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實行了一個空前的大計劃,失敗後找下屬背鍋,卻成千古一帝

公元前135年,這一年是漢武帝劉徹即位的第七年,匈奴向漢朝請求和親。

實際這是一種單方面的索取。所謂的“和親”,是漢高祖劉邦所實行的對匈奴的一種策略,透過把宗室的女子嫁給匈奴單于和奉送大量錢財產物來維繫兩國關係。

漢武帝召開會議。

此人實行了一個空前的大計劃,失敗後找下屬背鍋,卻成千古一帝

大行王恢說:和親只能維持幾年的安定,匈奴每次都很快背棄盟約入侵我們,還不如發兵直接攻打。

大行是漢朝專門負責接待和管理外國人的官員,經常需要在漢匈兩國的邊境活動,對匈奴很熟悉。

御史大夫韓安國反對說:我們去打他們根本就沒有好處,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我們就算佔領了他們的地盤也毫無用處,俘虜他們的人民也不會變強。跨越幾千裡去進攻,人困馬乏,而匈奴卻可以以逸待勞,這麼打仗是很危險的。還不如直接和親。

韓安國的意見得到了大多數朝臣的同意。

漢武帝予以採納,同意再次與匈奴和親。

公元前133年,雁門郡的馬邑縣有個土豪叫聶壹,他找到大行王恢,兩人商量了一個對付匈奴的計謀,上書給皇帝劉徹。

內容是:匈奴和漢朝剛剛講和,這時候可以用重大利益誘惑匈奴人入境,然後用伏兵攻擊他們,給他們致命一擊。

這個計謀的高明之處,在於利用講和的時機,可以麻痺敵人,使他們放鬆戒備。此前漢高祖劉邦和項羽在鴻溝議和,但合約剛剛簽訂完畢,張良就勸說劉邦趁機追擊。後來才有了垓下之圍、項羽自刎。

漢武帝劉徹自小就深沉、有膽略。他對於漢朝所實行的“和親”策略是不滿的。

兩年前匈奴請求和親的時候,漢武帝就有解除和親的打算。不過,韓安國的話非常在理,當時也確實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漢武帝繼續隱忍。

但這次,聶壹和王恢的上書,讓漢武帝看到了希望。

他馬上召開會議,商討此事。

一場辯論賽再次展開,主要辯手還是王恢和韓安國。

正方辯手王恢首先發表觀點:代郡以前叫代國,北方靠著胡人,南方受到晉國、燕國的侵擾。但他們耕種、養殖,自力更生,使得匈奴不敢來進犯。現在陛下擁有天下,匈奴卻不斷南下,侵我疆土,殺我人民,為什麼?因為他們對我們一點都不害怕。那怎麼辦?我們應該立威,打得他們不敢直視!

這一通發言可謂慷慨激昂,令人振奮。

接下來,反方辯手韓安國登場。

韓安國說:當年太祖高皇帝進攻匈奴,在白登被圍七天,極盡艱難,等回去之後絲毫沒有想要報復的意思。這是聖賢的氣度和胸懷啊!不因為自己個人的怨恨而使得百姓受累。所以他採取和親的策略。實行到現在,已歷經五代,我們一直都能安享太平就是因為他的明智。所以,我認為不該進攻匈奴。

韓安國的話講的不是太透徹,原因是涉及到漢高祖劉邦和當今皇上劉徹本人,有所忌諱。

分析一下,韓安國的話大致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漢高祖劉邦是身經百戰的兵家高手,他進攻匈奴尚且被羞辱,我們這些子子孫孫根本就比不上高祖,怎麼敢妄想達成高祖都沒有做成的事呢?第二,我們現在一直都得益於和親的政策,國家太平,生活無憂,這難道還不滿足嗎?為什麼要貿然改變呢?

對比一下兩年前韓安國對於此事的看法,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兩年前的會議上,韓安國著重從軍事角度出發,分析了進攻匈奴的不可行性,因為離得太遠、以勞攻逸,勝算不大,而且就算攻下來也沒用。

但這一次,韓安國所說的則完全脫離了軍事本身,他說的不是能不能打的問題,而是想不想打。結論就是:不想!

有安定的生活,誰會去選擇冒險?

