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生平如何?他為何會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在寺廟還俗呢?

眾所周知,王陽明不僅是明代的一位聖賢式的人物,被後人稱之為“千古完人”,而且也是一位奇人。

也就是說,在五十年的生涯當中,他也經常遇到一些奇人奇事,再加上他本人也是一位奇人,因此,後人也把與他有關的一些奇事記載於《王陽明年譜》之中。

王陽明的生平如何?他為何會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在寺廟還俗呢?

王陽明畫像

而在這些奇事中,除了“龍場悟道”之外,最有名的就是他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還俗的故事。

據說有一位和尚在一座寺廟當中,靜坐入定了三年,眾人以為奇,剛好王陽明也路過此地,於是自己也進入寺廟看個究竟。

王陽明:覺悟之路

問過藍天

購買專欄

當進入寺廟之後,果然見有一位靜坐的和尚,不視不聽,於是他繞著和尚走了三圈,然後大喝一聲,說道:“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什麼!終日眼睜睜看什麼!”

只聽“啊呀”一聲,靜坐三年的和尚睜開了眼睛。

於是王陽明繼續問他:“家裡還有何人?”

和尚答:“還有老母”

“想念她嗎?”

王陽明的生平如何?他為何會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在寺廟還俗呢?

王陽明畫像

和尚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沉思之中,良久,才答道:“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見和尚仍在猶豫,就是擺手的向他說道:“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

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還俗回家照顧老母雲了。

那麼,王陽明的這幾句話,為什麼能夠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還俗呢?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即:

一、和尚雖然枯坐三年,但並沒有真的看破紅塵

王陽明的生平如何?他為何會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在寺廟還俗呢?

修行的僧人

從這個故事的前後來看,這位和尚之所以枯坐三年,最根本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假入定,又或者是習慣了以靜坐的方式示人,並不是真正的看破紅塵。

而王陽明年輕時,不僅學道,也修過佛家的法門,而且還得到不小的成就,只是他本人覺得,學佛修道並不是究竟,才最終放棄了。

因此,他深知這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儘管表面上不說、不看,但是其內心卻終日在說、在看。

而這其實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衝突的表現。

所以,王陽明的大喝與這幾句話才正好契合和尚的心境,甚至擢破了和尚想還俗又不敢還俗的最後防線。

王陽明的生平如何?他為何會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在寺廟還俗呢?

王陽明畫像

二、王陽明的話,就是讓和尚順從自己的“良和”

王陽明說的這幾句話,說到底,就是讓和尚順應自己的本性,也是順從自己的“良知”,因為只有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有可能接近真正的“道”,或者符合“道”的本質。

因為在王陽明看來,“道”每一個人都有,無需外求,人們之所以無法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無法順從自己的本性,即“良知”,當一個人順從自己的本性,就是“心即理”,而“道”也就自然顯現了。

三、所謂聖賢,並不是神,而是聽從自己真正的心

對於許多人而言,聖賢的境界遙不可及。

這當然是一種誤解。

王陽明的生平如何?他為何會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在寺廟還俗呢?

禪師師徒畫

因為聖賢本身也是人,而不是神,進一步的說,聖賢只是懂得順從自己真正內心的人。

因此,所謂聖賢,說到底,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做人,享受當下,並聽到自己內心,即“良知”召喚,當你做到這一點,就距離聖賢不遠了。

而王陽明跟和尚說的這幾句話,本質上,就是教和尚要聽從自己的聲音,更何況枯坐本身並不是“道”,就算是再枯坐十年、二十年,也不會真正的“得到”。

所以,這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正是聽懂了王陽明話裡的意思,於是第二天就還俗回家了。

王陽明的生平如何?他為何會讓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在寺廟還俗呢?

王陽明畫像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王陽明這幾句話能夠讓和尚還俗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選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王陽明全集》《王陽明年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