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神方“五苓散”-王曉軍

在日本漢方醫院當中,五苓散是作為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專方來用的,就是可以沒有方證的指導,對準疾病直接用藥。包括對於帶狀皰疹的治療也是這樣,是對病用藥。當然如果你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五苓散體質,那效果會更好。

五苓散體質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舌質淡或者是暗紫,舌體多是胖的,常常會有齒痕,舌頭暗是用桂枝、肉桂的一個指證,因為桂枝肉桂是解決血液迴圈問題的。那麼暗代表血液迴圈不好,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如果出現了瘀血證,但是這個患者胃腸道有比較敏感不能用活血化瘀藥的時候,我們知道胃腸虛弱的人比較容易反酸、胃痛,這些人如果出現了瘀血證,你用生地、桃仁,他就會出現不舒服,這個時候我們怎麼去活血化瘀呢,就用桂枝和肉桂來代替;就是說桂枝和肉桂一方面能夠活血化瘀改善迴圈,同時又不會刺激胃腸道。這是一個用桂枝的指徵,如果出現舌頭暗的紫的淡的,一般我們稱之為桂枝舌,請注意僅僅是桂枝舌,不代表他一定就是桂枝人,那麼如果舌頭出現齒痕是使用白朮,茯苓的指證

什麼是齒痕呢,就是說明體內水液有儲留了,特別是茯苓。我們稱之為茯苓舌,這個茯苓舌就是胖胖的舌頭還有齒痕,茯苓最好。加上白朮是有增效的作用,茯苓和白朮的作用機制有什麼區別呢,茯苓是把你現在已經堆積的水排出去,同時排完了還能給你補充電解質,不讓電解質流失,而只讓廢水排除,這是茯苓的特點,它不像是西醫的利尿劑。

白朮能夠讓你不再重新積留水分。也就是說他雖然不能像茯苓一樣補充電解質,又不能像茯苓一樣很快的利水,但是白朮能夠使人體吸收水分的能力增加,同時白朮我們又叫天然白蛋白,它可以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低的時候容易造成水腫,而血漿膠體滲透壓提高之後就可以解決水腫,這個就是關於營養不良性水腫,特別是比如說一些肝硬化腹水造成的水腫白朮是必用的,而且它可以補充白蛋白,是我們中醫的天然白蛋白,那麼這個時候白朮不但要用,而且要大量的用。

五苓散體質的人大多會出現什麼樣的疾病譜呢,一個是內分泌疾病,一個是代謝方面的疾病,比如水液代謝障礙,糖代謝障礙,脂類代謝障礙,比如說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以及嘌呤代謝障礙,出現了高尿酸血癥,痛風等等,當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應用五苓散的機率就會比較高,然而在治療頭痛和三叉神經痛的時候對於體質的要求並非十分嚴格,也就是說可以直接取用本方。或者是用其他治療方案療效不佳的時候,可以轉接用本方,屢屢獲得佳效。

那麼具體的合方,比如說體質偏瘦弱的,食慾不好的,又有熱象的,我們可以用柴苓湯,如果體質比較壯實,反酸,打嗝,大便比較秘結或者腹肌按著有壓痛特別緊張,這個我們可以考慮大柴胡湯合五苓散。

當然如果她精神症狀比較突出,失眠,煩躁,心悸等或所謂的疲勞感,非常的明顯,又有上衝,這個時候可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方五苓散。如果體質非常的虛弱,是虛柴胡。也有這種上衝,口乾口渴,口苦,大便稀溏,我們當然可以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合方五苓散。這都是一個臨床變化的問題。

那麼據臨床觀察總結,五苓散的體質情況大概有三種類型,第一種型別,一般出現於實胖型,這種人顏面比較有油光,腹部比較肥胖,就是肚子大,按上去比較飽滿,也就是非常的充實,有底力,但是並沒有壓痛。這種人吃飯的飯量非常大,容易出現拉肚子,大便稀溏或不成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雖然胖了,他總是沒力氣,非常容易疲勞,這種實胖型的一般多見於中年男子。

