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胃經 不容穴

取穴方法:不容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距前正中線2寸。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不容穴 解析:

不容,胃經的氣血物質本穴不為容納也。本穴位處乳之下部,所受氣血乃胃經上部區域脾土中的外滲水液,至本穴後因無外界之熱使其氣化轉變,其執行只是單純的循經下傳,故名。

不容穴意義:胃經的地部經水由此透過。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執行規律:循胃經下傳承滿穴。

功能作用:承傳胃經的地部經水。

主治疾病:

嘔吐,胃病,食慾不振,腹脹。

〖人體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治胃病。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探層為腹橫肌;有第七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當第七肋間神經分支處。

胃經 承滿穴

取穴方法:承滿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距前正中線2寸。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承滿穴 解析:

承,受也。滿,滿盛也。該穴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滿溢而行。本穴物質為不容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所處為腹部肉之陷,故而地部經水為屯積之狀,又因本穴肉陷也淺,經水一注即滿,故名。

承滿穴意義:胃經經水在此滿溢。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執行規律:循胃經下傳梁門穴。

功能作用:儲存胃經腹部的地部經水。

主治疾病:

胃痛,吐血,食慾不振,腹脹。

〖人體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胃痛。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深層為腹橫肌;有第七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分佈;當第七肋間神經分支

胃經 梁門穴

取穴方法:梁門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梁門穴 解析:

梁,屋頂之橫木也。門,出入之通道也。該穴名意指胃經的氣血物質被本穴約束。

本穴物質為承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本穴為腹部肉之隆起(脾土堆積)處,有約束經水向下流行的作用,經水的下行是滿溢之狀,如跨梁而過,故名。(承滿穴的經水是從上流下,何以梁門的堆積脾土能阻其下行?提問是站在地球重力場的角度看,若站在人體重力場的角度看則梁門的隆起部位為高地勢,下行之水故而被阻。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執行規律:循胃經下傳關門穴。

功能作用:約束胃經的地部經水並使其維持一定的數量。

主治疾病:

胃痛,嘔吐,食慾不振,腹脹,洩瀉。

〖配伍〗配梁丘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治法〗寒則瀉之或點刺出血,熱則補之或水針。

〖注意〗承滿與梁門為一組對穴,它是調節中焦水溼的要穴。

〖生理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深層為腹橫肌;有第七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當第八肋間神經分支處(右側深部當肝下緣,胃幽門穴部)。

胃經 關門穴

取穴方法:關門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關門穴(關明穴)解析:

1)關門。關,關卡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胃經中的脾土物質在此屯駐。本穴物質為梁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水為滿溢之水,量小,但因其由上而下,故有脾土微粒隨水而下。經水傳至本穴後,由於受腹內部的外散之熱及胃經區域自身之熱,經水氣化為枯竭之狀,脾土物質隨之屯駐,如被關卡一般,故名。

2)關明。關,關卡也。明,明白可見也。關明名意指胃經中運化的脾土微粒明白可見。本穴物質為梁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受腹部外傳之熱後而不斷氣化,水液氣化乾涸後隨經水衝行的脾土微粒變得清楚可見,故名。

關門穴意義:胃經中的脾土物質在此屯駐。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脾土微粒及地部經水。

執行規律:脾土微粒屯留穴周內外,經水則循胃經下行。

功能作用:固化脾土。

主治疾病:

腹脹,腹痛,腸鳴洩瀉,水腫。

〖人體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水分穴治腸鳴腹瀉。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溼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八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橫結腸)。

胃經

太乙穴

取穴方法:上腹部,臍中上2寸(下脘)旁開2寸處,當不容與天樞連線的下 1/3折點。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太乙穴(太一穴)解析:

別名:太一穴。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風也。該穴名意指胃經氣血在此形成強盛風氣。本穴物質為關門穴傳來的水溼雲氣,因其較為滯重,執行是從關門穴的天之上部傳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溼雲氣至本穴後,因受腹部外傳之熱的作用,水溼之氣膨脹擴散形成橫向執行的強盛風氣,故而本穴名為太乙。太一名意與太乙同,一通乙。

