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正在對抑鬱症患者失去包容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大環境”和“小個體”兩個方面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個無法承認自己“無能”的大環境

什麼是一個無法承認自己“無能”的大環境?相信大家最近都聽說過這麼一個名詞——“內卷”。

內卷化(involution),又譯為“過密化”,指“農民在人口壓力下不斷增加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投入,以獲得較高的產量。然而,勞動的超密集投入並未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出現了單位勞動邊際報酬的遞減“的現象。(來源於“百度百科”)

放到個人身上,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需要透過不斷的提高個人單位價值,來獲取社會價值。就是以前你在社會上獲取社會價值需要的是有一技之長,那麼放到現在,你可能需要二技、三技甚至多技之長,才能獲取等同於過去的社會價值。

為什麼要提這個?因為大多數人都暫時不具備“多技之長”。更多的還停留在“一技之長”或者“無技可長”的狀態。

而社會風氣確實往個人的內卷化發展,此時我們就會在相比較之後,覺得自己很“無能”。

為什麼我們正在對抑鬱症患者失去包容

那麼,無能的我們,會去坦然的承認自己暫時的“無能”嗎?我想大部分人都是願意的,只是這個承認的方式不是直接承認,而是找理由,找藉口承認。於是,“賣慘”、“比慘”的事情邊層出不窮了。不覺得“抑鬱”會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嗎?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社會現在對於“抑鬱症”的重視程度比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都高。社會上也出現了一種讓人莫名其妙的風氣——自以為有抑鬱症!

魯迅曾在《病中雜談》中寫到:

“一位是願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個好看的姑娘,還有一個賣大餅的;另一位是願秋天薄暮,吐半口血,兩個侍兒扶著,懨懨的到階前去看秋海棠。這種志向,一看好像離奇,其實卻照顧得很周到。第一位姑且不談他罷,第二位的“吐半口血”,就有很大的道理。才子本來多病,但要“多”,就不能重,假使一吐就是一碗或幾升,一個人的血,能有幾回好吐呢?過不幾天,就雅不下去了。”

以肺結核“為榮”是當時一種很奇怪的風氣,有沒有覺得和今天的“自以為有抑鬱症”很像?人類是群居動物,會有“從眾心理”,一旦有人發現“抑鬱症”是個不錯的藉口時,在不自覺間就會認為自己患了“抑鬱症”。

為什麼我們正在對抑鬱症患者失去包容

需要藉口的人,跟風的人,讓我們見得太多,覺得哪來那麼多抑鬱症的啊?於是就會有人有意識的出現“刻板印象”,認為這些人都是騙子。

所以,面對那些裝抑鬱的人,我們確實不能要求他們會共情抑鬱症患者。而帶著刻板印象的人,就更無法去共情抑鬱症患者了。

“無能者”要有藉口去迴避他們的能力還不夠,於是找了個藉口;

被“無能者”累垮的人,會覺得你在找“藉口”;

這個“藉口”就是抑鬱症。

一個無法包容他人的“微小自我”

馬家輝曾在某個節目中說了這麼一個事情:

“當你在香港過境時,如果你打指紋掃描人像一次沒過,兩次沒過,你就可能會聽到背後有人在“嘖”的一聲。而這種事情,我在其他國際大都市是沒遇見過的……“

這可能是一個小事,但也引發起我的思考。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夠包容、照顧別人,而有些人卻無法包容、照顧別人呢?

排除能力,我能想到的是

這種人可能並不具備包容他人的人格框架,或者說他的人格框架不夠大,只夠他自己一個人在裡頭待著,容不下他人。

就好像我們會在自己身處的群體裡發現,總有那麼一兩個人不會主動去幫助別人,不會去照顧別人,甚至是無法接受別人照顧的人。

為什麼我們正在對抑鬱症患者失去包容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只有自己的緣故吧。他們的世界只容得下自己,就不要提讓他們,甚至要求他們去包容和共情別人了。地方就那麼大,位置就那麼多,容不下也擠不下。

這本身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只是一個人的人格框架決定了他的世界會有多大,世界裡會有多少人!

當你面對的是這樣的人,你不能奢望他會共情你因抑鬱而感到的痛苦。他不打壓你,把你狠狠地推出他的世界,就不錯了。

如果,有抑鬱的人向你求助,希望你能多陪陪他Ta。做一個溫暖的人,不用太多,陪伴Ta就好!謝謝你!

以上便是我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有什麼錯誤還請指正,希望能和大家多多的討論這方面的問題。

-end-

這裡是聆雲心理

我們不僅分享貼近生活與工作的心理學知識

還提供專業的線上心理諮詢服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