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腦中風,學名腦卒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中風,這種疾病在以前被定為一種老年病,但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及起居飲食的不良,中風的發病年齡正逐漸的年輕化。根據相關的資料統計顯示,在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有超過15%的人會面臨中風的風險,而且發病率每年以接近10%的水平提高,目前看我國腦中風的平均發病年齡是60歲左右,而美國平均發病年齡則在70左右,提前了近10年,所以我們現在預防腦中風的形勢不容樂觀。

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腦中風的危害及年輕化的原因

腦中風會帶來什麼危害,估計大家都很清楚。大腦是人類的思維、行動及神經的處理與管理中樞,腦中風的發生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將危及我們的性命,而一般腦中風最讓人痛苦的就是其可能致殘,會導致患者永久性的行動不便,需要有人照顧,不可能恢復。

腦中風一般分為兩種,一是血管破裂出血導致的,也稱為出血性中風,也就是腦出血,這個目前佔整體中風的20%以下;另一種則是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也就是腦梗塞,這個所佔的比例比較高,超過了8成。

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以往腦中風大多發生於65歲以上人士,如今卻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近十年來全球45歲以下的腦中風患者有所增加,有的發病患者年齡甚至僅有二三十歲。

腦中風發生年輕化,和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不無關係。肥胖、缺乏運動、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等問題,都會是中風發病的高危人群。目前,現代人,尤其是白領階層大多是在辦公室裡久坐辦公,運動量不夠,再加上每天刷手機,玩電腦,看影片等等,都讓人出現迴圈或者內分泌的問題,再加上在飲食上喜歡高油、高糖和高熱量餐飲,面臨情緒化、壓力大、熬夜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等問題,都容易讓人在年紀較小的時候出現各種慢性病,而這些慢性病會影響到人的迴圈、內分泌系統,從而更易出現中風的情況。

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中風可能出現的幾種症狀表現

腦中風發生後,隨著中風部位的不同,患者將出現不同的症狀。

大多數醫療機構給中風的症狀進行過區分,一般是五類症狀:

突發性單眼或雙眼出現視力模糊;

突發性意識不清、口齒不清、語言表達困難或無法瞭解別人說話內容;

突發性四肢或是臉部發麻,手腳無力,尤其是症狀出現是單側時;

突發性走路困難、頭暈目眩、失去平衡或身體的協調能力;

突發性不明原因而出現較為明顯的頭痛。

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一旦發生以上突發性腦中風的症狀,應及時就醫,把握3小時的治療黃金期。

小中風是先兆,千萬別大意

由於中風大多突發,很多人認為沒有徵兆,但實際上任何疾病急性發作前都是有一定的症狀的。中風發作前會有暫時性腦缺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中風,它的症狀有點像中風,但要輕微得多,並且持續的時間也比較短,一般會在5-30分鐘以內,並且症狀較小,即使有問題也多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

小中風的症狀持續時間雖短,仍可能使部分腦細胞因血液供應受限而出現壞死的情況,導致腦部的一些功能受損,有時候這種受損可能是終生的。不過,往往這種損傷比較輕微,對人體的影響不大,患者本身可能察覺不到,容易忽視,這類的問題往往需要透過儀器檢查,或者專家的檢查詢問才能確定。

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小中風並不是只發作一次,有時候可能多次發生,並且因為部位不同,發作的表現也可能不同,不過一般來說第二次發作往往比第一次更嚴重,第三次往往比前兩次傷害更大,而且最後可能就會引發腦中風。因此小中風發作後的第一個月及一年內都應該注意,及時去醫院檢查,避免導致持續性的傷害,以免遺憾終生。據臨床的資料統計,10%左右的小中風病患在發作後一年內會出現嚴重的腦中風;30%的患者可能在5年內發生嚴重腦中風。

預防中風,要從生活習慣下手

中風的發生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要預防中風,也要從日常生活入手:

1、定期體檢

30歲以後就要養成定時體檢的習慣,定時體檢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瞭解身體的各個狀態,一旦發現有異常就可以儘早採取措施來進行預防干預。對於中風來說,定期測量血壓,血檢,檢查血糖,血脂等監測方法,能夠減少中風的發病率。

2、治療慢性病

主要是治療三高,中風可以是三高疾病發展到後期而出現的併發症,所以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等問題不能忽視,應該遵醫囑按時服藥治療,控制在標準以內,還不能因為有好轉而隨意的減藥停藥。

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3、飲食控制

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但做到營養均衡,少攝入油炸食品,適當增加蛋白質和蔬菜水果的份量;控制油脂攝入,並不是一定要減少,而是選擇好油,比如增加植物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等等,還可以增加魚肉等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食物,減少動物油脂以及反式脂肪的攝入;增加纖維素的攝入,比如增加粗糧、豆類、粗纖維水果蔬菜等等,纖維素能夠降低脂肪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的濃度,預防腦血管堵塞的機率。

4、規律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心肺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還有助於降低血壓,控制體重,控制血脂等作用,原則上運動每週應該在3-5次,每次30-40分鐘,運動強度應該以中等強度為主,也就是心率在130次每分鐘為佳,避免過度勞累。

5、戒菸、戒酒

香菸中含有多種有害健康的物質,尤其是對於血管傷害較大,能夠加速動脈血管硬化,導致腦中風發生;而過量飲酒,讓心跳加快,收縮壓上升,血流衝擊加大,容易導致腦血管的破裂。

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6、緩解壓力,穩定情緒

壓力增大,以及情緒波動大,都可能會讓血壓升高,容易出現出血性的腦中風。

此外,要注意定期測量血壓,避免血壓升高導致的危險,至少應該讓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根據氣溫增減衣物,洗澡避免過冷或者過熱,否則都可能導致血管急速的收縮擴張,從而發生血管破裂的危險;多攝入水分,如果長期處於缺水的狀態,會讓血液變得粘稠,也有可能導致血壓降低。

中風後復健,有7成可能恢復行動力

腦中風除了帶來肢體及行動上的不便,也帶給患者極大的心理創傷。不少患者在腦中風後,尤其是出現殘疾情況的時候,會覺得自己變成了“廢人”,或因為必須依賴別人照顧自己而感到難受,其實只要積極進行復健,患者在未來依然有望恢復行動能力。

中風有可能幾類突發表現,有先兆嗎?中風復健,7成可恢復行動力

急性腦中風患者在接受早期治療後,便是恢復期長期的復健過程。腦中風病發後的6個月是復健的黃金時期,運動能力恢復最快,應好好把握時機。中風後,70-80%的患者是可以恢復行走能力的,50-65%有可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建議缺血性中風患者在病發3日後開始接受復健治療,早期開始復健評估和治療是確保日後恢復的關鍵,所以患者出現中風後,一定不要悲觀,生命依然精彩,在於自己的選擇。

@頭條健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