太乙穴

意義

:胃經氣血在此形成強盛風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強勁的風氣。

執行規律:風氣循胃經向穴外傳輸。

功能作用:除溼散熱。

主治病症:胃病,心煩,癲狂。

〖人體穴位配伍〗 太乙穴配中脘穴緩解治療胃痛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八肋間動、靜脈分支及其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橫結腸)。

胃經 滑肉門穴

取穴方法:仰臥,從肚臍沿前正中線向上1橫指,再水平旁開3橫指出處。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滑肉穴(滑肉穴,滑幽門穴)解析:

“滑”,滑行的意思;“肉”,脾之屬,土的意思;“門”,出入的門戶。“滑肉門”的意思是說胃經中的脾土微粒在風氣的運化下,輸布人體各部位。本穴物質為 太乙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而本穴所處的位置為脾所主的腹部,土性燥熱,在風氣的作用下脾土微粒吹刮四方,脾土微粒的執行如滑行之狀,故名。滑肉、滑幽門名意 與滑肉門同,幽為隱秘之意,指脾土微粒的運化不易被覺察。

滑肉穴

意義

: 脾土微粒在風氣的運化下輸布人體各部。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風氣及風氣中夾帶的脾土微粒。

執行規律:脾土微粒隨風氣輸散胸腹各部。

功能作用:運化脾土。

主治病症:肥胖症、慢性胃腸病、嘔吐、吐舌、重舌、胃痛、月經不調、不孕症、腸套疊、脫肛等。

〖人體穴位配伍〗胃痛配伍穴位:足三里穴、滑肉門穴。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9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9、 10肋間神經分支,深部為小腸。

胃經 天樞穴

取穴方法: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天樞穴(長溪穴,谷門穴,長谷穴,循際穴,谷明穴,補元穴,循元穴)解析:

1)天樞。天星名,即天樞星,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連線為北斗二天璇星,右連線為北斗四天權星。該穴之名意指本穴氣血的執行有二條路徑,一是穴內氣血外出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二是穴內氣血循胃經執行。本穴氣血物質來自二個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門穴二穴傳來的風之餘氣,其二是由氣衝穴與外陵穴間各穴傳來的水溼之氣,胃經上、下兩部經脈的氣血相交本穴後,因其氣血飽滿,除胃經外無其它出路,因此上走與胃經處於相近層次的大腸經,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輸送,故名。

2)長溪、長谷。長,源源不斷也。溪,水流的路徑也。谷,狹谷也。長溪、長谷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向外輸出源源不斷。本穴物質由胃經上下二部匯聚而成,其氣強盛,源源不斷地輸往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故名。

3)谷門、谷明。谷,胃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明,可見之物也,指本穴氣血強盛,外輸氣態物為可見之物。谷門、谷明名意指胃氣由本穴源源不斷地輸送大腸經。理同天樞名解。

4)循際、循元。循,循氣血執行的固有道路執行也。際,際會也。元,本元也。循際、循元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循氣血物質的固有通路外輸大腸經。理同天樞名解。

5)補元。補,充補也。元,本元也。補元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為人體後天之氣的充補之元。人體之氣分為多種,有元氣、宗氣、神氣等等。元氣為先天之氣,也就是腎氣,它與生俱來,不可改變。元氣為人的先天之本,它隨著人的生長髮育而不斷消耗,但元氣的消耗隨人體後天之氣的盛衰而改變,後天之氣盛則元氣消耗慢,後天之氣衰則元氣消耗快。同理,補充了人的後天之氣也就是間接地補充了人的元氣,本穴輸出的強盛之氣即是有補充強化人體後天之氣的功用,故名為補元。

