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偉哥"們與中藥聯用,標本兼治(下)

上期簡要介紹了ED的自我判斷及中醫的辯證分型,這期重點介紹“偉哥”們與中藥聯合使用的情況,以供參考。

目前,口服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劑已成為ED治療的首選方式,因其使用方便、安全、有效,也易被多數患者接受。

目前國內常用的PDE5抑制劑包括

西地那非、他達拉非和伐地那非

西地那非與伐地那非化學性質相似,其半衰期和持續時間短,服藥後30~120min血藥濃度達到高峰,持續時間5 ~7h,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會因攝入高脂性食物而影響其生物活性。

他達拉非屬於長效高選擇性PDE5抑制劑,在服藥2h後,血藥濃度達到高峰,半衰期17。5h,有效時間為36h且不受飲食的影響。

這3種PDE5抑制劑的藥理作用機制相似,口服後在性刺激狀態下能誘發有效勃起,對ED患者總體有效率80%左右,但對輕、中、重度的ED的有效率不一,一般來說,對輕度ED效果轉好,重度效果不佳。

PDE5抑制劑其優點是改善勃起起效快,有助於恢復患者自信心。但該藥物不能引起性慾,其作用只是在出現性慾衝動時幫助ED患者暫時增加勃起功能,在患者心目中常有“治標不治本”之嫌。

理想的性生活對於男性而言並不只是單純的陰莖充血勃起,而是應伴有情緒的安定感和心理的愉悅感,這正是中藥辨證施治的優勢所在。

因此,在臨床上將PDE5抑制劑與中藥聯用,不僅解決了ED的速效,更能對ED進行標本兼治,達到長效的目的。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5、ED的中西醫聯合治療

★複方玄駒膠囊+西地那非或他達拉非或伐地那非(其中之一)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複方玄駒膠囊+西地那非或他達拉非或伐地那非(其中之一)

★巴戟膠囊+他達拉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巴戟膠囊+他達拉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右歸膠囊+伐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右歸膠囊+伐地那非

★龍骨牡蠣湯+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龍骨牡蠣湯+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安神解鬱湯+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安神解鬱湯+西地那非

★疏肝振痿方+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疏肝振痿方+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複方仙靈脾湯+伐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複方仙靈脾湯+伐地那非

★蠶茸柱天膠囊+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蠶茸柱天膠囊+西地那非

★加味四逆散+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加味四逆散+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壯陽湯+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壯陽湯+西地那非

★十三味滋陰壯陽膠囊+他達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十三味滋陰壯陽膠囊+他達那非

★疏肝益陽膠囊+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礙的自我判斷及

疏肝益陽膠囊+西地那非

〖溫馨說明:因個體證症不同,文中各方藥均未標註中藥劑量,此亦為頭條之規定〗

〖溫馨提示:藥品在使用之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參考文獻

勃起功能障礙藥物治療的研究現狀。龔知城,左翼等,分子影像學雜誌2018年第41卷第2期

他達拉非聯合複方玄駒膠囊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療效分析。戴曉農,李文堅等, 浙江醫學2018年第40卷第23期

複方玄駒膠囊治療陰莖勃起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高國政,王芳,中醫臨床研究2016年第8卷第34期

複方玄駒膠囊合用伐地那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臨床研究。汪洋,董治龍等,中國性科學2016年第25卷第11期

巴戟膠囊聯合小劑量他達拉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觀察。申彥,李強等,中國當代醫藥2016年第23卷第14期

右歸膠囊聯合伐地那非治療腎陽虛型ED的效果分析。秦兆江,朱成彬,中國中醫藥資訊2011年第3卷第11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配合萬艾可治療陽痿療效觀察。杜志剛,杜志春,現代中醫藥2015年第35卷第5期

安神解鬱湯聯合萬艾可治療陽痿臨床研究。古宇能,陳慰填等,新中醫2019年第51卷第1期

疏肝振痿方聯合萬艾可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臨床觀察。楊景閣,實用中醫藥雜誌2017年第33卷第11期

複方仙靈脾湯合用伐地那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臨床研究。柯明輝,馬文君等,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年第37卷第8期

蠶茸柱天膠囊聯合小劑量萬艾可治療陽痿療效觀察。王細生,彭乃雄等,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年第15卷第6期

中醫聯合西地那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療效分析。張成輝,劉海梅,遼寧中醫雜誌2013年第40卷第9期

中西醫結合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療效分析。李軍,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6年第25卷第9期

十三味滋陰壯陽膠囊聯合他達那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陳喬,戴寧等,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2016年第11卷第12期

疏肝益陽膠囊聯合西地那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療效觀察。朱紀偉,丘勇超,中醫臨床研究2018年第10卷第15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