韓安國的結論應該是得到更多大臣的支援的。

我要說的是,決不能因此而覺得他們懦弱。誠然,漢朝歷經了高祖、呂后的休養生息,文景之治的延續,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國力完全足以與匈奴一戰。但是,戰爭所涉及的東西非常多,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開戰,必定是舉國之人力、物力、財力都要去供養軍隊。而要想打勝,更加不是說得那麼容易的。戰略、戰術的選擇,將帥的任命等等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戰敗。

況且,君主專制的社會中,興亡成敗往往因為國君一人的賢能與否而決定。誰知道你劉徹是什麼成色?萬一是個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主,我們不是要被你害慘?

所以,在太平盛世,選擇安定和和平,只不過是人之常情。

緊接著,王恢繼續發言:高祖皇帝沒有找匈奴報仇,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他是想讓天下休養生息。但現在邊境不斷受到騷擾,死傷累累,我們難道不該反擊嗎?

韓安國說:最高明的方法,是我們吃飽,等敵人受餓,我們大治,等敵人大亂,我們養精蓄銳,等敵人精疲力盡。所以,直接進攻,還不如靜待時機。這是古代聖人的作戰方法。

一大通的聖賢之道後,韓安國繼續發言:我們要是長途襲擊,一定沒什麼成效。要是分為前後軍,交戰的時候沒法盡全力,要是幾路並進,又會後繼無力。要是進軍太快,糧草會不濟,要是進軍太慢,抓不住戰機。這樣的話,我們走不了一千里,就會人困馬乏。這不等於送給敵人當俘虜嗎?所以,我堅決不同意出擊。

我先來說說我的看法吧,實在忍不住了。韓安國說我們養精蓄銳,等敵人精疲力盡,這個思路是對的。但問題是怎麼養精蓄銳?又怎麼使敵人精疲力盡?安國兄說是什麼聖人的作戰方法,實際上不過是鬼扯。

再接下來的話就更有意思了。分為前後軍會不利於接戰,多路並進又怕後續乏力,進軍太快會糧草不濟,進軍太慢會抓不住戰機。我的神啊!安國兄,你真是天才!那你告訴我,這仗到底要怎麼打?戰國時期的趙括,號稱紙上談兵,要是遇上安國兄,恐怕也只能相形見絀吧!

所以,經過我的鑑定,韓安國老兄根本就是在胡扯。

我也得出結論:凡是韓安國老兄發表的關於軍事的見解都一概忽略;凡是韓安國老兄說的話通通只是為了表達“我不想打仗”的態度而已。

看完了韓安國完全沒有營養內涵的假大空的發言之後,再來看王恢的發言,會覺得:句句都是乾貨。

王恢說:我所說的進攻,不是要進軍到匈奴人的腹地,只是利用他們的貪婪,引誘他們到我們這裡來,然後伏擊他們。只要我們選出精兵良將,守住險要的地形,等匈奴單于進入包圍圈,我們就可以斷他們的歸路,生擒單于。

好了,辯論會到此結束。

漢武帝劉徹宣佈:王恢勝!

但我覺得王恢之所以勝出不是因為他在辯論會上發揮得多好。真正的原因是,漢武帝早已內定。

為什麼這麼說?

參考秦孝公的商鞅變法。秦孝公決定採用商鞅變法早就在會議開始之前就決定了。之所以召開這個會議,是讓商鞅本人親自向反對派解說他的主張。

這一年的農曆六月,漢武帝任命御史大夫韓安國當護軍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準備與匈奴一戰。

漢軍的主要部署有二,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的人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只要匈奴單于一到,就實行合圍聚殲;王恢、李息的兵馬則埋伏在馬邑北面的代地,等待匈奴軍中計之後截斷他們的歸路。

這個計劃在歷史上被稱為“馬邑之謀”。

六十多年前,漢高祖劉邦被匈奴的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六十多年後,他的曾孫漢武帝劉徹將要在馬邑完成復仇。

漢武帝雄心勃勃,他相信,自己的曾祖父劉邦沒有完成的事,可以在他的手上完成。

他絕不願意活在祖先們的陰影之下,他要開創屬於自己的盛世!

匈奴人,快來受死吧!

此人實行了一個空前的大計劃,失敗後找下屬背鍋,卻成千古一帝

匈奴當時的單于叫欒提軍臣。此人性情彪悍,狡詐反覆。早在漢文帝的時期,他就背棄了和親的條約,大舉侵擾漢朝。漢景帝七國之亂的時候,他還和七國聯合,準備進攻長安。

如此梟雄,當然不是等閒之輩。如何把他引誘到馬邑的伏擊圈,成了技術性難題。

但,這一切都難不倒聶壹。

這個馬邑本地的土豪假裝成逃亡的樣子,跑去投奔欒提軍臣。一個有錢人落魄逃走,到鄰國請求政治庇護,這種情形很難假裝。因為有錢人早已是人生贏家,這種人是受不得苦的。

欒提軍臣就這樣被聶壹欺騙了。

聶壹向他獻計:我在馬邑還有一些勢力,可以幫你殺掉馬邑的縣令和縣丞,然後帶領全城投降,到時候,那裡的百姓和財產就都歸你了!

