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看完《消失的情人節》,緩緩走出電影院,觀眾大概心底又甜又酸。

我們一邊心疼兩位主角之間咫尺天涯的微妙距離,又慶幸他們最後仍在美麗安靜的嘉義小鎮中找回彼此。

像這樣帶有輕微魔幻色彩的本土愛情電影,不止許諾了現代人在網路快餐戀愛裡很難找到的忠誠與專一,同時提醒我們在繁忙世故的社會中,早被忘卻的純情初戀滋味。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消失的情人節》不但獲得多項金馬獎提名,其真摯清新的小人物戀曲,也受到各方熱烈好評。

然而,當我們這些低薪過勞,遲遲無法婚配的都會青年男女,因為劇中楊曉淇(李霈瑜飾)和阿泰(劉冠廷飾)兩人的神奇遭遇而感到眼紅鼻酸的同時,是否也注意到,本片其實隱藏男女愛情以外、一種幾乎可稱為是鄉愁的惆悵傷感?

一、被遺忘的地方

本片的戲劇高潮,聚焦於一段不復被記憶的美好時光。

對於母胎單身,到了30歲才好不容易遇見天才帥哥工程師的都市輕熟女楊曉淇來說,無比期待的情人節約會竟然不見了。

楊曉淇早上起床,已是情人節隔天,而自己雖然全身紅腫曬傷,卻完全想不起來,消失的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隨著故事發展,楊曉淇及觀眾才慢慢知道,這個消失的情人節,其實是因為個性急躁的楊曉淇,每天都多花掉好幾秒,透支了生命原有的時間。

在經年累月之後,她就得要支付無知無覺、動彈不得的整整一天。

本片設定了某種時間守恆定律,活著再怎麼匆促,出來混總是要還。

儘管當事者完全沒有記憶,但是暗戀楊曉淇多年的男主角阿泰,卻在她生命暫停的那一日,趕走了意圖詐騙感情的爛桃花工程師,並帶著曉淇回到自己故鄉。

兩人在清澈的碧海藍天下、滿布蚵棚的柔軟沙灘上,度過了連牽牽小手都沒有的浪漫午後。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因此,

風光明媚的東石漁港不止是故事的背景,它暗示的也是人們所苦苦追尋的真摯愛情,長年來靜靜等在一個被我們遺忘的地方。

當阿泰開著車,穿過漁場旁邊那條海水漫灌的窄路,金色夕陽將這段回鄉之旅映照得無比奇幻。常看臺灣電影的觀眾或許會突然發現,我們的愛情戲劇已經好一陣子,沒有把鏡頭轉向親愛而熟悉的厚實土地了。

二、快臺北與慢東石

儘管受限於市場規模與製作成本,愛情題材一直都是國片的大宗,然而《消失的情人節》卻多少有些不同之處。

這一次銘心刻骨的戀愛場景,從城市轉往鄉村,兩位男女主角也不是光鮮亮麗的布林喬亞,只是大城市中下階層不太富裕體面的普通勞動者。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除此之外,導演更故意安排兩位主角的強烈對比:事事搶先一拍的楊曉淇、老是慢吞吞的阿泰。

為什麼楊曉淇個性如此急躁?那或許來自,青年勞動者在繁華臺北的生存狀態。

電影中我們看到,大都會的社畜生涯存在許多威脅,包括公交車痴漢、變態室友、糊塗而馬虎的上司,還有那仗勢欺人的大學教授。

無論楊曉淇再怎麼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她也只能蝸居在老舊狹窄的出租公寓。

每晚對著電臺DJ(陳竹升飾)傾吐心事,偷偷羨慕美少女同事(黑嘉嘉飾)的豐富戀愛經歷。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相反地,在東石長大的阿泰,遲鈍溫吞、胸無大志、慷慨付出也不求回報。即使在臺北意外與楊曉淇重逢,他也寧可繼續把心意封存在東石某個小郵局的038號郵政信箱,而不是就此上前唐突佳人、大膽告白。

也許,真正高質量的愛情,本來就不必太過著急。

或許也可以這麼說,這兩位主角對時間的認知方式,恐怕也是臺灣社會在經濟奇蹟之後,名為城鄉差距的精神分裂。

比如曉淇,所謂臺北人被工商產業的高壓節奏所追趕,匆忙到看不見誰才是那個值得去愛的物件。又比如阿泰,身為並不是舞臺主角的鄉村人,卻始終帶著某種寬容,小心翼翼去接住那些在市場競爭中掉下來的人。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三、愛情能否跨越城鄉差距

在那消失的一日,擅自離開崗位的阿泰,開著來自臺北的587號公交車,前往東石的遙遠漁港。

然而阿泰也沒有忘記,伸手接近每一位時間暫停在低頭滑手機瞬間的乘客,把他們的腦袋轉向車窗外景緻。

阿泰的自作主張或許是一種提醒:

這些都會居民,推測起來跟故事開始時的楊曉淇沒有兩樣,他們急著把環遊世界的風景照片貼上(根本沒幾個人關注的)臉書等等社群媒體,用來證明自己過得充實精彩。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但是他們都沒有意識到,只要走入我們小島的山巔水湄、老城舊鎮,同樣可以發現不可思議的美麗。在導演陳玉勳多年前的傑作《熱帶魚》裡,被升學壓力、大人期望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國中生劉志強,陰錯陽差被綁架到偏僻的東石鄉。

但這位年輕人在幾位親切、土氣、老實到不行的綁匪身邊,竟然感受到從未在忙碌雙親那裡得到的溫暖親情。

同時,這位都市孩子也慢慢明白,為何本來安靜豐美的原鄉,在窮困、蕭條、落後的背景下,甚至逼人犯下綁票罪行。

就這點來說,《消失的情人節》可以說是比《熱帶魚》更加溫情、磨去稜角的續集。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細微鄉愁

四、總結

雖然導演特意強調漁港小鎮的祥和平靜,

但陳玉勳對於由資本主義、發展主義驅動,急著向前走、發大財的臺灣社會,始終保持一種只能用喜劇來表達的不能苟同。

無論如何,

《消失的情人節》為了拯救一對在現代都會中茫然失愛的牛郎織女,不惜安排了時間暫停這樣的超現實時刻,好讓社會界線能夠被輕易逾越。

這種便宜行事大概也是人們著迷戀愛故事的最佳理由。因為在愛情之外,很少有甜味,可以徹底稀釋真實社會中的種種苦澀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