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vs後浪:因為差異世界才如此豐富

今年5月5日,前時尚集團總裁、《時尚芭莎》總編蘇芒微博發文,為此前對“內卷”所發表的言論道歉。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蘇芒認為內卷是一種競爭的壓力,來自於慾望和惰性的差距,所有壓力都來自慾望太高同時惰性很強。然而,不少網友認為她對內卷的理解有誤,因為內卷更多被用來形容非理性、“被自願”的競爭。對此,蘇芒表示誤解了內卷的定義並致歉。

這不禁讓人想到,近年來,一些本是表達讚許青年的短片,卻沒有得到青年的充分認同。一些“前浪”表示自己葆有一顆理解並且鼓勵年輕人的心,可是這份好心未必能得到“後浪”的認可。問題可能出在兩代人的代際差異上,即我們不得不再次審視有關代溝的話題。

代溝指兩代人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態度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代溝直接體現為話語方式的差異,而這又具有時空維度的客觀原因:在時間上,一代人有屬於一代人的生活時代,每個時代又有獨特的時代主題。比如50後經歷著新中國成立後的百廢待興、物質匱乏與艱難發展,他們將艱苦奮鬥和團結熱情的時代精神內化為自己的性格特徵;60後的青年時代正好處在中國迎來改革開放的時代主旋律中,因此造成了這代人獨立務實的性格特徵。

在空間上,70後生活在中國市場化大潮和城市化穩定發展時期,積極進取和自我實現成為這代人的生活方式;90後、00後正在擁抱一個經濟騰飛和智媒化生存的數字世界,他們擁有大國崛起背景下的自信意識與數字世界的開放精神,同時解構意識也成為這代人話語方式中的獨特要素。當然,這種時空二維因素並非彼此分開作用,而是在交織互構下產生了複合效應,由此導致了代際之間的深層觀念差異,繼而直接呈現為彼此在話語方式上的不同。

如今,新一代青年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天然就對網路思維和網路語言具有強烈的認同感,與網際網路的密切聯結也能讓他們與最新的流行語“沒有時差”。而在很多“前浪”看來,如果缺乏相關語境和解讀,就很難理解這些異質化的語言風格。

另一方面,當“前浪”目光殷切地喊出“奔湧吧,後浪!”的時候,實際上,這背後夾雜著他們對自身成長生活方式的體驗與總結,他們更多是按照自己心目中“後浪”應如何“奔湧”的期待、以自己熟悉的話語方式同“後浪”進行對話,但是這種對話往往因為彼此不夠了解而顯得較有“違和感”,繼而淪為喪失實際溝通意義的自說自話。

因此,代溝直接體現為話語形式上的斷裂,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發現兩代人只是按照自認為的關愛方式進行“彼此折磨”。那麼,同一片屋簷下的兩代人真的就無法形成有效溝通與相互理解嗎?

必須承認,代溝是客觀存在的社會事實,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如何理性地看待代溝的客觀存在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無論是“前浪”還是“後浪”,都不要奢望消除代溝,而必須承認它無時無刻不縈繞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事實上,“差異”絕不等同於“衝突”,差異本身恰好展現了每代人獨特的生命歷程和豐富變化。當我們承認代溝並從容接納,代際交流才可能更加自然平常。

此外,既然造成代溝的原因是歷史發展本身,那麼,我們就需要有所共情,儘可能去理解各自成長生活的社會史環境。很多時候,我們因為不願嘗試接近另一代人的生命史,才會造成兩代人之間總是隔著一堵無形之牆。儘可能理解彼此所經歷的不同社會史環境,知悉另一代人的價值觀念和話語方式的形成原因,才能求同存異,最終找到讓雙方都比較舒適、自如的溝通方式。

“前浪”有參考方向,“後浪”有新鮮力量。對於代溝,我們承認正是因為存在差異才讓這個世界變得如此豐富多彩,因此,無需執意填平代溝。透過增進理解,搭建更多彼此溝通的橋樑,瞭解不同話語體系背後的觀念差異,努力增加共情理解,才能避免“前浪”“後浪”之間雞同鴨講的狀況,更好地給予彼此力量。

(作者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宗益祥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