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齋中醫處方學——病因十四綱辨證(寒)辯證

病因十四綱辨證(寒)辯證

二、寒

寒邪發病,四時均有,以冬季為多見。淺者傷表,重者中裡,也有表裡同時感受的。

寒為陰邪,治療大法不外溫散和溫中。但中於內者影響脾腎最多,因其能鬱遏和損害陽氣,故溫中逐寒之外,還須注意通陽和回陽。

傷寒的變化較為複雜,可以從表傳為裡證,亦能由寒化為熱病,在發展過程中當與其他各綱密切聯絡。

(一)傷寒

【主證】

惡寒、發熱、頭項強痛、體痛、無汗、脈象浮緊而數、舌苔薄白或白膩。

【辨】

傷寒初起,主要是形寒、身熱逐漸上升,但得汗以後可以降低,所謂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如果汗出不解,熱勢反增,則為傳變開始,不可拘於寒邪。

【治法】

1。辛溫發汗法。

2。生津解肌法。

【論】

風寒在肌表,均以汗出為正治,因寒邪性質屬陰,主用辛溫,方如麻黃湯,與風邪用辛平,風溫用辛涼有別。若見項背強∏∏者,為筋失所養,屬剛痙,當佐以生津,如葛根湯。

【歌訣】

傷寒寒熱無汗痛,項強∏為剛痙;

辛溫發汗生解肌,方選麻黃葛根用。

【歌訣解釋】歌訣前兩句,指傷寒多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體痛,以及由於筋脈失養而引起的頭項強痛,即剛痙。歌訣最後一句,“麻黃”為麻黃湯,“葛根”為葛根湯。

【兼證和治法】

1、風寒:風邪和寒邪合併,多從寒化,與傷寒同一治法。

2、寒溼:大多對溼熱而言,病屬於裡,見“溼”綱。又有寒溼流經,實為痺證,方用蠲痺湯。

3、寒包火:即內熱而外感寒邪,證見頭痛、口乾、咳嗽、咽痛、去衣則凜凜、著衣則煩躁,治宜疏表清裡,便閉者可兼下法,方如涼膈散。

(二)中寒

【主證】

惡寒、遍體疼痛、口有冷涎、手足不溫、腹痛喜按、腸鳴洩瀉,重者猝然口噤失音、昏不知人、四肢強直或拘急厥冷、脈伏、舌卷、囊縮。

【辨】

寒中於裡,表現為一派寒象,身不發熱,脈象不浮。猝然昏厥的證候,與中風相似,但中風脈浮弦或大,中寒脈微細若無,中風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中寒則否。

【治法】

1。辛熱祛寒法。

2。逐寒通陽法。

3。蠲陰斂陽法。

【論】

寒邪犯內,治宜辛熱,方如四逆湯。倘寒邪充斥,陽氣欲絕,則逐寒兼通陽,方如白通湯。或沉寒在內,格陽於外,面赤身熱,不煩而躁,水飲不思,稱作真寒假熱,宜益元湯抑陰以斂陽,慎防虛脫。這是內臟受寒的一般治法,其有寒傷於胃而為呃逆、嘔吐清水白沫,寒傷於腸而為下利清谷,腹內劇痛腹壁可見狀如頭足等,另行分別處理。

【歌訣】

中寒寒痛末不溫,冷涎腹痛洩腸鳴;

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縮脈伏證;

祛寒逐寒蠲陰斂,四逆白通益元用。

【歌訣解釋】歌訣前兩句,概括了中寒的主證,證見惡寒、遍體疼痛、手足不溫、口有冷涎、腹痛、洩瀉、腸鳴等。歌訣中間兩句“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縮脈伏證”,收錄了中寒的重證,證見昏不知人、口噤失音、拘急厥冷、舌卷、囊縮、脈伏等危象。歌訣最後一句,“四逆”為四逆湯,“白通”為白通湯,“益元”為益元湯。

(三)虛寒

【主證】

最惡隙風、四肢不溫、神疲、食少、自利、不渴、脈象沉微。

【辨】

此為本身陽氣衰弱所引起的寒證,與中寒不同。中寒雖亦能出現陽虛現象,但應以寒邪為主,且嚴重時有格陽於外的假熱;陽虛進展則多為虛脫證狀。

【治法】

1。溫中扶脾法。

2。溫暖腎命法。

【論】

虛寒證當溫補陽氣,輕者手足不冷,治脾,方如理中湯;重者手足不溫,治腎,如附子湯。五臟均有陽虛證,脾腎為先後二天,應特別重視。

【歌訣】

虛寒隙風不溫利,神疲食少不渴知;

溫中扶脾暖命力,不冷理中溫附子。

【歌訣解釋】歌訣前兩句,涵蓋了虛寒的主證,證見最惡隙風、四肢不溫、自利、神疲、食少、不渴等。歌訣的最後一句“不冷理中溫附子”,意思是“四肢不冷”用理中湯,“四肢不溫”用附子湯。

總結:寒分為傷寒、中寒、虛寒。

傷寒即由六淫之寒邪侵入肌表,中寒多有寒邪直中人體之內,而虛寒在多見人體自身之脾、腎陽氣虛弱以致虛寒。秦氏還指出:“傷寒的變化較為複雜,可以從表傳為裡症,亦能由寒化為熱病,在發展過程中當與其他各綱密切聯絡。”

具體治法:

傷寒採用辛溫發汗法、生津解肌法。

中寒採用辛熱祛寒法、逐寒通陽法、蠲陰斂陽法。

虛寒採用溫中扶脾法、溫暖腎命法。

【方劑選要】

1、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

2、葛根湯: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姜、棗。

3、蠲痺湯:羌活、防風、薑黃、黃芪、當歸、赤芍、甘草、姜、棗。

4、涼膈散:薄荷、黃芩、山梔、連翹、大黃、芒硝、甘草。

5、四逆湯:乾薑、附子、甘草。

6、白通湯:乾薑、附子、蔥白。

7、益元湯:附子、乾薑、艾葉、人參、黃連、知母、麥冬、五味子、甘草、蔥白、姜、棗。

8、理中湯:白朮、人參、炮姜、炙甘草。

9、附子湯:附子、人參、白朮、白芍、茯苓。

【藥物分類】

1、散寒:麻黃、桂枝、紫蘇、羌活、獨活、細辛、蔥白、生薑。

2、逐寒回陽:附子、肉桂、乾薑、炮姜、吳萸、丁香、烏藥、蓽茇、胡蘆巴、硫黃、烏頭、巴戟天、益智、茴香、艾葉。

摘自:謙齋醫學文稿/秦伯未著;孫其新,孫麗那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