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內經》到《傷寒論》,你不得不知道的中醫原理(一)

作為中醫理論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受到歷代中醫大家的推崇,然而當你翻開《內經》時,往往會覺得在看天書,即使對中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這也絕對算得上一本“難啃的骨頭”。為什麼明明是“基礎”,卻讓人看得雲山霧罩,以至於被現代人束之高閣?其實,只要明白了陰陽,就能把握住《內經》的理論框架,讀起來也就更加透徹,正如《內經》所言:“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那麼,就讓我們來抽絲剝繭,看看陰陽到底是怎麼回事。

陰陽,古作陰陽,偏旁均為阝,阝的意思為小山。之所以這樣造字,是因為兩者最初都是

部位名詞

,陽即太陽照的到的部位,陰即太陽照不到的部位。可是太陽能照到的部位是不斷改變的,如早晨太陽照射山的東面,而下午太陽照射山的西面。於是古人意識到,如果想將陰陽運用到人體中,就需要使陰陽有

具體而固定不變

的“所指”,從而在推理中能夠被作為“概念”使用,“具體”現在有了(即部位),那什麼樣的部位在人體是固定不變的呢?沒錯,就是內外,其他的諸如“上下、左右、前後”,都會隨著體位的改變或場合的改變而變化,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內外。所以,

古人就將陰陽最初的理論概念定義為內外

。即《素問·陰陽離合論》中說的: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也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從《黃帝內經》到《傷寒論》,你不得不知道的中醫原理(一)

陰陽的定義明確後,就可以作為學術概念進行進一步的推論了。

陽在外,其運動方向向內;陰在內,其運動方向向外

。《素問·調經論》中將其描述為“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假如把人體看成一個杯子,陽在外層,向內運動,就像往杯中注水;陰在內層,向外運動,就像水滿了要向外溢位。陰陽的內外流注達到平衡狀態時,這就是無病的“平人”。

從《黃帝內經》到《傷寒論》,你不得不知道的中醫原理(一)

“平人”的狀態確定了,自然而然就能推導病人的狀態了。舉個例子,我們飲食攝入的能量和運動消耗的能量形成平衡,則可保持一個均勻的身材,當攝入量大於消耗量時(

入的多於出的,即陽勝於陰

),能量向內堆積,就會使人發胖。當消耗量大於攝入量時(

出的多於入的,即陰勝於陽

),能量向外消耗,就會使人變瘦。不管變胖還是變瘦,都偏離了“平”的中間狀態,都是陰陽偏傾後出現的病態,這就是《內經》對於病人的最基本的概括。

從《黃帝內經》到《傷寒論》,你不得不知道的中醫原理(一)

除了陽勝和陰勝兩儀分法外,還有陽盛、陽虛、陰盛、陰虛四分法(即四象),再細緻下去還可以有八分法(即八卦)、六十四分法(即六十四卦)等。分的越細緻,對於疾病的認識和把握就越精確。所以《黃帝內經》對陰陽描述為“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這個關鍵的“一”,便是處於中間狀態的“平”,上述偏移的病態再多,不加上這個“平”也不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所以,有兩儀就對應有三才。有四象就對應有五行,有八卦就對應有九宮······

兩儀的大“象”雖然確定了,但用於治療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就需要進一步的向下分四象,至於如何辨別四象,且聽下回分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