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其實還有後半句你不一定知道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是古代一句有名的成語,形容人鼠目寸光,對眼前的利益過分追逐,反而忽視了身後的危險。

這句話確實是至理名言,利令智昏、不計後果,永遠是大多數人失敗的原因。

但作為蟬和螳螂,能否明瞭周圍的危險,這就非常考驗它的智慧了。要想考慮周全、高屋建瓴,又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多數人並不具備深思熟慮的素質。甚至就連古代一些公認的智者也不能例外。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其實還有後半句你不一定知道

螳螂捕蟬

就拿春秋時代的伍子胥來說。這個人物,大家都很熟悉,有些史學家稱他為“復仇魔男”。因為他的父兄都被楚國的楚平王殺害,伍子胥費勁千辛萬苦、一夜白頭,才最終逃到了吳國。

來到吳國後,他與自己的好友兵聖孫武,一起幫助吳王闔閭建立了一支勇猛無敵的軍隊,千里奔襲,攻陷楚國首都郢都。當時,殺父仇人楚平王已死,報仇心切的伍子胥將他的屍體挖了出來,鞭屍三百,挫骨揚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其實還有後半句你不一定知道

伍子胥

這種行為,徹底激怒了楚國上下,也讓吳軍陷入了“楚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再加上吳國後院起火,吳軍只得敗退撤兵,伍子胥反思道:我為了報仇也是利令智昏,考慮不了那麼多了。

而吳國因何後院起火,這就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的典故就有關係了。原來,在吳王伐楚時,背後的越國搞起了小動作,準備偷襲吳國。吳國這隻螳螂想要捕楚國這隻蟬,而越國這隻黃雀在背後等著呢。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其實還有後半句你不一定知道

伍子胥

早在吳王壽夢(闔閭的爺爺)統治時期,就準備伐楚了,他當時釋出了一條死命令:“敢有勸諫我去的,殺!”。

當時有一位少年,想要勸諫,卻又因位卑言輕而不敢,所以想了一個奇妙的辦法。他拿了一隻彈弓,每天一大早都在吳王喜歡去的花園轉悠,身上還沾滿了露水。

連續去了三天,他終於見到了吳王。吳王問他:“小子,怎麼身上全是露水?”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其實還有後半句你不一定知道

吳王寶劍

少年答:“這園中有樹,樹上有蟬,蟬只顧在樹上吸露汁,卻不知道有隻螳螂在它身後虎視眈眈!這隻螳螂想吃蟬,卻全然不顧有一隻黃雀正在附近盯著它;而這隻黃雀伸著脖子準備吃螳螂,卻不知道我拿著彈弓站在樹下瞄著它呢!這三個傢伙都只顧眼前利益,不管身後的憂患。”

吳王聽了哈哈大笑:“你說得很對!”於是取消了進攻楚國的計劃,轉而準備先打越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其實還有後半句你不一定知道

春秋吳越

所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只是這個典故的上半句,其實還應該加上後半句:“黃雀捕螳,彈弓在後”!大概古人覺得這樣太過繁瑣,於是刪去了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