6)大腸經募穴。因本穴氣血強盛,氣血物質與大腸經特性相符,向外傳輸是輸入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為大腸經氣血的主要來源之處,故為大腸經募穴。

附註:

1)大腸的募穴;

2)《千金》孕婦不可灸。

天樞穴意義:募集氣血上輸大腸經。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溼濁氣,性溫熱。

執行規律:水溼濁氣由本穴交於大腸經氣血所處的天部層次。

功能作用:募集大腸經的氣血物質。

主治病症:

腹脹腸鳴,繞臍痛,便秘,洩瀉,痢疾,月經不調,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痺、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人體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腹脹腸鳴;配氣海穴治繞臍痛;配上巨虛穴,下巨虛穴治便秘、洩瀉。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生理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小腸)。

胃經 外陵穴

取穴方法:外陵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外陵穴 解析:

外,指本穴氣血作用的部位在經脈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該穴名意指胃經的脾土微粒輸送胃經之外。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太乙穴、滑肉門穴、天樞穴諸穴,胃經下部氣衝穴等穴傳來的天部風氣及風氣中夾帶的脾土塵埃,上下風氣交會後在本穴形成了一個風氣場的駐點,隨風氣揚散的脾土微粒則隨著在本穴的風停氣止由天部沉降於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積的土丘,故本穴名為外丘穴。

外陵穴意義:胃風吹揚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及地部脾土。

執行規律:脾土微粒隨氣態物冷降並由天部沉降於穴外的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胃經經氣中的脾土塵埃。

主治疾病:

腹痛,疝氣,痛經。

〖人體穴位配伍〗配子宮穴、三陰交穴治痛經。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生理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布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小腸)。

胃經 大巨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大巨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四等分,從肚臍往下四分之三點的左右三指寬處,即為大巨穴。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大巨穴 解析:

1)大巨。二詞合解,指穴內氣血物質所佔據的區域為大為巨。本穴物質為外陵穴傳來的地部水液,其下傳之水為脾土中的外滲之水,來源及流經區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淺溪,故名大巨。

2)腋門、液門。腋,通液。液,地部水液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腋門、液門名意皆指本穴為胃經經水出入的門戶。理同大巨名解。

大巨穴意義:經經水在此形成寬大的水道。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執行規律:循胃經下傳水道穴。

功能作用:傳輸胃經水液。

主治病症:腹痛、腹瀉、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疝氣、遺精、陽痿、早洩等。

〖人體穴位配伍〗大巨穴配中極穴、次髎穴治小便不利。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內部為小腸)。

胃經 水道穴

取穴方法:水道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水道穴 解析:

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本穴物質為大巨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經水由本穴循胃經向下部經脈傳輸,本穴為胃經水液通行的道路,故名。

水道穴意義:胃經經水在此循經下流。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執行規律:循胃經下傳歸來穴。

功能作用:傳輸胃經的地部經水。

主治病症:

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痛經,不孕,疝氣。

〖人體穴位配伍〗配三陰交穴、中極穴治痛經、不孕。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生理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十二肋間動、靜脈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內部為小腸)。

胃經 歸來穴 取穴方法:仰臥位,在下腹部,肚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按壓有酸脹感。歸來穴(溪穴,豁谷穴)解析: 1)歸來。“歸”,還的意思。“來”,返的意思。“歸來”指的是恢復和復原的意思。指胃經下行的地部經水受熱後氣化逆胃經上行。本穴物質為水道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因受衝脈外散之熱,經水復又氣化逆胃經上行,如流去之水復又歸來,故名歸來。 2)溪穴、溪谷。溪,水流的路徑也。穴,孔隙也。谷,狹谷也。溪穴、溪谷名意皆指本穴地部的經水細校本穴物質為水道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有大量經水氣化逆胃經上行,本穴下傳的地部經水細小,故名。3)豁谷。豁,曠達開闊也。谷,山之谷也。豁谷名意指本穴的氣化之氣上行於天部的曠達開闊之處,故名豁谷。 歸來穴意義:胃經經水在此氣化並上行於天。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天部之氣。 執行規律:地部經水循胃經下行氣衝穴,天部之氣逆胃經上行。 功能作用:傳輸胃經下行經水,散化衝脈外傳之熱。 主治病症:腹痛,疝氣,月經不調,白帶,陰挺。 〖人體穴位配伍〗配大敦治疝氣;配三陰交、中極治月經不調。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生理解剖〗在腹直肌外緣,有腹內斜肌,腹橫肌腱膜;外側有腹壁下動、靜脈;布有髂腹下神經。

