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6月9日下午,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上海)教育中心攜上海商學院 5名大一學生,探訪了用5年時間製作出958雙虎頭鞋、因而獲得市級《藝術創客百強》稱號的李宜君女士的家。在用做工精緻、色彩鮮豔的虎頭鞋裝扮得熠熠生輝的客廳裡,李宜君女士熱情地接待了訪客一行人。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2012年,李宜君在上海世博會上看到一雙虎頭鞋,覺得十分可愛,就萌生了自己也要做虎頭鞋的想法,這一做就是五、六年。直到今天她已經做了超過1000雙虎頭鞋了。虎頭鞋帶來的強大的精神寄託不僅讓她走出病痛的陰影,還把她和外界聯結起來。2016年,知青周路明先生來到李宜君家拍攝,並把錄影發到了網上,讓大家知道了這個在做虎頭鞋的知青。帶著虎頭鞋,李宜君有又參加了科學生活大使在科學會堂舉辦的2017年優秀作品展,並在展會中現場教市民做虎頭鞋。參加社群、社會活動,接待慕名而來的記者、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李宜君因虎頭鞋和許多人結緣。“我可是太忙太充實了!”李宜君興奮地說。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一)熱情

從到達李宜君的家那一刻開始,李宜君就完完全全地給記者展示了一份上海人的熱情。她喜悅於記者的到來,讓人感到好像有永遠用不完的精力接受採訪;她大方隨和,塞給記者水果和自制甜品,面帶微笑地看著好奇的學生們翻弄原本擺放整齊的虎頭鞋。她樂觀幽默,虎頭鞋申請“非遺”未果她也毫不介懷,在她的談吐中,精妙而富於智慧的詞句時時浮現。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二)“一根筋”

李宜君做的1000多雙虎頭鞋,從來只贈送,不出售。她願意教授殘疾人做虎頭鞋,希望給他們一樣謀生的手段,她認為,殘疾人做手工可能會有一種常人沒有的專注和耐心。“殘疾人跟我一樣,一根筋!”李宜君略帶自豪地說。“一根筋”,這是她一直重複的自我評價。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一根筋”的李宜君“贈鞋”的方式也讓人意想不到。她並不吝惜贈送自己親手製作的虎頭鞋,只是必須對鞋“備案”。李宜君為她的每一雙鞋都編上了序號,並一一記錄在鞋的“檔案簿”裡;贈予時,每一個收鞋的人都需要在“檔案簿”的對應位置簽上名字。獲獎以後,李宜君還把證書影印、摺疊好放在盛放虎頭鞋的盒子裡,一起交給收鞋的“有緣人”。李宜君知道她送出的每一雙鞋的主人,每一位收鞋人也從她哪裡得到了獨一無二的、帶編號的虎頭鞋。

(三)熱愛新鮮事物

李宜君會玩“百度”,她說,有什麼不知道的“百度”一下就行了。她學電腦,用一週的時間就基本學會了五筆字型,“你只要記住‘一橫兩橫三橫……’就行了,”李宜君向記者傳授著她的訣竅。最近,她還在網上購買了用來在虎頭鞋皮料上打孔的“神器”以及別的一些小玩意兒,這些網上購買的物件簡化了製鞋過程中一些本來複雜的工序。能接受新鮮事物,熱愛學習,這是李宜君給記者留下的又一個印象。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四)感恩的心

獲得市級《藝術創客百強》稱號以後,李宜君感到了肩上的責任,她覺得必須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鑑於自己六年時間只製作了一千多雙鞋,她希望有更強大的力量加入到這份事業中來。來她收學生,並不斷思考,改進技藝,尋找更優良的鞋面材料以降低做虎頭鞋的入門難度,讓初學者更易接受,讓虎頭鞋技藝的擴散更順利。如今她已經找到適合用來學習做鞋、使用方便的羊絨面料。

對於獲獎,以及如今“小有名氣”,李宜君認為是得益於一些“貴人”相助。“金手指”周路明,是他第一次找到李宜君併為她錄影並把影片釋出到網上,把李宜君推到了眾人面前,按下快門的手指為虎頭鞋藝術家指明瞭前進的方向。“金口”馬蘇龍,他一口咬定李宜君是他們的知青中“勵志人物”的不二人選,一口點出李宜君的虎頭鞋可能是“非遺”,需要使人知曉,讓虎頭鞋走上了成果豐碩的宣傳之路。“金筆”薛寶家,在知青們確定推舉李宜君為“勵志人物”後,他就準備和周路明一起前去採訪李宜君。可令李宜君沒想到的是,在採訪日期的前一天的一次同薛先生的微信打字聊天后,一篇名為《冠軍媽媽虎頭鞋》的文稿就此誕生,薛寶家和周路明一起,為李宜君虎頭鞋的宣傳開闢了道路。在整個訪談當中,李宜君向記者反覆提及她的“金手指”、“金口”和“金筆”,她把自己感恩的人用三個有趣而恰如其分的詞彙來代替,令人耳目一新。

她的一千雙虎頭鞋——訪談傳統虎頭鞋創作達人李宜君女士

為了彌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軍90週年之際未能送出90雙虎頭鞋的遺憾,她打算在建軍100週年的時候親手製作100雙虎頭鞋送給日夜保衛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她的願望一定會實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