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從張儀入秦面試成功,看職場上的說話藝術

今秦地斷長續短,方數千裡,名師數百萬,秦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與天下,天下可兼而有也。

以上引用自《戰國策·秦策·張儀說秦王》中張儀遊說秦惠文王的說詞

戰國策:從張儀入秦面試成功,看職場上的說話藝術

戰國策

張儀入秦

蘇秦和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但是,蘇秦出道要比張儀早一些。蘇秦出道後,先去秦國求職。因為秦國老闆秦惠文王重人才,秦國就業環境要比其它六國好得多,而且秦國國力強大,有前景。然而,蘇秦入秦求職失敗了,也許是因為蘇秦太能說了,秦老闆怕碰上大忽悠;也許是秦老闆還覺得蘇秦給秦國所設計的連橫目標太過遠大,不適合秦國當下。總之,秦惠文王拒絕了蘇秦。

隨後,蘇秦便去趙國、燕國等六國,遊說進行合縱對秦。蘇秦合縱的成功,也許是敲醒了秦惠文王,也不知道秦惠文王為拒絕蘇秦是否後悔過。人在失去一件東西后,極力想得到與其相似、並能起到相同作用的另一件東西,即便這個東西是次品,有總比沒有強。於是,張儀就出現了。當然,張儀也不是次品。

要說到張儀入秦,那和蘇秦還是有關係的。張儀早年出道後,也混得不大好,早年在楚國混的時候,因為張儀那個時候窮,楚王聚餐時張儀被懷疑偷了玉,而被暴打了一頓。於是別人建議張儀找老同學蘇秦提攜,因為當時蘇秦混得比較好,已經開始操控國際大事件合縱了。於是張儀找到了蘇秦,蘇秦對張儀指點,並設計讓其入秦,而張儀為了感激蘇秦,對蘇秦保證十年之內不讓秦國攻擊六國。

戰國策:從張儀入秦面試成功,看職場上的說話藝術

張儀

張儀遊說秦惠文王

張儀來到了秦國,順利見到了秦惠文王,開始了面試環節。張儀面試很講究技巧,他先是說了一堆讓自己可以進退自如的冠冕堂皇的話。他說:“大王啊,我早就聽說過這樣的名言,張嘴亂說話那是錯誤的表現,但閉嘴不說話那就是不忠的表現了。所以作為臣民,我說得好也罷、錯也罷,反正說錯了也是死,不忠也是死,既然是結果都一樣,那我就不顧忌什麼,想說啥就說了。說完後,是殺是剮,隨大王您便。”

你看這張儀的說話藝術,辦事之前,先將上司將一軍,說白了就是告訴你秦惠文王,我拿生命給你說話,所以我不是咧嘴胡說,將要說的一切諫言都告訴你;我能拿生命給你進諫,那是對你好啊!我要說錯了,看你還好意思收拾我不?你要收拾了我,看以後誰還給你廣開言路?看你以後從哪找參考意見?不過,在當今的很多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張儀這一招。這就是套路啊!秦惠文王只能允許他說。

張儀給自己鋪墊好之後,於是就開始展示自己的口舌功夫了。策士嘛,耍嘴皮子是基本功。

戰國策:從張儀入秦面試成功,看職場上的說話藝術

張儀

張儀分析合縱缺點及秦國優勢

張儀先是分析了六國合縱的缺點,即趙國夥同六國合縱,聽著聲勢大,那隻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因為它們都有致命的弱點,就是首先他們國庫空虛、糧草缺乏、軍隊數量有限,沒有作戰基礎,卻還要硬上,強迫沒有軍事素養的老百姓上陣打仗;他們雖然制定制度,即臨陣脫逃就要軍法處置,但是戰場上士兵依然臨陣逃脫,為什麼呢?不是士兵貪生怕死、不愛國不為國捐軀,而是它們執法不嚴,賞罰不明,民眾沒有共赴國難的決心。

張儀的這段分析非常切中要害,戰爭並不是看誰能打,更重要的是拼的是國家實力、經濟實力、民族精神、合理的獎罰制度。

說完六國的缺點後,接下來,張儀分析了秦國的優勢。張儀說秦國的一大優勢就是獎罰分明,所以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天下無雙,上了戰場,為了國家和民族,也為了自己和家人,秦人們奮力拼搏建功立力,直至願意去戰死。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想起一個人,那就是商鞅。秦惠文王雖然把商鞅車裂了,但是卻完整地保留了商鞅為秦國建立的一套法制系統。這就是秦國的國魂。

