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思考-分享給想讀書和剛開始讀書的年輕朋友

近兩年零零散散地讀了一些書,從29歲到31歲,

經歷了刷短影片和直播帶貨的“充實”,再到初步體驗讀書的踏實

,也逐漸領略到

“閱讀就是和高層次的人聊天”

-

《認知覺醒》

原文摘抄。

之所以走進書,原因之一:現實中遇到了自己解釋不了和看不透的問題,原來我們遇到的問題,的確很多人都遇到過,也總結過,書中可以找到答案;

原因之二:讀書從資訊獲取的角度來看效率更高,讀書可能獲取資訊的速度不是最快的,但是輸入的資訊和我們大腦思考的速度相當,更能產生“觸動”,能出現更多“觸動碎片”,這些已經是讀書收穫的開始了。

當然觸動碎片還不夠,真正能讓觸動碎片形成為自己的思考系統中的能力還需要

連線

這正是自己欠缺之處,也是動手寫東西的原因。嘗試開始用寫東西的形式來把讀書當中的

“觸動碎片”和自己的認知圈進行連線-《認知覺醒》

當中提到的方法。

讀書思考-分享給想讀書和剛開始讀書的年輕朋友

而連線的方法有三:

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清楚、在需要的時候能提取出來、在生活中經常聯絡或使用

。希望自己的讀書筆記可以堅持下來!

不論會不會有人看,這種輸出的形式,都比我以往任何一種讀書筆記都相對更好的一種思考和記錄形式,同時也非常便於自己的多次思考和迭代,也是嘗試從輸入到輸出的開始,輸出應該會倒逼輸入,想想至少也有近10年沒寫過什麼東西了,是時候開始了。

之前讀書會在書中做記錄,會在備忘錄上摘抄,會寫一些線上文件,但是總覺得思考不夠。

淺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可能是思想懶惰吧,對於一個讀書比較少,初嚐到閱讀樂趣的人來說,相比於輸出內容,輸入可能更簡單,也更有成就感(兩天時間讀了一本好書的自我肯定);其二也是沒有包袱,反正也是當初自己讀書的記錄,有沒有深度的思考都無所謂,有點沒有人監督的懶散的心理。

總之已經開始了,對比昨天已經是一種進步,思考的多不多也並不重要,哪怕只是把書中一些有觸動的觀點摘抄下來分享出來也是有價值的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