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獨角獸”展望,為何這幾家企業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35鬥,作者 | 陳欣雨

“成立不到十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這類未上市的創業公司可謂是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作為創新要素整合者,享有“獨角獸”之名的他們,不僅是一個企業和一個行業成長壯大的具象化體現,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以獨角獸企業為代表的新經濟力量正源源不斷地為中國經濟提供著新動能。

去年12月,

長城戰略諮詢在武漢釋出的《2022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有316家,總估值超1.1萬億美元。其中,積體電路、新能源與智慧汽車、企業數字運營、創新藥、自動駕駛與智慧網聯賽道的企業數量分列前五。網紅餐飲、新茶飲等細分領域投資熱度不減。

儘管農業科創領域在過去一段時間獨角獸數量較少,但如今,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也逐漸產生了誕生獨角獸的時代機遇。 當前,國內農業在科創上有哪些潛力;未來將在哪些賽道跑出“獨角獸”?35鬥據資料洞察和行業調研發現了值得關注的賽道和公司。

千億級數字農業賽道,下一個獨角獸究竟花落誰家?

當前,

千億級數字農業賽道,下一個獨角獸究竟花落誰家?

成為了時代背景下引領農業生產更上一層樓的必然。

數字農業正以其生產智慧化、管理高效化、經營網路化、服務便捷化的特點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在介紹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時做出的預測。

面對規模如此龐大的市場,政策的扶持必不可少。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風起雲湧,物聯網、大資料等資訊科技的應用引發了經濟結構和產業形態深度變革,農業在數字化浪潮中也將進入新的發展前沿。

圖:近年來發布數字農業相關政策梳理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據公開資料收集

“農業數字經濟佔農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15%”;“農業生產資訊化率達到27%,農產品年網路零售額超過8000億元”……作為構築農業現代化發展產業優勢的方向,眾多的政策將對農業發展的殷殷期盼寄予在了潛力巨大的數字農業中。未來,將數字科技與農業發展積極融合,驅動農業數字化轉型,是建設數字農業強國的必經之路。

隨著農業數字化相關技術應用與推廣程序的加速,也引爆了農業的價值升級,更引發了資本對這一賽道的看好。35鬥此前釋出的《數字農業賽道投融資火熱》一文中,2022年間,二十餘起金額超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事件似乎足以說明當前該賽道的火爆和資本對其的青睞,越來越多投資人的腳步正追逐數字農業而來。

數字農業這個賽道上,一些企業正在以自身實力散發出星火,引領著資本和機構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上孤勇前行。極飛科技、託普雲農、豐農控股等企業就是數字農業賽道上燃點的數枚星光。

極飛科技 成立於2012年的極飛科技願景是將無人機、機器人、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帶進農業生產,透過構建無人化智慧農業生態,讓農業進入自動化、精準高效的 4。0 時代。截至目前,企業已完成C++輪融資,而此前在2021年,極飛科技就獲得了彼時中國農業科技領域最大的一筆12億元的商業融資,正式邁進農業科技獨角獸俱樂部。

圖:極飛科技融資情況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行業認為,極飛科技有以下2個值得關注的亮點。

“2020年我國農村數字經濟的規模是5778億元,根據整個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速度分析預判,到2025年農業數字經濟規模將達1.26萬億元,2035年將達7.8萬億元,到2050年將達24萬億元。”

Frost&Sullivan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極飛科技佔中國農業無人機市場的份額達37。59%,僅次於大疆,截止2020年底,極飛智慧農業技術與產品服務了超過931萬農戶、7。8億畝次農田、42個國家和地區。而其他農業無人機公司市場份額則相對分散,排名靠前的無人機廠商2020年市場佔比僅也為2。8%、1。78%、1。14%。

1.較高的市場份額和消費者認可度。

早在2015年,極飛科技便釋出了第一代農業無人機。此後,極飛科技在影象識別、網際網路和深度學習等尖端的計算機技術領域深耕,且對研發投入較高。

2.較高的行業壁壘和技術壁壘。

近日,託普雲農遞表深圳證券交易所啟動上市計劃,為觀望數字農業賽道的資本和機構再增了一劑心針。

成立於2008年的託普雲農是一家堅持自主研發和創新發展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透過運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主要採用佈局智慧硬體裝置、搭建農業物聯網專案、建設資訊化軟體平臺專案的綜合服務形式,為農業領域相關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校等提供資料採集、分析決策、精準執行、科學管理服務,從而助力實現政府監管服務資訊化轉型、科研數字化創新、農業產業智慧化應用的創新發展。

圖:託普雲農融資情況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行業認為,託普雲農有望成為數字農業賽道“獨角獸”有以下3個值得關注的亮點。

託普雲農

託普雲農聚焦種植業,覆蓋“產前、產中、產後”全週期,能根據氣候環境、經濟水平、作物類別等個性化因素,順應客戶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且具備了軟硬體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優勢、資訊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的專業技術優勢。