欒提軍臣非常興奮,他馬上讓聶壹去實行暗殺,自己率領大軍隨後就來接手馬邑。

聶壹回馬邑之後,隨便找來了兩個死囚,把他們的頭掛到城樓上,然後跟匈奴的使者說:馬邑縣令和縣丞已經被我殺了,馬邑現在在我的掌控之中,你們趕緊來。

欒提軍臣接到訊息,率領十萬精銳騎兵穿過長城,直撲馬邑。

漢軍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他們即將迎來從漢朝建立以來對匈奴作戰的最大勝利。

事情會不會如此順利?

漢軍全軍都處於極度的興奮和緊張之中。

應該不會有紕漏,一切都已經安排得天衣無縫。

他們生活在貧瘠的土地上,過著粗魯的生活,物資短缺、不通禮儀,當他們聽說即將得到的是馬邑整個縣的財產、貨物的時候,連眼珠都放光!

這就是匈奴人的本性——貪婪。

只要他們貪婪,我們就能擊敗他們。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為了讓他們中途不至於改變主意,漢軍還做了一個佈置。

他們把整個馬邑的牛羊全部集中在一起,驅趕到了在馬邑縣的北面,散放在山野之間。

當匈奴人看到這麼多肥美的牛羊,肯定早就樂瘋了吧?

那麼就算想改變主意,也一定會被眼前的牛羊給吸引,因為馬邑的財物是這些牛羊的十倍百倍!

這個設想,乍一看合情合理。

但等到真正實行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

當匈奴大軍到達馬邑的北面僅剩一百里的時候,他們看到了漢人為他們精心設定的牛羊。

匈奴人都驚呆了,漫山遍野都是牛羊,漢朝果然是地大物博。

但欒提軍臣卻產生了深深的懷疑。第一,這是誰家的牛羊,數量怎麼會這麼多?第二,為什麼只有牛羊,它們的主人怎麼沒有出現?

欒提軍臣的這個推斷堪稱縝密。

如果貿然前往,那麼有可能被伏擊,但如果就這麼半途而廢,卻也確實心有不甘,畢竟那令人嚮往的馬邑城就近在咫尺。

欒提軍臣做著非常複雜的心裡鬥爭。

如果只知道追逐利益,不考慮風險,那麼不過是一頭貪婪的蠢豬;但如果一味考慮風險,而不敢逐利,也不過是一個膽小的懦夫!

作為一代梟雄,一定要做到在風險和利益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欒提軍臣決定,暫停進軍,他要先在這裡觀察一下。

於是,欒提軍臣對附近的一個小碉堡發動了攻擊。當時有一個尉史(漢朝邊境的巡查官)在這裡巡查,他看到匈奴兵進攻,就採取堅守策略。

顯然,面對匈奴的正規軍,他是守不住的,就這樣,這位尉史被生擒。

欒提軍臣打算殺了這個人。

沒想到,這時,這個小小的尉史把漢軍的埋伏計劃告訴了匈奴人。

欒提軍臣大吃一驚,大叫道:怪不得我總覺得不對勁,原來有天大的陰謀啊!

欒提軍臣的這一聲大叫,遠遠不止於驚訝這麼簡單,還包含了恐懼、失望、遺憾、憤怒!

既然已經知道是陷阱,那就不難做決斷了。

欒提軍臣命令全軍立刻撤退,他們一路狂奔,直到出了長城才長出一口氣——這條命總算撿回來了!

欒提軍臣說:感謝上蒼幫他賜給我們。

這個“他”就是漢朝的那個尉史。為了表示對老天爺的感謝,欒提軍臣把他封為“天王”。

漢軍方面,在代地埋伏的王恢和李息最先得到訊息。但是王恢權衡再三,最終還是沒敢攔截匈奴軍。

埋伏在馬邑的韓安國等漢軍,在得知匈奴軍逃走的時候,立刻展開追擊,但匈奴大軍早已逃走,追之不及。

一場精心策劃的殲滅大計,就這樣宣告失敗了。而原因僅僅是因為一個尉史小官的被俘。

軍事行動的細節把控成了影響這次戰鬥的重大因素。

漢武帝劉徹對這個結果非常憤怒。他質問王恢為什麼最後沒有截住匈奴人?

