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1988年,義大利籍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在奧斯卡上最終拿到了他一生中曾失之交臂的最佳導演獎。在第60屆奧斯卡上他導演的這部電影九提九中,一舉斬下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九項大獎,成就了尊龍,坂本龍一,陳沖,蘇聰等許多人。儘管裡面的中國人都是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卻在當時讓全世界都從《末代皇帝》這個鏡花水月般失真的宴席看到了一個王朝遺孤的人生,從這個叫溥儀的主角身上看到了整個國家厚重的過去。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1987)

海報

天時地利人和

在1949年新中國建成後,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參考了溥儀的家庭教師莊士敦寫的《紫禁城的黃昏》和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和其他的資料,在1986年帶著他的整個劇組來到紫禁城,成了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進入了太和殿派拍攝的劇組,同時,也是第一支與中國政府合作的外國劇組……前無古人,以後也估計很難再有來者,但在當時,他們得到了中國政府和官員們空前的支援,甚至在劇中扮演典獄長角色的便是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

中國投之以桃,貝氏也是投之以李。作為第一部無限制在紫禁城全景拍攝的電影,當時為了營造出滿清時代的社會景象,5000多名士兵剃掉了自己的頭髮,裝扮成“辮子軍”,到了拍攝文革那場戲時,導演每天都親自去向扮演“紅衛兵”的學生們灌輸憤怒的情緒,甚至,還僱傭了作為溥儀的胞弟的溥傑作為全片的顧問來最大程度的還原拍攝的真實質感,自然成本也是達到了當時誇張的2500萬美金…天時地利人和就是這樣造成了電影史上的傳奇。

而在1986年,貝納爾多貝託魯奇估計並沒有意識到這部電影最大的支出不是自己投入的天價成本,背後中國紫禁城的世界,放在中國歷史上之前或是之後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是無價的。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導演貝託魯奇和群演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導演貝託魯奇拍攝場景

貝氏的舊國

貝託魯奇無疑是一個西方里程碑式的導演,《末代皇帝》就是他最招搖的大旗。

整個《末代皇帝》都有著一股傷感,懷舊的味道,攝像機最多的機位便是在諾大皇宮裡面的門和窗切換,這與中國皇帝大氣磅礴的背景身份極不相稱的表現視角下總感覺給人一種虛幻,若明若暗的,似夢似真的想象餘地。

電影研究學者,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錦華在她的《鏡與世俗神話》這本影評集中如是評價道導演貝氏“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是資產階級社會的道德,秩序和律條的追隨者與捍衛者,而電影《末代皇帝》則是一個不無意識形態的東方主義奇觀”。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圖中的女子是當時飾演皇后的陳沖

彼時中國人並不理解這種來自西方的妝容而紛紛感到好奇

貝託魯奇作為資產階級社會的追隨者,在他的電影中總能顯現出來他獨有的一種秘而不宣的自卑感,從不斷地意識流的分鏡和從小處蔓延的鏡頭,都顯示出來他那麼依戀仰慕者他心中的一種舊世界,不斷地為他心中的桃源渲染著黃昏暮色般柔和,優雅,以及令人心碎的絕望與美。

而他作為一名資產階級社會的捍衛者,則是將末代中國完完全全以他作為代表的西方視角表現了出來,將攝像機不斷在窗,門之間如同冷漠的窺視者般的遊蕩,而非從中國人心中預設的那般宏觀的視角來展現更迭的王朝。

我想也正是這樣細膩的手法讓貝氏導演在圓滿自己心中的舊國,讓整部電影富有了質感,在厚重的帷幔,幕簾和玻璃之間徘徊,真正讓觀眾看到這個正在消逝的王朝的無名與渺小,更是將歷史巧妙地強加在了溥儀戲謔的命運之上,將這整個電影的主體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卻折射出了整個國家的歷史。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無疑是世界電影史上一個重要的電影創作者,就像是戴錦華教授說的那樣,他來拍攝《末代皇帝》絕非是一個西方藝術的僭越者,但也許他太執著於自己心中東方的烏有之國,才在他最風華的生涯中露出這樣一縷皎潔而憂傷的微笑。

尊龍觀看導演貝託魯奇拍攝

最尊貴的囚徒

電影中的作為皇帝的溥儀什麼都能擁有,就是不能擁有自由。

其實當電影開始那個懵懂的孩子坐上龍椅接受眾臣朝拜時,所有的觀眾都知道他將面對的是怎樣悲劇的一生,但誰也無力改變這一切,我們只能看著他被命運翻雲覆雨玩弄於股掌之間,再垂垂老去。

