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既然瞭解勾踐的為人,為什麼還要幫助他復國呢?

范蠡是春秋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之一,作為一個天才式的世外高人,他不僅擁有天才的智慧與謀略,更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也正是因此,范蠡歷來就為後世的人們所敬仰崇拜。

在政治上,范蠡幫助越王勾踐復國,並且成就了其霸主地位;在軍事上,范蠡為越國的軍事發展出謀劃策,最終是越國的軍隊成為當時戰鬥力最強的一支軍隊;在經濟上,范蠡透過商業貿易積累了鉅額的財富,被世人稱之為陶朱公。

范蠡既然瞭解勾踐的為人,為什麼還要幫助他復國呢?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併入吳國為奴,公元前490年,勾踐回到越國,在范蠡的精心輔佐下,於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了吳國,吳王夫差自殺而亡。

在越國滅吳國的過程中,范蠡處處為勾踐謀劃,嘔心瀝血二十多年,最終促成了越國的復國大計。而在幫助勾踐成功復國後,越王勾踐讓范蠡做上將軍。而范蠡卻既不要名,又不要金銀珠寶,而是選擇了離開越國,而改名換姓到了齊國生活。

到達齊國後,范蠡就寫了一封信給其好友文種。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范蠡對文種說了這些話: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從范蠡對文種說到的話,可以得知范蠡對於勾踐的瞭解比越王勾踐自己還要了解自己。所以才對好友文種說越王勾踐此人只能與他共患難,而不能與他共富貴,也就是建議文種早做打算。

那麼,問題就來了,“范蠡既然如此的瞭解勾踐的為人,為什麼還要幫助他復國呢?”既然范蠡對勾踐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為人風格如此的瞭解,既不圖名,也不圖利,那麼幫助勾踐復國,范蠡究竟圖啥呢?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非常的有意思。

范蠡究竟圖啥呢?答案是其實范蠡什麼也不圖。為什麼要千方百計地幫助勾踐復國?其實范蠡關心的只是“幫助勾踐復國”本身,不是“幫助勾踐復國”以外的任何東西。也就是范蠡已經是達到了一種最高境界的人,不能用一般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他的行為。

在這個看似平行的世界上,其實每個人所能達到的境界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個人的學識、眼界、生活經歷等等不同,也就決定了每個人所能看的深度、廣度、高度。而像范蠡這種人,已經達到了人類的最高境界,屬於世外高人的那種,在他的眼中,他之所以會去“幫助勾踐復國”,就是為了其本身,不為除此之外的任何東西。

范蠡既然瞭解勾踐的為人,為什麼還要幫助他復國呢?

對於范蠡的最高境界,對於范蠡這種異於常人的世外高人,從以下三個方面便可窺其一二。

一、幫助勾踐復國的過程中,處處料事如神

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越王謂范蠡曰:“以不聽子故至於此,為之柰何?”蠡對曰:“持滿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以地。卑辭厚禮以遺之,不許,而身與之市。”句踐曰:“諾。”

當越王勾踐因為不聽范蠡的勸告,執意去討伐吳國後,結果慘敗而歸,並且還被吳王夫差圍困在會稽山上,命垂一線。在這種生死存亡之際,范蠡給勾踐的建議是:只有謙卑的言辭感染他,用貴重的禮物賄賂他,甚至為臣為奴,一定能夠搞定吳王。

結果果然是如范蠡所說的一樣,透過勾踐謙卑的言辭,加上貴重的禮物賄賂吳王夫差身邊的重臣,勾踐屈身為臣為奴,吳王還真饒了勾踐一命,幾年後,就放勾踐回越國了。

范蠡就如同一個未卜先知的世外高人,他所說的每一句話,沒有一句不靈驗的。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

居三年,勾踐召范蠡曰:“吳已殺子胥,導諛者眾,可乎?”對曰:“未可。”至明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吳國精兵從王,惟獨老弱與太子留守。勾踐復問范蠡,蠡曰“可矣”。

公元前481年,吳王殺掉伍子胥已經三年了,勾踐就問范蠡可以去進攻吳國了嗎?范蠡回答是不可以。一年以後,勾踐又問范蠡,這下可以去進攻吳國了嗎?范蠡回覆到可以。結果就如同范蠡料想的那樣,越國的軍隊大敗吳國軍隊,最終於公元前473年,滅掉了吳國,稱霸各國。

在整個越國復國而滅吳國的過程中,范蠡就如同神一樣的存在,處處是料事如神,在這樣的一位神人的指導下,越王勾踐怎能不復國,怎能不稱霸天下。一切的一切,都處於范蠡意料之中。

范蠡既然瞭解勾踐的為人,為什麼還要幫助他復國呢?

二、對於世間的人,個個瞭如指掌

對於世間人的洞察,范蠡已經是出神入化,達到了一種最高境界。對於人的瞭解比他們自身還了解自己。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

至,其母及邑人盡哀之,唯朱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

當范蠡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而被囚禁在楚國大牢時,范蠡讓三兒子帶錢去看望救出二兒子;而大兒子卻執意要去,甚至以死相逼,最終在妻子的哭求之下,派了大兒子前去。

大兒子去了二兒子必死無疑,三兒子去才能救二兒子一命。當大兒子從楚國回來之時,帶回了二兒子逝世的訊息,一切的結果全在范蠡的意料之中。因為范蠡對他的這些兒子都非常的瞭解,可以說是比兒子們自己還了解自己。

大兒子和范蠡一起經歷經商致富的過程,吃過一些苦,所以對錢財看的非常重,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必然會害死的他弟弟。而三兒子自小就錦衣玉食,一直以來就對錢財看的非常的輕,所以派他去救他哥哥,才能成功的救回他的哥哥。

除了對自己兒子瞭如指掌之外,范蠡對越王勾踐的瞭解,更是顯示出其神乎其神的超能力。一句“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將勾踐的那種為人風格表達的淋漓盡致。試問世間能夠如此瞭解勾踐的,除了范蠡,還有誰?

三、一經商,就成了天下首富

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居無何,則致貲累鉅萬,天下稱陶朱公。

在幫助勾踐復國後,范蠡就去了齊國,隱姓埋名,開始從事商業貿易。沒過多久就擁有了鉅額的財富,被當時的人稱之為陶朱公。因為其鉅額的財富,范蠡也算得上是當時的天下首富啦。

因為范蠡在商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後世的人們也將其稱之為“商聖”,也有很多人甚至把范蠡當做財神來供奉崇拜。

總而言之,像范蠡這種已經達到了一種最高境界的人,世間所謂的名或利,在他看來都是不值一提的。在他的世界裡,所注重的只有他認為的事物本身,除了事物本身以外的任何東西,就都不再其考慮範圍之內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