王恢說:我們所制定的計劃,是等匈奴人進入馬邑之後,再出擊。我的任務是截斷他們的退路,奪取他們的輜重。但最後匈奴人沒進入馬邑。我們只有三萬人,要是強行攔截,肯定會戰敗,這樣只能自取其辱。我知道我這樣回來會被處死,但是我保住了這三萬士兵的命。

王恢的解釋,有一定道理,如果強行攔截,以三萬漢軍對匈奴的十萬騎兵精銳,勝率並不高。但匈奴軍處於恐慌狀態,設法追擊掩殺,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果的。不過,王恢本來就不是將領。對於這方面當然也不好苛求。他的才能只能做一個謀士,獻計獻策,而不能擔當領兵打仗的職責。總體來看,王恢是情有可原的。

但漢武帝絕不認可,作為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他絕對不允許這麼重大的軍事謀劃出現失誤。他必須要對全國上下有一個交代。

王恢的結局註定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以死謝罪!

此人實行了一個空前的大計劃,失敗後找下屬背鍋,卻成千古一帝

漢武帝的這個做法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大型企業,出了問題一定要有人負責,結局基本就是——開除!實際上這往往是一種背鍋行為。

就拿這個馬邑之謀來說,《史記》中在記載這件事的時候是頗多疑點的。最大的疑點就是,馬邑之謀的總指揮是誰?

首先,肯定不是王恢。如果是王恢,他不可能只擔任在代地截擊的任務,他的手下不可能只有三萬人。因為總兵力有三十萬之多。其次,也不可能是韓安國。韓安國在馬邑伏兵軍隊中,權力應該是最高的。但他在這個謀劃的開始,就秉持著堅決的反對態度,漢武帝不會用他做馬邑之謀的總指揮。那麼,是誰呢?李廣?李息?公孫賀?都不是。他們的地位還不如王恢和韓安國。

根據很多學者的研究,馬邑之謀的總指揮應該是——漢武帝劉徹本人。雄心勃勃的漢武大帝想要親自參與抓捕欒提軍臣的行動。也只有他,才能同時掌控得了王恢和韓安國。由於司馬遷是漢武帝當朝的史官,他在寫當朝歷史的時候,是有所顧忌的,所以,對於漢武帝的這個重大汙點有所隱晦。

這麼看,實際上漢武帝本人才是最應該為馬邑之謀的失敗負責的人。但皇帝不會怪罪於自己,他只會遷怒於旁人。更何況漢武帝這個人是個非常要面子的人,這麼不光彩的事情,他就更加不會承認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王恢的死也幾乎是必然了。為什麼?他要替皇上背鍋!

被判處死刑的王恢沒有完全放棄。他用重金賄賂了丞相田蚡。但田蚡也不敢直接去找漢武帝求情,他知道劉徹的脾氣。於是田蚡託他的姐姐,也就是太后王娡,去和劉徹說:王恢策劃了馬邑之謀,匈奴人對他恨之入骨,要是殺了王恢,就等於替匈奴人報仇。

但劉徹就是劉徹,他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他決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

他說:就因為王恢是主謀,我才動用幾十萬兵力聽他安排,就算抓不到單于,也至少應該攻擊他們的殿後部隊,算是有點收穫。現在不殺王恢,我沒法向天下人交代!

王恢聽到訊息之後,就自殺了。

我覺得很可惜。王恢能夠獻出馬邑之謀,他應該已經算的上竭忠盡智。漢武帝任命他為大將,可能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而事敗之後由他來背鍋也有點不近人情。

不過,這些都完全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鐵血的漢武大帝劉徹眼中,王恢的死根本就無足輕重。他既然決定對匈奴開戰,就再也不可能收手。既然不可能收手,那就一定要冷血無情。任何一個人敢臨陣退縮,那就必須是死路一條!漢武帝要用王恢的死警告其他將領,遇到敵人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拼命!因為拼命,你還有一半的可能活下來,但你要是逃跑,那只有死路一條!

帝王的氣概,可敬,可畏!

馬邑之謀雖然失敗了,但完全拉開了漢武帝時代漢匈戰爭的序幕。此後,匈奴單于再也不同意和解,他們不斷南下進攻漢朝,而漢朝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攻匈奴行動。

《中國古代戰爭100場》系列之馬邑之謀

劉弘文為您全面解讀中國古代戰爭,歡迎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