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醫案:連換三次藥方都沒治好病,竟被旁人用一味茯苓治癒

茯苓,氣淡味亦淡,性平。

張錫純醫案:連換三次藥方都沒治好病,竟被旁人用一味茯苓治癒

張錫純認為,茯苓善於調理脾胃,這是因為脾胃屬土,土的味道是淡味(連結),《黃帝內經》中說淡味的東西歸於脾胃,並且在《慎柔五書》也記載過味淡之物能養脾胃。

茯苓的藥性能夠將脾胃中的痰飲化成水液,中醫認為,水液凝聚而成痰飲,在形態上來說,痰飲較水液更為濃稠,流動性更差,脾胃中痰飲轉化為水液之後,就可以透過脾的運輸功能上承於肺,肺再將水液透過三焦水道歸於膀胱,如此,身體中的痰飲水溼,全部從小便中排出。所以茯苓是淡滲利溼化痰的主藥。

並且茯苓瀉中有補,雖然是淡滲利溼的藥物,其實還可以培土生金,脾屬土,肺屬金,五行之中土生金,茯苓透過利溼健脾達到培補脾肺兩髒。

茯苓是長在松樹底下的乾燥菌核,得松根有餘之氣,伏藏在地上而不往外生長,所以茯苓又善於收斂浮越之心氣以安魂定魄,又是入心經的良藥。

還有一種叫茯神,和茯苓生長不同,茯神是抱著松樹根而生,所以養心的功效,會強於茯苓。

劉潛江說,茯苓是古松樹的靈氣聚集而成,松樹的營養物質不會上發,而是往下被茯苓吸附在體內,這不就像是真人的氣息,時時刻刻都要聚於下焦丹田之意?如果只是覺得茯苓能夠利溼,豈不是認識的太表淺了。松樹之所以在凜冬之時依舊茂盛,這不是印證了松樹具有真陽之性嗎?松樹的陽氣入土,久之結成茯苓,所以茯苓是“成於陰而稟於陽也”。

茯苓如果入煎劑,需要切成薄片,或者搗碎為末,不然用一整塊茯苓入煎劑是煎不透的。

在當時的嵊縣,那個地方山巒重疊,峰迴水繞,有一個吳氏家族在此居住,族群大概有四五十人家,以種植茯苓為業。他們種植茯苓的方法,秘而不宣,即使是親戚也不會告訴。有一年的春天,當地吳性的媳婦生病,生完孩子一個多月,一直髮高熱,口渴,但是不想喝水,汗出不止,心悸,晚上睡不著覺,請張錫純去診治。

張錫純醫案:連換三次藥方都沒治好病,竟被旁人用一味茯苓治癒

張錫純看病人面現紅色,脈有滑象,判斷病人應該是汗出傷及心陰,因為汗為心之液,汗出過多,心陰自然就會損傷,於是張錫純趕緊用甘草、麥冬、竹葉、柏子仁、浮小麥、大棗給病人煎服,但是沒有效果;然後用酸棗仁湯,去川芎加浮小麥、大棗煎服,還是沒有效果;接著張錫純改用歸脾湯加龍骨、牡蠣、山萸肉,仍然不見效果。

就在這個時候,張錫純正束手無策時,忽然有一個人進來對張錫純說,為什麼不用補藥來緩解症狀呢?張錫純聽完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心想這個說用補藥的人,一定是不懂醫的人,就沒有理會。

到了第二天早上,病人家屬跑過來告訴張錫純,患者昨天晚上吃了補藥,現在病已經完全好了。張錫純將信將疑,不知道所說的補藥是什麼藥,家屬於是把藥渣拿來給張錫純看,原來這裡面就是四五兩的茯苓。這時候張錫純就很納悶,茯苓,難道也是補藥嗎?張錫純愣在原地半天沒有說話。

後張錫純仔細思考之後才明白,茯苓是治療心悸主要的藥物,也是治療汗出主要的藥物。張仲景曾治傷寒出汗而渴用的是五苓散,治汗出不渴用的是茯苓甘草湯。傷寒厥逆而心下悸動,這是因為汗出過多,心陰乾涸,只得調動腎中陰液上救才出現心悸,這種情況只能用茯苓治療。

而這位患者的不寐,就是因為心悸而來,而心悸又是因為汗出傷及心陰而來,其發熱、口渴、不想喝水、脈滑,都是有水氣在內的徵象。

張錫純感慨,這次幸好是遇到了種植茯苓的人家,懂得茯苓的用處,不然這位患者肯定要汗出不止,最後陰損及陽,怕是要出危險了。想到這裡,張錫純非常內疚的告辭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