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海灣長啥樣?來臺州看看,一系列組合拳打造出魅力藍灣

走進浙江省台州臨海市白沙灣,頭頂是藍天白雲,眼前是一望無際的碧海。沿著蜿蜒曲折的海邊棧道步行,高低錯落的喬灌木和色彩斑斕的景觀植被鋪展蔓延,包裹著整個海灣。

白沙灣的美麗蝶變得益於台州市不斷推進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近年來,台州市以提升海域海島生態環境為導向,以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步改善為目標,秉承陸海統籌與修復管控的原則,打出入海河流總氮總磷濃度控制、入海排汙口全面整治提升、圍填海有效管控、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船舶港口汙染物集中接收處置轉運等一系列“組合拳”,重點實施白沙灣濱海溼地生態修復和大陳島生態修復等專案,全面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

目前,白沙灣專案水環境治理一期工程已完工,改造岸線2。7公里,建設海岸公園28萬平方米;大陳島生態修復專案2。5公里的侵蝕岸線防護加固工程、86。37公頃的植被恢復工程已完工。台州市沿海生態系統進一步修復,魅力藍灣初步呈現。

整治白沙灣,打造還原海洋生態的景觀公園

白沙灣位於台州臨海市臨港新城的核心區塊。整治修復前,這裡能看到大片外來物種大米草蔓延的灘塗和大量人工養殖塘。養殖廢水排放等造成灣內水質較差。同時,原有老海塘防護級別較低且有一定程度破損,對海水倒灌、岸線侵蝕、土地鹽鹼化等生態問題的防禦能力較弱。

海岸線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基因庫,治理勢在必行。白沙灣海域海岸整治保護專案實施方案經國家海洋局審查通過後,臨海市便著手治理白沙灣,打造長2。5公里的連綿沙灘、3000畝清澈的海水湖、佔地1000多畝的生態濱海公園,並兩次獲得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援。實施岸線整治工程和建設海岸公園,有效消除了大米草和養殖塘的侵佔、汙染。結合海岸植被恢復,形成約2500米的自然生態岸線,初步實現退養還海、生態修復的目的。

“白沙灣環境雜亂的情況將成為歷史。”臨海市頭門港經濟開發區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勝說,經過白沙灣標準海塘建設、海岸帶整治修復和海岸公園建設,白沙灣已經“大變臉”。

站在新建的白沙灣標準海塘上,往外看,海天相映,遠處海島清晰可見。往內看,近3000畝清澈海水湖鑲嵌在白沙山等3座山間,水清岸綠,水鳥嬉戲覓食。

“來這裡,你會覺得不虛此行。”王勝說,他們不是單純地治理海灣,而是要打造一個還原海洋生態的景觀公園。

恢復+修復,構建大陳島美麗海洋生態帶

大陳列島位於台州市椒江區,自然景觀獨特,港口條件優越。大陳漁場是全國四大漁場之一,被稱為“東海明珠”。

根據《浙江省海岸線整治修復三年行動方案》,到2020年,台州市將完成71。03公里的大陸生態岸線整治。作為台州市生態岸線整治專案之一,大陳島生態修復專案於2013年啟動實施。

“現在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期。”椒江區農水局黨委副書記吳仁斌說,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的開展將會顯著提升台州市海岸帶生態承載力及綜合生態效益。

為此,椒江區委託浙江省發規院編制高水平建設“兩個大陳”規劃方案,謀劃大陳“一區五島”建設,持續推進海岸整治修復、建設生態廊道等藍色海灣整治計劃專案,呈現海島生態藍圖。

修復砂質岸線、修建棧道平臺和生態廊道、恢復植被……大陳島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目前,島上森林覆蓋率已達60%,榮獲“國家級生態鎮”稱號。

大陳島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還在持續深入。吳仁斌介紹,為讓大陳島下一步的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更精準有力,他們邀請自然資源部海洋三所的專家多次上島,並在島上設立觀測點,收集擬修復岸線的波浪、潮流、海洋生態環境等資料,為後期方案設計提供科學資料。接下來,將透過採取自然恢復、人工修復和景觀建設等相結合的措施,徹底改變大陳島海岸線的生態面貌,構建美麗海洋生態帶,使人們充分享受海洋景觀和濱海文化。

推進灣(灘)長制,實現監控無盲區

除了專案推進,機制保障也是台州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的原因之一,而灣(灘)長制便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台州溫嶺市石塘鎮五岙村坐落在鄰海灣區內。尚亨琴是這一村子的村主任,後來又增加了一個新職務——村級灘長。任村級灘長以來,他時常忙碌在自己負責的海灘上,排查使用“三無”漁船、違禁漁具以及亂倒垃圾、亂排廢水等現象。“一旦發現問題,我們就透過手機上的灣(灘)長資訊管理APP,將所拍照片等傳至資訊中心。資訊中心就會安排人員處理。”尚亨琴說,“村民也可以隨時隨地上報破壞灣(灘)的生態環境問題。”尚亨琴指著不遠處的灣(灘)長公示牌說,村裡的公共區域都設有公示牌,上面寫著灣(灘)長的姓名、行政職務、手機號碼、職責範圍,同時還設有舉報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村民發現問題可隨時舉報。

如果說灣(灘)長資訊管理APP和微信公眾號讓巡灣(灘)工作“盡在掌握”,那麼無人機就將灣灘的每一尺每一寸“盡收眼底”。

走進五岙村,記者看到在灣(灘)長公示牌附近的一塊寬闊空地上立有一大塊電子顯示屏。一張板凳大小的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的操作下升空而去,飛向海灘,隨即海域監測情況便實時顯示在操作人員手機上和電子顯示屏中。

“無人機的使用可以助力監視灣(灘)長無法到達的區域,從而實現監控無盲區、無死角。”台州市治水辦(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使用灣(灘)長資訊管理APP和無人機外,台州市還不斷建設完善海洋環境和入海排汙口線上監測監控系統,綜合運用岸基、浮標、影片、遙感等線上監測技術手段,採集灣灘三維實景資料,助力灣(灘)長履行灣灘“管、治、保”職責,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灣(灘)長制工作經驗。

“美麗海灣建設是今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下一步,台州市海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將以‘美麗海灣’建設為統領和主線,謀劃目標指標體系,逐步實現海灣‘水清灘淨、岸綠灣美、漁鷗翔集、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目標。”台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昌筍說。

【來源:台州市生態環境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