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的分類及辨證綱領

溫病的分類及辨證綱領

一、溫病的分類

1。 以病名分類由於四時氣候不同,致病因素有別,人的體質各異,各種型別的溫病臨床表現及發展變化規律也有所差異。古代溫病學家把各種溫病分別命以不同的名稱,作為對溫病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這些名稱中,有以季節命名的,如:春溫、暑溫、冬溫;有以四時氣候特點命名的,如:風溫、暑溫、溼溫;有以季節與四時氣候特點結合命名的,如:秋燥;有以發病特點或流行特點命名的,如:溫瘧、溫毒、溫疫;也有以邪氣潛伏於體內,伏而後發而命名的,如:春溫、伏暑。

現將各種常用溫病病名的概念分述如下:

(1)風溫:發生於春季的新感溫病。因感受風熱邪氣所引起,初起見發熱、微惡風寒等表證,繼而由表入裡,深入發展。

(2)春溫:發生於春季的溫病。古人認為其發病是冬季感受寒邪,邪氣潛伏於體內,鬱而化熱,至春季自內外發,或為風熱邪氣所誘發,初起即以裡熱證為主,故又稱之為“伏氣溫病”。

(3)溫熱: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廣義之溫熱病,泛指風溫、春溫、暑溫、秋燥、冬溫等各種溫熱類疾病。狹義之溫熱病,即指春溫病而言。

(4)暑溫:夏季(夏至以後)感受暑邪所引起的溫病稱為暑溫。暑為熱之極,夏季或炎熱酷旱,或溼熱燻蒸,故暑溫病又可分為暑熱病和暑溼病兩類。

暑熱病,是感受暑熱邪氣所引起的,以裡熱證為主的暑溫病,屬溫熱病範疇。

暑溼病,是感受暑溼邪氣所引起的,以溼熱見證為主的暑溫病,屬溼熱病範疇。

另外,夏季因氣候炎熱,雨水較多,溼熱瀰漫,所以發生的溫病較多,除暑溫病外,還有一些其他暑病,擇其常見者附列於後。

附:五種常見暑病

1)冒暑(冒咳):夏季偶然感冒暑熱或暑溼邪氣所引起的病證稱為冒暑。其病變部位在肺與皮毛,病情多較輕微,一般僅見發熱惡寒,咳嗽,頭暈等臨床表現。因其常有咳嗽見證,故又稱為暑咳。

2)中暑、暑厥:暑熱邪氣卒中人體,而致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者,稱為中暑。若中暑而又見四肢厥逆者,稱為暑厥。

3)暑風(暑癇):暑風與暑癇病名各異,其病則一,是暑熱邪氣引動肝風,而致四肢抽搐,頸項強直,甚則角弓反張的動風病證。

4)暑瘵:暑熱或暑溼邪氣侵襲於肺,損傷肺絡,而致咯吐痰血或驟然吐衄的病證。因其多發於夏季,狀似癆瘵,故名“暑瘵”,然與癆瘵的病因、病機、治法均迥然不同。

5)暑穢:暑溼穢濁之氣卒中人體,而致頭痛煩躁,甚則神昏,胸脘痞悶的病證,是中暑的另一種型別。

(5)溼溫:發生於夏秋之交雨溼季節的一種溫病,因感受溼熱邪氣而發病。初起見身熱不揚,身重脘痞,苔膩,脈濡等臨床表現。發病緩慢,病勢纏綿,病程長。

(6)伏暑:秋、冬季節發生的一種溫病。其臨床表現與暑溼病相同,古人認為是暑溼邪氣內伏,至秋冬季節自內外發,或為時令之邪所誘發,故稱之為“伏氣溫病”。

(7)秋燥: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的,以燥傷津液為主證的溫病。

(8)冬溫:冬季發生的溫病。冬季氣候反常,應寒反溫,人體感受風熱邪氣而發生冬溫病,其臨床特點與風溫病相同,只是因為發生於冬季,而另立冬溫之名。

(9)溫毒:感受溫熱毒邪所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溫病。除一般溫病見證外,又見區域性紅、腫、熱、痛,如痄腮、大頭瘟、爛喉丹痧等。

(10)溫疫:感受疫癘邪氣所引起的,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溫病。一般分為暑燥疫和溼熱疫兩類。

《素問遺篇·刺法論》說:“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可見“疫”是指能互相傳染而引起大流行的疾病。“溫疫”即指能互相傳染,引起大流行的溫病。溫病與溫疫的區別,主要在於傳染力的強弱,流行面積的大小。一般說來,溫病若在散發或小面積流行的情況下,不稱為疫。如發病急劇,傳染力強,迅速蔓延而引起大流行的,即稱為溫疫。

(11)溫瘧:以但熱不寒,骨節疼煩,時有嘔吐為主症的一種溫病。

關於溫病的病名,歷代溫病學家的說法不盡相同,對每一個病名的理解亦不完全一致。因而,就難免有一病數名,或名同而病異的混亂現象,使初學者難於掌握。我們認為,溫病的病名在歷史上曾起過積極作用,以此作為一種對溫病進行分類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意義。但總起來看,名稱雖多,就其病變性質而論,不外溫熱病與溼熱病兩大類別。所以本書對溫病的病名,僅就歷代傳統說法,於本章中作一簡要介紹,而在“中篇·各論”對溫病分類辨證施治中,則不再作重點論述。

2。 以發病型別分類溫病有初起先見肺衛表證,然後由表入裡,由淺入深逐步發展者;亦有初起無明顯表證階段,起病急驟,病勢兇險,開始即以裡熱證為主者,兩者發病型別不同。古代醫學家就以此為據,將其分為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兩類。