第二種多見於虛胖型。虛胖型的這種五苓散體質呢,他的面色多黃黃,白白的,或者黃的或者白的,但是一般呢比較黯淡,肌肉摸上去是鬆軟的,腹部雖然也會大但是沒有抵抗感,她不像第一類形那麼有抵抗,軟軟的就像個棉花枕頭,非常類似於我們所說的黃芪肚,也就是棉花肚。他比較容易浮腫,下肢按壓有凹陷,同時有嚴重的疲勞感,身體會覺得困,汗出是比較多的。那麼第一種型別實胖型也有汗,不至於像這個虛胖型這麼多,這一型別非常接近於黃芪,但是大家注意他是有區別的,當然黃芪類方可以跟這個五苓散合方,但是它又不同。五苓散主要是用於水太多了排不出去,造成了這麼一種問題,黃芪劑是由於機能減退造成的水液堆積。他們兩個有標和本的不同,這個就是因和果的不同。雖然兩個方子可以合方,但是機制是不一樣的,它的生命力,生命狀態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注意區別。

第三種五苓散體質他是瘦肉型的,也就是這個人我們從外表看他並不胖,甚至是比較瘦的,臉色發黃或是黃白,或者黃暗,一般是不會有油光的。那麼這些人出現的症狀比較多,而且都是自覺症狀,比如說頭暈,心悸,心慌。一般他這個都是在心下或臍下動悸;同時還有浮腫,或者說這個人肉眼泡兒,眼袋比較大,為什麼腫眼泡兒比較明顯,因為人本身瘦。那麼他稍微的肌肉有點鬆弛,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中醫看病就是看他的整體狀態。看看是血液的問題還是氣的問題,我反覆的跟大家強調的三個點。氣血水,氣的問題,一般是功能性病變,血的問題一般是器質性病變;那水的問題是介乎於功能性和器質性病變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說白了人體執行的主要的物質不是氣就是血,那麼這個水起到一種調節氣血的作用,它是一個緩衝劑,那麼氣血水的問題你明白了,臨床治病就有一大半的把握,所謂的思過半矣。

我們中醫強調的就是整體的一個調節,絕對不是說拿這個藥物去對抗那個表現的症狀,我們要從症狀當中把握或者是能夠搞透徹患者現在的身體處於什麼狀態,我們用藥用方的目的是解決他這個狀態,把那個原因解決了,讓他這些症狀表現和痛苦都可以迎刃而解,這就是所謂的真正的中醫求本的真諦,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本就是人,就是他的身體,他為了謀求生命的延續和舒適度,機體想做什麼我們醫生就幫他做什麼,所謂的因勢利導,內經講了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高者引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這不都是因勢利導嘛。

為什麼我們中醫會有汗吐下和的方法呢,汗就是代表他的病情偏上偏外,我們就近處理,發個汗就完了,幫他排出去,那吐呢,肯定是偏上部的,下則肯定是偏中下部的,那你不上不下不內不外的,我們就才採取調和的辦法,其實這就是戰略思維,用藥如用兵,孫武子13篇治病之法盡之矣,大家經常去講來講去,但是落到實處總是去用對抗,甚至用超大劑量去對抗。這都是幼兒園思維,真的是非常初級,非常的可笑,非常的愚蠢。

我曾經在武漢治過一個老太太,80多歲,她的外孫就是一個社群醫生,我在武漢講課的時候,他去聽課,他就告訴我說我的外婆三叉神經痛非常嚴重,好幾年前已經沒辦法就切除了三叉神經,但是四年之後又復發,找到那個做手術的醫生,醫生就說已經沒辦法了,因為神經都切了還痛,那他有什麼辦法呢。

然後老太太就找到我就給他開方子,我給與處方清上蠲痛湯合五苓散。看他有熱象就加了一個石膏。然後這個患者大概當時拿了三天的藥,吃後就穩住了,疼痛緩解了,然後就按這個方子拿了大概一個多月。事後病情非常的穩定,可是後來因為有一次感冒之後症狀有反覆,我再用這個方子就沒有用了,依然疼痛,這個醫生就問我該怎麼辦,我說我們合兵不行就分兵。我早上讓她吃清上蠲痛湯,晚上讓他吃五苓散,同時都加石膏,五苓散我加了川芎,白芷,石膏。把方子分開這個效果就有了,然後一直吃了好幾個月,老太太一直很好。後來因為我從武漢離開了,就失去了這個患者後來的資訊。

所以我們講了五苓散真的是好方神方,希望大家能夠在臨床當中多多的使用,但是一定要把握這個方病人三個點,就是他方證有沒有。他的疾病譜存不存在,體質是不是五苓散體質,那麼這個就決定我們用方的精準度怎麼樣,同時決定了他的療程會有多久,安全係數有多高,那麼這個療效自然就會跟著來了,而且他的可重複性、可操作性和規範性,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