張儀繼續分析秦國的優勢。《戰國策》就記載了張儀對秦惠文王就秦國優勢的分析的一段話,是說:

現在,秦國的版圖,經過堅持不懈的取長補短的奮鬥,已有數千裡,已經擁有幾百萬的數量極多並且強悍的軍隊。並且秦國的嚴格的執法力度、獎罰分明的制度、如函谷關等有利的地形,天下其它諸侯只能望其項背。在這種優勢條件下,和這六國們去較量,這天下都不夠秦國去吞併啊!

戰國策:從張儀入秦面試成功,看職場上的說話藝術

張儀

貶低別人,以抬高自己

張儀的這番分析確實很客觀,但聽起來似乎又太好,以至於連秦惠文王都在想:既然你說得這麼好,我擁有這麼好的條件,那怎麼現在國庫也不充實、兵馬疲乏,而且霸業也沒有成就呢?

張儀應該早都料到秦惠文王心裡的想法了。也應該早都準備好下面要說的話了。接下來,張儀就有些攛掇別人了。張儀說:大王啊,在這麼好的條件下,你之所以還沒有成就功業,那是因為你的謀士們沒有好好努力,給你出謀劃策啊!戰國策裡,張儀烏泱泱列舉了一大堆史例項子,從齊國,到楚國,再到魏國,再到趙國,用了幾百個字,分析秦國曾經錯過的多次成就霸業的機會,以此證明那麼多謀士都沒有為秦惠文王好好工作,從而顯示自己作為謀士的水平。

張儀說這一段話,其實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在別人背後說人壞話,自己也會很容易給別人留下不良印象。張儀不惜貶低別人,而以抬高自己。這就像我們現在的職場,有時候免不了被人在背後說壞話、打小報告、玩心眼等之類事情。唉,人在職場漂,哪能不挨刀!

當然,張儀也知道這段話的利害關係。要以此就說張儀是小人,那就錯了。因為張儀想給予秦國的,是一個天下,是讓世界走向和平。這也許是因為和其它謀士的立足點不同,所以謀事的章法也不同。多年之後諸葛亮對劉備的“隆中對”,似乎就是張儀的翻版。估計諸葛亮也是熟讀《戰國策》而學以致用的。

戰國策:從張儀入秦面試成功,看職場上的說話藝術

秦惠文王與張儀

提出霸業成就之法

於是,張儀趕緊向秦惠文王對成就霸業,提出實現的方法,以抵消剛才對貶低別人的不良影響。其實,這才是下刀切菜,對於秦惠文王來說也是最重要的。秦惠文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方法是什麼?應該怎麼做?怎麼去實現?張儀這下說到了秦惠文王的心坎裡,而這也正是秦惠文王最想聽的。

最後,張儀來了收官之語,張儀說:臣今天冒死前來說了這麼多話,就是希望大王能夠試一試,要是沒有達到預算結果,那請大王就砍了我的腦袋吧,以此警告那些不好好為大王工作的謀士。

當然,我們也知道,秦惠文王是不會要張儀那顆腦袋的。因為,即便是張儀說得有錯,他要是要了那顆腦袋,那以後誰還也給他出謀劃策啊,謀士們都就成打哈哈的了。再說,秦惠文王聽得也是參考意見,最終決定權在自己手裡啊,那能怪得了別人啊!

戰國策:從張儀入秦面試成功,看職場上的說話藝術

張儀

《戰國策·秦策·張儀說秦王》中記載的從頭到尾都是張儀一個人在說話,而沒有秦惠文王所說的一句話,不知道是張儀的口才太好,秦惠文王插不上話;還是張儀說得秦惠文王激動萬分,不知道所言。

張儀跟從鬼谷子老先生沒有白學,張儀將捭闔之術,應用到極致。張儀去秦惠文王前面試的準備工作應該做得相當充分,他洞察領導心思,講究說話藝術,一捭一闔之間,說服了秦惠文王。當然,我們都知道張儀應聘的結果,那就是面試透過,成功了。張儀的說話藝術,很值得今天職場上的我們學習!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我!您的支援,是我努力創作的動力!

歡迎點贊、分享、收藏,點選“寫評論”對本篇文章拍磚吐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