1.   深耕專業,服務客戶。

根據企業遞交的招股書透露,企業連續3年研發投入均佔到營收的10%以上,研發技術人員佔比達40%,已研發了70餘種感測器和130多種智慧裝備,獲得國家專利110項,產品軟體著作權278項,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2項,團體標準1項。

2.注重創新研發。

儘管企業融資輪次不多,但最近申報IPO的程序較為順利,上市在即。

豐農控股 深耕農服領域數年,豐農控股已成為集種植服務、農業教育、農業科技、農產品銷售、農業金融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服務集團。涉及農業生產託管、職業農民培訓、涉農品牌建設、產業基金共建等多方面,已形成“5+2+N”現代農業服務生態。 行業認為,豐農控股值得關注的亮點有以下2個。

3.市場和資本的看好。

當前,旗下已設立大豐收農服、天天學農、甲子啟航、豐創研究院等版塊,已形成以“產、學、智、品、投”5大業務板塊。憑藉以上業務,豐農控股累計服務1000多萬農戶、18省份超1億畝耕地、為十餘個地市提供鄉村振興綜合解決方案,廣涉產前、產中、產後多環節。

1.   全面化的服務板塊。

圖:豐農控股旗下天天學農融資情況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圖:豐農控股旗下大豐收融資情況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豐農控股旗下的天天學農、大豐收農資商城已在業內形成品牌,具有一定的行業影響力,市場和資本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較高,均已進行到了C輪融資。

大豐收的“網際網路+農資”模式已漸漸形成行業變革的一股重要力量,作為國內首個農業職業教育線上服務平臺的天天學農也已積累了600萬+的使用者資源,是農業領域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當前,農業和農村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以“數字化”為特徵的現代農業4。0是毋庸置疑的未來。其間,

2.旗下已建有較具影響力的品牌。

假以時日,這些領域中“獨角獸”的數量。走在數字農業這條康莊大道上,或許能攀登農業經濟發展的新高度。

資料供應定製化、資料模型國產化、農業機械智慧化、產業鏈虛擬化、供應鏈金融普惠化、資料安全增強化這六大發展方向,既是趨勢,也是必然。

作為農業的“晶片”,種子事關國家安全,發展種業、推進種業振興,不僅是滿足產業需求新形勢下的新徵程,更是各個主體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作為最高追求、以國之大者引領種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而頻出的種業政策,則是國家為種業發展撐著的“保護傘”。

圖:近兩年來我國發布的與種業相關的政策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種業振興,企業是最關鍵的科技創新主體。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種業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和“育繁推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條,種業陣型企業叢集初具雛形。 而資本的助力,同樣承擔了“助推器”的功能,正持續不斷地激發種業企業的內生動力。

根據35鬥《種業創新這一年,創投資金流入超30億,“AI+育種”“資料+育種”風口漸成【2022年年度盤點】》一文,2022年,種業賽道至少發生了22起融資(含IPO,圖表未統計IPO資訊),融資金額超過30億人民幣。

圖:2022年來我國部分育種賽道企業融資情況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當前,我國育種技術路線是常規育種與生物育種雙線並行。儘管常規育種仍占主導地位,但生物育種這個後起之秀正異軍突起,不斷傳來的技術突破和科研進展的好訊息正讓生物育種逐漸成熟。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澱,其地位會不斷提升。

儘管我國種業還在追趕全球先進水平,在強勁的政策⽀持、資本看好與跨學科技術深度交叉融合(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合成生物學和人工智慧等)等因素的驅動下,我國種業“彎道超車”大有可為。這之間,一些積澱已久的企業正潛伏在生物育種這片波濤下,等待時間成熟,便以”獨角獸“的姿態破水而出。

隆平生物 隆平生物是由國投集團控股,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隆平生物團隊共同出資組建,多個大型投資機構戰略投資的國內生物育種領軍企業。企業主要聚焦玉米、大豆、水稻等主糧作物生物育種的關鍵晶片技術,助力國家打贏“種業翻身仗”,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截至目前,企業已進行到了C輪融資。

圖:隆平生物融資情況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行業認為,隆平生物能成為種業賽道“獨角獸”的亮點有以下2個:1。在生物育種方面,隆平生物已基本拿到全球先進俱樂部的“入場券”。從研發上游符合全球領先標準的商業化載體構建、商業化大規模轉化及嚴格的轉化體篩選流程、性狀檢測標準,到下游回交轉育、全球法規註冊等環節實現了與國際標準接軌。2。“隆平系”企業擁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和接受度。既能借助隆平高科旗下資源進行開發和創新,也能整合更多資源和性狀。

瑞豐生物 成立於2009年的瑞豐生物,主要從事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發及推廣。在發掘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功能基因,培育抗蟲耐除草劑、高產抗逆、品質改良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農作物新品種方面進行深耕。當前,企業已進行到B輪融資。

圖:瑞豐生物融資情況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行業認為,瑞豐生物能成為種業賽道“獨角獸”的亮點有以下2個:

種業振興在即,下一風口已至,哪些企業能拔得頭籌?

