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火出圈,AIGC類新技術迎風口?

中新經緯2月3日電 (孫慶陽)1月28日,美國“內幕”網站發表文章稱,“ChatGPT才出現兩個月,就已造成了難以言喻的混亂。”雖然ChatGPT誕生於2022年,卻有媒體把2023年視為ChatGPT元年。

ChatGPT不僅迅速火爆美國科技和創投界,也在中國引起不小熱度。春節期間,ChatGPT概念及人工智慧方面關注度顯著提升。1月30日,有訊息稱中國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將於3月在中國推出類似ChatGPT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再次掀起公眾對AI聊天機器人的關注熱潮。

ChatGPT解決哪些技術難點

“ChatGPT是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技術進展的一個體現,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一個重要原因是引入新技術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即基於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來解決生成模型的核心問題,使得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內容創作的技術成熟度大幅提升,讓人工智慧模型的產出內容與人類的常識、認知、需求保持較高的一致。”北京華夏工聯網智慧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喜文介紹稱,由此一來,提升內容生產效率與豐富度,ChatGPT才被業界譽為有望成為新的全行業生產力工具。

巨豐投顧高階投資顧問李建傑進一步解釋,作為一款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解決了人工智慧的一些核心技術痛點,開啟人工智慧新的想象空間,其應用場景極為廣闊,包括開發聊天機器人,使機器人能夠向用戶做出自然的迴應;幫助人類編寫和除錯計算機程式;甚至是文學、媒體相關領域的創作,包括創作音樂、電視劇、詩歌等;以及教育考試測試問題,水平甚至高於普通人類測試者。

其未來應用場景將如何?該怎樣落地?“ChatGPT不是搜尋引擎,但做好了是絕對能替代搜尋引擎。”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教授瀋陽建議,ChatGPT可以深入到語義層面,形成一個篇章結構,也就是微觀語法,與宏觀大義做了很好的結合,使用面就很廣了。顯然ChatGPT不僅僅是引擎,而是腦,即AI大腦。對搜尋引擎來說,是高維的不同品類。

王喜文認為,ChatGPT未來應用場景有無限可能。從社交媒體到廣告創意,從遊戲到影視娛樂,從程式設計到深度寫稿,從平面設計到產品工業設計……每一個原本需要人類創作的行業都等待著被ChatGPT顛覆性重塑。尤其是,ChatGPT有望在在金融、政府、醫療等領域加速落地。因為,ChatGPT高度擬人化的對話問答模式具有更好的互動體驗,將進一步促進這些領域NLP(人工智慧服務提供商)的應用,例如:智慧客服、智慧政務、智慧診療等。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ChatGPT一些潛在的風險。目前,由於學校中已經出現學生使用AI生成的內容冒充個人作業,而人工智慧造成的剽竊行為在當下的學術規則中很難得到證明,包括英國、法國、美國在內的諸多教育部門均出臺政策,禁止在學校使用ChatGPT。

王喜文表示,一是版權問題。由於ChatGPT訓練資料來源於公開網際網路,使用者還需要對ChatGPT生成的作品進行把關,防範版權風險;二是穩定性問題。由於ChatGPT伺服器位於境外,有時可能會因為網路問題無法返回答案;三是資料安全問題。資料傳輸會涉及資料安全問題,如何做好本地化亟待思考。

而據瀋陽介紹,目前ChatGPT已經暴露了兩個最嚴重的問題:在功能上,錯誤的資訊源將會輸出錯誤內容,ChatGPT甚至有可能成為謠言之源,這是需要改進的。另一個問題是使用中的,當AI能夠代替人腦的一部分思考,人腦的思考價值性就被抵消了一部分。在教育中使用,還怎麼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教育無法最佳化教學效果,人類怎麼去培育新生代呢?目前來看ChatGPT有點抄人類的後路,把青少年學習給AI大腦化,這比計算器對數學教學的影響要大很多,人類面臨著一個重大而震盪的適應期。

“ChatGPT不能創造新知識,模型需要持續最佳化,對產業前景構成制約。還有盈利模式尚處於探索階段,商業化落地進展有待觀察,相關監管政策也可能會出臺,都對產業發展產生影響。”李建傑補充道。

AIGC類新技術怎麼投?

據艾瑞諮詢釋出的研究報告,2021年,對話式AI的市場規模為45億元,帶動規模126億元。預計到2026年,對話式AI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8億元,帶動規模超385億元。

由於ChatGPT熱度持續飆升,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被詢問是否有人工智慧產品或相關技術儲備。1月31日,初靈資訊在互動平臺迴應,公司的智慧對話平臺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以Chatbot(聊天機器人)方式面向使用者提供多媒體智慧應答服務,已擁有AI智慧客服、智慧外呼、文字機器人、來電助理、智慧培訓等成熟應用。

雲從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隨著OpenAI超級對話模型ChatGPT的釋出,業界已廣泛感受到預訓練大模型給AI行業帶來的巨大機會。

此外,佳都科技、焦點科技、嶺南股份、崑崙萬維等上市公司也紛紛表示,在AIGC領域已有相應的業務佈局。

儘管AIGC已經成為科技圈與資本圈毫無疑問的熱點,但從投資機構角度來看,概念還需驗證。王喜文認為,人工智慧在我們生活中已經很普及了,比如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去噴漆焊接,比如導航APP自動規劃路徑,比如人臉識別……但是,如果人工智慧更接近人,那就必須具備人類“創作”的能力,這就是AIGC的意義。AIGC開啟了AI繪畫、AI作曲、AI寫作,乃至AI生成影視作品,可以說是人工智慧歷史中一個“跨越式”提升。對於如何投資AIGC類,他認為要從兩個角度做研究:“一是產業鏈,二是商業模式。”

從產業鏈角度看,AIGC的技術支援是“AI”,是幕後,是產業鏈上游,包括:後端基建(如渲染公司)、底層架構(如引擎公司)等。底層的大模型與資料集將成為下一個科技時代,真正意義上的“IT基礎設施”,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而生成的“GC”屬於產業鏈下游,包括面向各行業的內容與場景等。

從商業模式角度看,面向C端的AIGC,以SaaS訂閱為主,讓C端使用者以較低的門檻使用AI生成內容,收取使用者的點卡費或包月、包年使用套餐。而有一些c端使用者剛開始可能就是因為好奇才體驗試用,未必長久訂閱。面向B端的商業模式可能更加穩定。因為AIGC對於B端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效果明顯,如用AIGC設計海報、封面,撰寫新聞稿等等。那麼,對於B端客戶來說,願意接納這種商業模式的服務,付費意願自然也就相對穩定。

李建傑表示,AIGC是一種“人機共創”新模式。世界科技巨頭用AI實力及技術應用推動AIGC的風潮席捲全球,繪畫、音樂、新聞創作、主播等諸多行業正被重新定義,中長期前景極為廣闊。當前總體還是概念階段,需要各類與應用相結合的商業模式落地來予以印證。“從投資上看,演算法、算力、高質量的資料集決定了AIGC質量與商業模式,未來還有相當的路要走,中國國內的AIGC行業目前尚未建立起明確的變現方式,部分企業仍處引流期,總體處於概念炒作階段,可考慮輕倉適量參與並注意及時落袋為安、控制風險。”(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原創,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