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說起來簡單,真做到能有幾個

老陽按: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句話說起來很容易,但是能做到又有幾個呢?還是需要不斷的精進修行才行。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說起來簡單,真做到能有幾個

滿慈子(富樓那的意譯)問:“自性寶藏,正覺圓滿靈明的真心,原來是靈妙清淨的,我與佛本來都是一樣圓滿。但是因為我自無始以來即被妄想牽纏,長久在世間輪迴中流轉不停。現在雖最少有所得,列入聖道,但是還未得到究竟的地位,佛已除滅一切妄心,圓滿正覺。自性真常,朗然獨妙。現在我請問:一切眾生,自性本來,既然清淨圓滿,何以又有妄心思想的作用,自已來遮蔽虛妙靈明的真心,遭受沉淪呢?”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音痴妹,山澤中鬼也)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佛說:“你雖然相信我所講的至理,但是還有很多疑惑沒有去掉。我現在就用世間的事信問你:在我們這個城中,有一個發了狂的人,名叫演若達多(譯義名叫祠接)。有一天,早晨起來,自己照鏡子,忽然認為鏡中的人頭眉目相貌非常的可愛。痛恨自己的頭,不能看見面目。越想越不對,以為受魔鬼的作祟,自己的頭已經失掉。因此莫名其妙地發了狂,到處亂跑。你說,這個人為什麼莫名其妙地發狂亂跑呢?”

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說起來簡單,真做到能有幾個

滿慈子答:“這個人心裡自己發狂,並沒有其他的原因。”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佛說:“妙覺靈明圓滿的真心,本來是圓明靈妙的。現在既然稱之為妄心,怎麼會有原因呢?如果有個什麼原因,就不叫做妄心了。自己有這許多妄想,自己互相輾轉,互為因果。從痴迷當中累積迷痴,所以經歷無數時劫。雖然有佛的發明指示,還是不能夠迷途知返。這個痴迷的原因,是因為迷惑而有的。如果認識了痴迷本來沒有什麼原因,妄心還有什麼可以依據呢?既然妄心本來就沒有生處可得,又從哪裡去滅呢?得到正覺的人,猶如醒了的人,講述夢中的事。假使心裡是明白的,有什麼理由還肯去把捉夢裡的東西呢?更何況妄心原來就沒有原因,根本就無所謂有真實的存在了。猶如城中的演若達多,原來並沒有為什麼原因,使他恐怖自己的頭失掉,因而狂走。當他突然間狂心停止了,才知道自己的頭原來仍在這裡,哪裡另外可以看到一個頭呢!既是他狂心還沒有休歇,他的頭也從來沒有遺失過啊!

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說起來簡單,真做到能有幾個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週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音區)勞,肯綮(音磬)修證。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你要知道,妄心的性質也是如此,哪裡有個固定的所在。你只要不隨分別思想作用。不堅執物理的形器世界相。不再造做業果。不隨狂妄的眾生相去追逐不捨。這三種因緣,自然斷除。世間所有的妄心作用,歸納起來,不外這三種原因。這三種原因不生起時,你心裡的狂性自然便休歇。狂心一旦自歇,‘歇即菩提’了。殊勝清淨靈明的真心,本來充滿周遍在宇宙間,並不從別人那裡得到,何必要借勞苦身心去修持,才能證得呢?又如有一個人,本來在自己的衣服裡,繫帶著如意寶珠。可是自己並不知覺,反到處做乞丐,乞食奔走。當時雖然實在是貧窮,可是衣裡的寶珠並沒有遺失。忽然有一個明白的人,指出他自己身上的如意寶珠,他立刻就成為大富人。才明白這個神珠,並不是從外面得來的。

本文為南懷瑾老師講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