企業研發的瑞豐125、浙大瑞豐8、nCX-1等品種透過國家安全審批。瑞豐125”突破國外專利壟斷,使用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蟲基因和耐草甘膦基因,是國內首批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新品種。

種業振興在即,下一風口已至,哪些企業能拔得頭籌?

企業已建立從功能基因挖掘、轉化體創制和篩選、國內國際安全評價和轉基因品種轉育的產學研結合平臺和創新人才隊伍,還另有多個轉基因抗蟲抗除草劑玉米和大豆新品種已進入安全證書申請階段。

1.   在轉基因賽道上表現出眾,不僅在較早的時間取得了安全證書,在11 個獲得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轉基因玉米中,杭州瑞豐生物就佔據了3個席位。

生物農業是指透過現代技術手段,改造提升作物品種和農產品效能,維持農業系統良好生產力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包括生物育種、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生物農藥等。

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對糧食需求量的增加,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重視,生物農業在這一背景下受到了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關注。在我國,生物農業在近幾年的發展可謂是如火如荼。根據IT桔子資料顯示,我國生物農業行業投資活躍度在2018-2021年間逐年增長,同期,投資事件數也穩步提升,生物農業賽道的投資數量由2018年的19起增長至2021年的39起。

圖:2015年-2021年我國生物農業行業投資事件數統計資料來源:IT桔子,觀研報告網

國家對生物農業的重視也是一以貫之,《“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四大生物經濟重點發展領域。並將生物農業在內的生物經濟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發展生物育種也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重點將圍繞生物育種、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生物農藥等方向。這些舉措不僅順應了“解決溫飽”轉向“營養多元”的新趨勢,也滿足人們對農業和食物更高層次的新期待。

而承擔這些“新期待”的“獨角獸”們,正漸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慕恩生物 慕恩生物成立於2015年,其定位是國內專注於將微生物資源商業化的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目前,慕恩生物已搭建起了從發現微生物、篩選微生物、改造微生物到應用微生物的完整微生物組產業化技術體系。企業擁有國際領先的微生物組發掘和產業化平臺。

在深度的微生物組研究和資料探勘的基礎上,慕恩生物針對急切和關鍵的社會市場需求(生物醫藥、生物農業),高通量篩選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為客戶提供一流的微生物產品及其解決方案。 當前,慕恩生物已進行到了C輪融資。

圖:慕恩生物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行業認為,慕恩生物能成為“獨角獸”的亮點有以下2個:

2.   有平臺、有人才、有技術。

一定數量的菌株是從事生物農業賽道的基礎,目前,慕恩生物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微生物菌種庫,保藏菌株超過20萬株。

“獨角獸”出籠,誰將在生物農業賽道闖出一片天

當前,慕恩生物已搭建起業內稀缺的微生物發掘和應用的產業化技術平臺:Culture-To-Product;並且擁有行業領先的微生物規模化生產、發酵以及製劑的深厚能力。

禾元生物 成立於2006年的禾元生物,是一家專門從事植物源重組蛋白表達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技術力量雄厚的研發隊伍和完備先進的蛋白純化工藝研究設施,具有一系列獨立自主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當前,禾元生物已成為國際上的知名的專注於植物體系的藥物研發和產品開發的生物醫藥研發企業。 行業認為,禾元生物能成為“獨角獸”的亮點有以下2個: 1。受資本市場看好。從成立至今,企業已獲得多輪融資,2022年,禾元生物已申報IPO,以上都反映出了資本市場對待禾元生物的重視程度。

圖:禾元生物融資情況資料來源:據公開資料收集(如有錯漏,歡迎聯絡作者進行更正)

“獨角獸”出籠,誰將在生物農業賽道闖出一片天

禾元生物的核心技術——水稻胚乳細胞生物反應器表達體系,是全球領先的植物重組蛋白表達體系,該表達體系生產重組蛋白藥物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綠色環保和產能易快速放大等優勢。

未來,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發展應進一步立足國內、走向全球,形成農業生物技術及產業的國內國際雙迴圈格局,不斷提升研發能力與產業優勢,增強產業技術國際話語權。要想達到以上目標,還需在基因編輯等農業生物技術領域持續發力;整合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形成合力;加快技術轉化應用與迭代更新,在技術上先行一步。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當農業細分領域中的一些賽道的價值被真正看見和認可,潛藏在這片豐沃土地下的“獨角獸”們,就將嶄露頭角,真正撐起行業的這片天空……

1.數量龐大的功能菌株。

2.強大的產業化能力。

1。《2022年中國數字農業行業發展現狀、主要產業政策及上下游產業鏈分析》——眾觀察

2。《預見2023,中國農業十大趨勢》——神農島

3。《【投融資】2022年我國生物農業行業投融資事件彙總 去年發生投資事件39起》

4。《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產業發展態勢與方向》——韓楊,寧夏,張雲華

5。創業資訊 | 316家!《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2》釋出

6。《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預計2025年農業數字經濟規模將達1。26萬億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