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該如何喝粥?

(醫患家特約作者: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張醫生)

喝粥是中國很多地方的飲食習慣,很多地方早餐、晚餐甚至三餐都離不開喝粥。那麼,對於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粥,一直存在爭議。

糖尿病患者該如何喝粥?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因為大米被熬製成粥後,由於結構發生改變,在食用過程中更容易被吸收和消化,從而引起喝粥後血糖迅速飆升,同時大米粥消化吸收快,更容易使人在短時間內出現飢餓感,誘使人加餐或者下一餐進食量增加,這都不利於血糖控制,此外,大米粥消化排空速度較快,容易造成餐後血糖快升快降,血糖波動較大。這些情況對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都是不利的。

但並非說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粥,糖尿病患者如果掌握正確的喝粥方式,一樣可以實現所謂喝粥的“小自由”。

首先我們知道,並不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而是看粥中的各種成分是否對血糖影響過大。因此,在熬粥上,我們不採納單純用大米這種精米來煮粥,可以選擇雜糧粥,如加入適量黑米、糙米、玉米、燕麥、小米,薏米仁、豆類等粗糧雜糧一塊煮(一般建議粥中雜糧粗糧佔比在1/3-1/2左右),熬製成雜糧粥,有些地方還加入一些喜愛的蔬菜瘦肉等,這樣煮的粥不僅味道好,同時裡面富含的膳食纖維蛋白質更能延緩胃腸道排空時間,減少消化吸收的速度,有利於血糖控制。但需要注意,一些升糖指數較高是米類如糯米等,是不太建議加入的。因此,平時煮粥,可以煮一些類似市面上賣的“八寶粥、紅豆粥、黑豆粥等”似的“雜糧粥”,這比單一的大米粥,更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另外,喝粥時,切記狼吞虎嚥,喝粥要細嚼慢嚥,進食不宜過快,喝粥應和食用其他主食合理搭配,不建議頓頓喝粥,同時,喝粥前,也可以先食用一些蔬菜、玉米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再喝粥,這樣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會變慢,同時因為已經吃了一些食物,喝粥的量也會相對少一些,減少血糖大起大落。同時,在烹飪技術上,我們知道,煮粥時間越長,越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在煮粥時,不建議熬粥時間過長,這樣其在消化道停留時間延長,吸收時間也延長,從而減少對血糖的影響。同時不宜新增糖、鹼等調味品,這也會增加血糖升高的水平。

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要想實現喝粥“小自由”並非不可,但要把握住上述喝粥煮粥技巧,這樣,既能喝粥又能實現血糖控制平穩,滿足糖尿病患者喝粥的需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