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怎樣向名師學習?抓住這5個關鍵字

青年教師怎樣向名師學習?抓住這5個關鍵字

建議青年教師從“找、學、仿、創、寫”五個字做起。

對於一名渴望成為優秀教師的成長期教師來說,不斷模仿名優教師,無疑是成功的法寶。

青年教師怎樣才能有效學習名師呢?

這裡建議青年教師從“找、學、仿、創、寫”五個字做起。

01

找——瞄準物件

向哪個名師學習?怎樣借力?要找準物件。

找準物件應該考慮這樣幾個因素:

1。 對口。所謂對口即和自己相似的因素比較多,如學科、專業、興趣愛好。地域、經濟條件等,也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2。 可學。所謂可學即找到有真本事,又肯熱心幫助你的名師。有的名師,水平高,名氣大,但是你和他差距太大,沒有重合的軌道,在可學方面就要打折扣了。

3。 多重。所謂多重即不滿足於拜一兩個名師,有條件的話可以不同層面多方拜師。我們不但以師為師,以師為友,也可以徒為友,以徒為師。

02

學——讀懂名師

學習名師,應該放低身段,不懂就問。

學名師的方法有很多,如多看名師的書,多讀名師的文,多聽名師的講座,多看優秀課例錄影,然後透過與同行的研討,把優秀教師的先進思想觀念、課堂教學方法與模式吃透。

讀懂名師就要靜下心來,沉到書中去,與名師進行心靈的會晤、人格的砥礪。我們要去掉浮躁心態,領會名師成長的核心因素。

我們向名師學習,首先要學習他們那種潛心鑽研的精神。

03

仿——學名師上課

教學有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先得“一法”後兼及“他法”,先學“一家”後師法“百家”,融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風格。

這就像練書法一樣,先“入格”而後“出格”。

在學習名師經驗的基礎上,“依葫蘆畫瓢”,模仿著上自己的課,學一課,管一類,是一種極好的模仿。

這種類似於克隆的模仿,非常有利於自己與名特優教師進行比照。

即使你拿著名特優教師的教案、課件等所有材料走進教室,你也不可能上出和名特優教師一模一樣的課來。

因為課堂是一段永遠無法完全複製的奇妙旅程,因為你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

但是,正是這種類似克隆似的模仿,會讓你產生頓悟,會讓你在模仿中領略到大師教學設計的奧妙之處。

04

創——內化成長自己

教師學習名師不能滿足於和停留在模仿的“無視”“外視”階段,一定要進入創的“內視”成長階段。

如在仿上“葫蘆課”的基礎上,對照優秀課例,聯絡模仿課的得失,再進行設計,起於模仿而高於模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學習名師,一定要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個性特點,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

可見學習名師,不能僅限於模仿,關鍵在內化,創新成長自己。中國有句俗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拜師求藝,不能代替一個人自主的成長。路可以由別人來指點,最終還是要靠自己來走。知識方法可以傳授,但能力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在實踐中鍛鍊提高的。

05

寫——梳理提煉提升

因為要寫,所以要讀;因為要寫,所以要去做;因為要寫,所以要思考。

寫作是推動讀、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為教師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師行為研究的最好依託。特別是寫教學反思材料,既是一種反思研究,同時也是一種研究成果。

教師在學習名師經驗時要堅持:“實踐+閱讀”“名師+自己”“摘抄+反思”“寫作+表述”。這是透過專業寫作,藉助理論對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模式進行總結提煉,形成文字材料的過程。

“寫作就是研究。”沒有寫作,研究成果往往會呈現碎片化、思緒化、即時性等特徵或狀態,寫作是對這些研究成果的歸納、整理和提升,也可以說是對平時研究的“二次研究”;另一方面,寫作比平時或一般的研究過程更加嚴謹,因而常常能獲得或發現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是後續研究和新一輪研究的起點和動力。研究未必寫作,但寫作絕對離不開研究。沒有研究,寫作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藉助梳理與寫作超越自我,使原有的經驗從零散走向系統、從膚淺走向深刻、從科學走向藝術。

▍宣告:圖文來自網路,如侵權,請聯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