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俗話說“睡覺睡得好,八十不見老。”一個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礎。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失眠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據調查顯示,高達40%-7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礙,其發病率是年輕人的2倍。

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而且,相比年輕人,失眠對老年人的危害更大。研究發現,失眠雖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可透過影響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失眠不僅會導致白天功能缺陷,如導致出現睏倦,注意力及記憶力下降以及全身乏力等,還會增加患抑鬱和焦躁的風險。更有研究表明,長期的睡眠不足,死亡率會有所增加。

出現睡不好,睡不著問題時,大多數人會求助於鎮靜催眠藥,其中,“安定”藥助眠是很多人的首選,那麼“安定”類的藥物真的適合用於改善睡眠嗎?

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老年失眠用安定?應謹慎,這些風險不得不防!

鎮靜催眠藥有很多,其中,苯二氮䓬類助眠藥是目前使用最頻繁的,而安定就屬於這一類藥中的一種。

現有的研究證實,老年人失眠時,如果使用苯二氮䓬類鎮靜催眠藥,可明顯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持續時間,並減少覺醒次數。但這一類藥可改變患者正常的睡眠模式。睡眠後的腦電波監測表明,服藥後的患者睡眠模式異常,睡眠質量並沒有提高。也就是說,服用安定助眠的人往往缺乏深度睡眠。

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另外,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使用這一類藥後,更易發生認知功能損害,如導致健忘、注意力難集中等。並且由於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代謝藥物的能力也隨之下降,藥物更加容易在體內蓄積,增加日常摔倒和髖關節骨折發生風險。

而且,停藥後的反彈也是一個尤其值得關注的問題,有臨床調查發現,停藥後,約有14%-20%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反彈現象,即停藥後失眠反而更加嚴重。

因此,《美國老年學會老年人潛在不適當用藥共識》也指出:老年人應避免使用作用效果比較長的苯二氮䓬類鎮靜催眠藥(如地西泮等),而且在使用作用效果比較短的苯二氮䓬類鎮靜催眠藥(如艾司唑侖、阿普唑侖、勞拉西泮、咪達唑侖等)時應注意調整劑量。

由此可見,“安定”助眠,僅能治標,而難以斷“根”。

老年人失眠,多虛實寒熱錯雜!

事實上,失眠的發生病因多種多樣,而病情隨著時間發展的過程中,疾病的關鍵病機也多變。所以,

失眠的治療,應首先明確病因及病程,再製定個體化的調理方案!

在失眠人群中,

由於老年人身體多虛,故而不少人的失眠常虛實夾雜,寒熱錯雜並存

,病因病機較為複雜,表現出來的症狀也較多,這也意味著單純靠安眠藥助眠,難以囊括所有症狀和病因病機。

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祖國醫學中,《靈樞·口問》指出:“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用陰陽理論來解釋睡眠的機制與失眠的病因,說明陰陽不交是失眠的根本原因。

打個比方,這就如同大自然的萬物生長髮育需要依賴陽光和水,我們可以將太陽理解為“陽氣”,水理解為“陰氣”。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地球沒有水資源,那麼就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而缺乏了陽光,自然界的生物就得不到能量,環境的溫度也難以維持在適合生物生存的條件下。

可見,如果陰陽失衡,寒熱不均衡,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就難以各司其職,發揮正常的功能,從而引起失眠。

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傷寒論》也講:“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醜至卯指的是凌晨1點至7點,“欲解”也即疾病加劇的時候,這句話意思是指凌晨1點至7點的疾病可屬於厥陰病。

而厥陰病的特點是陰陽氣不相順接,屬於半表裡,半寒熱,虛寒與實熱並列,是邪氣阻止了陰陽的交合而出現寒熱錯雜的一系列症候群。

這就好比兩杯水,一杯開水,一杯冰水,兩杯水都不適合直接飲用,如果將兩杯水混在一起,攪拌均勻,整杯水的溫度則剛剛好,適合飲用。但由於喝水的人懶,兩杯水倒在一起的時候沒有攪拌均勻,就會寒熱錯雜,出現“陰陽氣不相順接”,這種情況發生在人體內就會引起失眠。

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由於

老年人失眠的特點,一般為早醒,醒後不易入睡

,早醒時間點在凌晨1點到3點,剛好是厥陰當令,亦為厥陰病欲解之時。且老年人多表現為消渴,寒熱錯雜,如

半夜口渴欲飲水、心煩出汗、胸悶胸痛、瘙癢、手腳發涼等,通常有這些症狀表現的患者,多屬於虛寒與實熱並列的寒熱錯雜證。

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那麼,對於這一類失眠,應該怎樣調理呢?

烏梅丸,平寒熱,調陰陽,擺脫失眠困擾!

烏梅丸是治療寒熱錯雜證的常用方劑,該方出自《傷寒論》,方中人參、當歸益氣養血;附子、川椒、乾薑溫裡散寒;乾薑、黃連、人參溫中清熱補津液;烏梅補津清熱;桂枝解表;黃柏清熱;大米補中;苦酒酸苦瀉邪氣和水飲;蜂蜜調和諸藥。該方寒溫並用,補瀉兼施,共奏溫中清熱補津、解表養血補胃之功。

當然,在實際使用時,不能照搬該方,需結合實際病情靈活化裁。比如在臨床使用時,便秘患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便秘,因烏梅酸收,故方中一般加生白朮、肉蓯蓉等通便之品。另外,烏梅丸寒溫並用,寒藥與溫藥的配伍比例關係還需根據患者體質進行調平,切不可生搬硬套,否則很容易導致寒者更寒,熱者更熱,加重病情。

失眠口渴,手腳發涼?可能寒熱錯雜,1個千古方,平寒熱,助睡眠

如此前就診的王女士,72歲,失眠20多年,主要表現為早醒,凌晨2點醒,醒後難以入睡,服用艾司唑侖片,但失眠仍反覆,伴夜間頭部發熱,心煩,口苦,小腿涼,食慾欠佳,大便幹,1~2天排便1次,舌淡紫,苔薄膩。

根據王女士年齡、舌象以及失眠伴隨症狀等綜合分析,辨證為寒熱錯雜型失眠。故以溫肝陽,瀉相火,調其寒熱治療。選用烏梅丸作為基礎方加減:烏梅,黃柏,黃連,附子,桂枝,乾薑,花椒,細辛,黨參,當歸,黃芩,合歡皮,鬱金,生白朮,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囑患者加大米、陳醋、蜂蜜同煎,1劑一煎,分兩次服,共7劑。

藥後睡眠好轉,後經二診、三診,之後在烏梅丸方基礎上繼續服用近2月中藥。失眠等症狀均好轉,停藥半年隨訪,患者睡眠情況一直平穩。

以上相關內容表述望能讓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證指導的朋友也可透過點選我頭像進行私信。

【宣告】:

2、在任何情況下,文章中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之用,讀者不應單純依靠本文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文內容而導致損失、風險及糾紛,我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