電影中的溥儀做了三次皇帝,第一次時在岌岌欲墜的大清,被慈禧封為了皇帝,開始了他作為末代皇帝的人生,之後袁世凱進了紫禁城,中華民國成立,小溥儀的皇位名存實亡,但馬上第二次,復辟派又將他封為皇帝,僅是短短的十一天便又失去了這個身份,之後因為希望憑一己之力奪回自己的江山社稷,和日本勾結,未經世事的他就這樣第三次成為皇帝,成為了日本偽滿洲國的傀儡。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劇照中的偽滿洲皇帝

溥儀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革命之前的產物,一箇舊世界的遺贈,一個生在大革命的時代而淪落為歷史的玩物,就像電影裡說的“所有的離開你都趕不上,所有的們你都打不開,所有的人都是撒謊者”逃出這個偌大的紫禁城成了他的願望,“皇帝從登基那天就成為了自己領域裡的囚徒,在退位後仍是。但是現在他長大了他會問為什麼它是所有中國人中唯一一個不能踏出自己家門的人,我想皇帝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在門的另一邊由著他慾望的物件:母親,乳母,皇后,王妃…“Open the door” 成為了電影中最多的臺詞,可惜的是,從溥儀口中說出的這句話從來沒有實現過,他成為了最為尊貴的囚徒。而真正開啟門的時候,卻儼然是以喪家之犬的形象蒼涼的走出了那個作為自己半生安息,被稱為家的地方,彼時看到城門緩緩開啟時才開口說道:“我以為我恨這裡。現在,我卻害怕離開。”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官方劇照:最終被趕出皇宮

在導演貝託魯奇的眼中,作為溥儀個人生命史中的近代,現代,當代中國的歷史便是一個他的慾望物件不斷被剝奪的歷史。

世界與東方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莊士敦劇中身著清朝太傅服裝的劇照

在整部電影中,有兩個時期的溥儀是用充滿了自然的光效,十分不同於整部電影中陰沉的人工光效的基調去拍攝的,一個是在作為了一名無產階級釋放後的生活,那時的溥儀已然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了,直到結尾時,都是在給觀眾呈現出一種自然柔和的感覺。

而另一個時期卻是在他命運最為舛伏之際,一個本不該有著太多光明色彩鋪墊的時期,但在彼時導演慷慨的給予了他一個理想的,也是真實的精神之父—Mr。 Johnston。莊士敦作為溥儀的精神上的父親,在如今看來,恰似在當時清朝大廈即傾之際東西方之間關係的象喻,莊士敦作為西方文明的傳播者,為溥儀帶來了救贖,在影片中帶來了獲救的可能與前景。

事實上,在莊士敦的出場中,他便被當作了一個唯一的男人—一個健康而成熟的男人,也正是隨著莊士敦的進入,整部電影的自然光開始在溥儀的身上展開了敘事。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莊士敦的初次出場

在那時莊士敦為這個皇帝在他沒有看到的背後流露出的盡是滿眼的憐憫。

而在之後,是莊士敦親自為溥儀帶上了眼鏡,在校正了他的視力的同時,開啟著他愚昧的心靈;手提一輛腳踏車闖入,打斷了溥儀與眾太監富於同性戀以為的嬉戲,將他的生命力引向了正確健康的運動;

也是他在溥儀絕望的意識到外面依然天地易色時,手牽手地將他救下紫禁城中高高的屋脊。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溥儀騎著莊士敦贈的單車穿梭紫禁城

在最富有歷史意味的一場中,馮玉祥帶領部隊入宮驅逐末代清朝廷,在網球場上,莊以敦正好坐在網球裁判的高位上。但這還遠遠不夠,導演為他設定的作為遠高於了一般的裁判坐,而整個場景正是在莊以敦的視角下來拍攝,於是乎,電影裡中國王朝到現代最為風雲的劇變就這樣輕描淡寫地呈現在一個西方人的視角之下。

事實上我認為這正是這部電影的位置與視點的絕佳位置。如果說導演貝氏在末代皇帝這個故事中找到了一個認同的基點,那便是莊士敦—一個西方文明的使者,俯瞰滯後的東方文明,在高臺之上有著獨屬於他的優越以及他面對東方奇觀時的悲憫。

《末代皇帝》觀後感: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師徒深長的一眼對視

而當莊士敦這位精神之父缺失後,溥儀又再一次淪落入了那個非懦夫即叛徒的兩難境地。而對我個人而言,溥儀和莊士敦之間有一段讓我十分難忘的對白,發生在動盪時溥儀和莊士敦在火車站的離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