(1)新感溫病:感而即發的溫病稱為新感溫病。其特點是:感受邪氣的當時即發病,初起先見發熱,微惡風寒等肺衛表證,繼而由表入裡,由淺入深地逐步發展。如風溫、暑溫、溼溫、秋燥、冬溫等。

(2)伏氣溫病:伏而後發的溫病稱為伏氣溫病。其特點是:感受邪氣的當時並不發病,邪氣潛伏於體內,這種潛伏於體內的邪氣稱為“伏邪”,過一段時間後,或伏邪自內外發,或伏邪為時令之邪所誘發,沒有明顯的表證階段,初起即以裡熱證為主。如:“春溫”、“伏暑”。有些古代醫學家,就是根據春溫和伏暑這一特點,把這類溫病稱為“伏氣溫病”或“伏邪溫病”。至於邪氣在人體潛伏的部位,有謂伏於肌膚者;有謂伏於少陰者;有謂伏於膜原者,說法不一,但總起來說,都認為是邪伏於裡,自內外發。

對於伏氣溫病學說,近代溫病學者看法頗有分歧,有人贊同,亦有人反對此論,認為不存在伏邪。我們認為:以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兩種學說,作為對溫病發病型別的一種分類方法,亦未嘗不可。但從臨床實踐來看,不論新感溫病,還是伏氣溫病,均須按照溫病的辨證綱領辨證施治,而不必拘泥於兩種學說的理論之爭。

3。 以病變的性質分類溫病的名稱雖多,發病型別雖有不同,然從其致病因素及臨床特點來看,其病變的性質不外溫熱病和溼熱病兩大類。因感受溫熱邪氣而發病,具有起病急、傳變快、變化多、熱象偏重、易傷津液等特點的稱為溫熱病;因感受溼熱邪氣而發病,具有身熱不揚、氣機阻滯、水液代謝失常、脾胃運化功能障礙、病勢纏綿難愈等特點的稱為溼熱病。

若把以病變的性質分類和以病名分類兩種分類方法結合起來看,屬溫熱病的有風溫、春溫、暑溫(暑熱病)、秋燥、冬溫、溫毒、溫疫(暑燥疫)、溫瘧;屬溼熱病的有溼溫、暑溫(暑溼病)、伏暑、溫疫(溼熱疫)。

若把以病變的性質分類和以發病型別分類兩種分類方法結合起來看,新感溫病中屬溫熱病者有風溫、暑溫(暑熱病)、秋燥、冬溫、溫毒、溫疫(暑燥疫);屬溼熱病者有:溼溫、暑溫(暑溼病)、溫疫(溼熱疫)。伏氣溫病中之春溫、溫瘧屬溫熱病;伏暑屬溼熱病。

為使學者便於掌握,茲將溫病三種分類方法的相互關係歸納如下表,以供參考。

溫病的分類及辨證綱領

從表中可以看出,溫病的三種分類方法是相互聯絡的。我們認為,這三者中,以病變性質分類的方法,最能概括溫病的全貌,並能充分地體現出溫病的臨床特點,而且便於掌握其辨證施治規律。因此,本書在“中篇·各論”中採用以病變性質分類的方法,把溫病分為溫熱病和溼熱病兩類,分別論述其辨證施治。

二、溫病的辨證綱領

清代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突破歷來按照《傷寒論》的六經分證綱領以六經論外感病的框框,根據溫病的發展變化規律,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開溫病辨證施治之先河,為溫病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衛氣營血辨證把溫病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它不僅是溫病發展過程中四類不同證候的概括,並且標明瞭溫病由淺入深的傳變層次,揭示了溫病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

清代又一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在吸取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又創立了三焦辨證,為溫病的辨證施治開拓了更廣泛的途徑,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豐富了溫病學說的內容。三焦辨證把溫病對人體臟腑的侵害劃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三個部位。它不僅是溫病發展過程中三類不同證候的概括,並且標明瞭溫病發展過程中臟腑傳變的一般規律。

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巨大貢獻,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一經問世,即被廣泛採用,直至今天,仍有效地指導著溫病的辨證施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葉天士對衛氣營血辨證的論述過於簡略。而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一書中,又以三焦辨證為綱,以病名為目,把衛氣營血辨證穿插在三焦辨證之中,這就使三焦辨證與衛氣營血辨證及病名三者混在一起,縱橫交織,錯綜複雜,反使初學者不易掌握。

我們認為,溫病從病變的性質來分,可劃分為溫熱病和溼熱病兩類。衛氣營血辨證能夠深刻地揭示溫熱病的發展變化規律,並有效地指導其臨床辨證施治;而三焦辨證則能深刻地揭示溼熱病的發展變化規律,並有效地指導其臨床辨證施治。因此,我們主張:以衛氣營血辨證作為溫熱病的辨證綱領,而以三焦辨證作為溼熱病的辨證綱領。

衛氣營血辨證從橫的方面標明瞭溫熱病由淺入深的傳變層次;三焦辨證從縱的方面標明瞭溼熱病由上至下的傳變途徑。關於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的詳細內容,我們將在“中篇·各論”中詳述。

溫病的分類及辨證綱領

本專欄系統介紹古今針刺手法和相關技術操作,計130種480個法式,500多個文章及影片內容。

私信回覆:針刺手法

溫病的分類及辨證綱領

體味古今名中醫的成才之路,不外乎兩條,即讀書與看病,只不過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而是更高、更深。讀書不僅是通曉古文,精讀熟背經典,更要字酙句酌,反覆領悟其中的思

維方法、內在聯絡;看病不僅是望、聞、問、切,辨證處方,更要在看病中再習經典,反覆加深理解。

88位針灸名家,365則針灸醫案。

私信回覆:

針灸醫案

溫病的分類及辨證綱領

溫病的分類及辨證綱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