內在體驗很重要?我們怎麼知道內在自我是否真的應該成長、值得信任?正如我們所見,不成熟的父母很喜歡嘲笑內在世界,那麼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內在世界和內在自我是真實的呢?內在世界的真實情況:

支援性的證據我們一直都承認內在世界的存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依賴於它。如果不這樣做,我們甚至無法討論人的功能。

秉持公正忠於他人的能力,源於你內在世界,指導培養興趣也是如此

我們只是沒有意識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們的內在世界和內在體驗。

你的內在世界決定了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信念與決定:你認為自己是誰,你相信什麼,你渴望什麼樣的未來。內在世界激勵著你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決定了你會教給孩子什麼,以及你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內在世界是最切合實際的,除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才能生存和發展外,還有什麼更基本的問題呢?內在世界就與任何實際有形的東西一樣真實。

當我們在談論一個人的自信、意志和自尊時,我們覺得這些品質好像是真實存在的,而它們也的確存在。

信任、信念、樂觀和“跟著感覺走”也同樣真實存在。你的問題解決能力、“靈光一現”的時刻以及弄清事情規律的能力都源於你的內在世界。

教育是一種內在世界的追求,它受到了我們的高度重視。教育自己、改善自己的渴望就源於你的內在世界,好奇心、志向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也是如此。

如果沒有內在的認知指引我們,我們就永遠無法設定目標,也無法展望更好的未來。

秉持公正忠於他人的能力,源於你內在世界,指導培養興趣也是如此

儘管外界有著壓力與誘惑,但我們依然能設法審視自己、制訂計劃、規劃前進的方向。

這種評估我們的生活、決定我們去往何方的內在能力,是一種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力量。如果你的內在自我和內在世界不是真實存在的,你就無法獨立自主,也不能交朋友。內在世界是你所有的能量、幽默、熱情和利他精神的源泉。

你秉持公正、忠於他人的能力就源於你的內在世界,指導、領導和培養他人的興趣也是如此。

愛他人和改善世界的願望也源於內心。生命的意義只能在內心中發現。你的內在世界賦予了你抗逆力,以及克服困難、最終取得成功的能力。常識、關懷、感恩都是內在的天賦,適應能力與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是如此。

對我們來說,耐心、勇氣和毅力這樣的內在力量很真實,因為我們每天都能在人類的行為中看到它們的身影。

結語

如果你還在懷疑這些內在品質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它們是否應該被當作“真實的”,那就想想如果沒有這些品質,自己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吧。

你想象不到,因為它們不僅是真實的,而且對生活來說,它們就像外部的事物一樣重要。

雖然不成熟的人貶低了你的內在世界,但這不意味著它對生活是無關緊要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