胃經 氣衝穴

取穴方法:氣衝穴位於人體的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穴位動態圖:足陽明胃經腹部穴位

氣衝穴 (氣街穴,羊屎穴)解析:

1)氣衝。氣,指穴內氣血物質為氣也。衝,突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氣,其執行狀況是衝突而行。本穴物質來源有二,一為歸來穴下行的細小經水,二為體內衝脈外傳體表之氣。由於衝脈外傳體表之氣強勁有力,執行如衝突之狀,故名。

2)氣街。氣,指穴內氣血物質為氣也。街,通行的道路也。氣街名意指衝脈外傳之氣循胃經傳遞長遠距離。本穴物質有體內衝脈外傳之氣,因其氣強勁有力,循胃經通道執行較遠,如長街一般,故名氣街。

3)羊屎。羊屎,細小的顆粒,質堅硬。羊屎名意指本穴外傳之氣堅實飽滿。理同氣衝名解。

4)衝脈足陽明之會。本穴有地部通道與體內衝脈相通,衝脈氣血循本穴外出交於胃經,故為衝脈足陽明之會。

附註:衝脈所起、衝脈足陽明之會。

氣衝穴意義:體內衝脈氣血外出交於胃經。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天部之氣。

執行規律:地部經水由歸來穴傳來後氣化為天部之氣,天部之氣大部分循胃經上行,小部分循胃經下行。

功能作用:將衝脈之氣滲灌胃經。

主治疾病:

腸鳴腹痛,疝氣,月經不調,不孕,陽痿,陰腫。

〖人體穴位配伍〗 配氣海穴治腸鳴腹痛。

〖治法〗寒則補之,熱則瀉之,無灸。

〖注意〗

1。氣衝穴經書不載其為衝脈足陰明之會,但實為衝脈所出也。《素問痿論篇》曰:“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此段文字即說明衝脈為諸經脈之源,且會於足陽明氣街穴,足陽明受其氣血而為之長。氣街穴即氣衝。從氣衝的物質運動變化規律分析,不難得出,衝脈氣血的特徵是體內的高溫高壓之氣作用變化而成。因此,衝脈氣血從體內外出體表經脈則化為強勁的熱性水溼之氣,可滲灌於諸經脈之中。

2。《甲乙》言氣衝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亦因衝脈氣血為體內高溫高壓的水液氣化而成,其正常的執行即是由內向外傳輸,滲灌諸經。氣衝為衝脈氣血的一個出口,衝脈氣血能出於此是在溫差壓差條件下實現的,灸則使穴處的溫壓升高,衝脈內部氣血不得出,故熱脹於內,使人不得息。

3。人體腹股溝處何以會形成肌肉的凹陷之狀,而氣衝的穴周肌肉又是較為豐滿,此原因即是氣衝外衝的風氣作用之故。一方面,氣衝強盛的外衝之氣將體內的五穀精微物質輸向了體表,另一方面,氣衝外衝的風氣又將穴內地部的脾土微粒吹刮而起,脾土微粒在空中吸溼後又回降於氣衝周地部,故而氣衝位處凹陷之處而穴周部分則肌肉豐滿。

〖生理解剖〗 在恥骨結節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內斜肌、腹膜肌下部;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外壁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

本頭條號有很多內容只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注[謝謝]

版權宣告:

我們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