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如果犯了這三個錯誤——再了不起也會變成起不了

南懷瑾先生著述

南懷瑾老師:如果犯了這三個錯誤——再了不起也會變成起不了

“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人要有自知之明,必須自知才德能力的深淺才好。

“德薄而位尊”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的道德與學問不夠,但位置很高。

等於我們做生意,找個笨蛋來當總經理,尤其現在人做生意,叫自己的太太當董事長,支票由太太出名,出了事太太去坐牢。太太們又不懂“德薄而位尊”的道理,自己分明是在家裡做飯的人,現在掛上了董事長名銜,當然非倒楣不可。

“智小而謀大”,自己又沒有智慧,做官想越大越好,生意賺錢越多越好,或者想買個小島當國王,自己智慧又不夠,計劃倒是大得很,人小鬼大。

“力小而任重”,五斤放在肩膀上還背不動,坐飛機連手提行李還要用輪子拖,卻自以為千斤大力士,那不是吹牛嗎?

有一次跟何敬公和一些教授們去日本,偏偏碰到日本的火車出軌,大家只好下火車步行了。距離住宿處比臺北後火車站經過天橋到前站還要遠一倍。大家說怎麼辦?我說走呀,但找不到紅帽子提行李,我說自己拿嘛!大家都發愁怎麼拿得動,我說我有兩個皮箱,再給我一個,三個。你們兩個人抬一個總可以吧?他們說看你穿著長袍,個子那麼小,怎麼能拿動三個大皮箱?我說試試看,我好多年已經沒有練過啦。於是肩上扛一個,兩手提兩個,走了一段,我心裡有數,外面看似若無其事,裡邊已經滿身大汗了。

大家看了說:“原來你真有武功呀!”我說我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他們說,那是怎麼回事?你還那麼從容!我說你們說我是學佛的嘛!如果我不表示一點從容,那佛學到哪裡去了?其實我都累得快沒命了,裡邊衣服也都溼透了,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走到半路,我已經快頂不住了,兩個人抬一個箱子的,還在半路歇了兩三次,我早就到了目的地了。他們說“你一定有功夫”,我說什麼功夫也沒有,我要是跟你們一樣,歇歇走走,一個也拿不起來了。

這是真話,那時候我就是“力小任重”,差點沒有出了洋相,

所以人不要不自量力,“力小任重”。自己力量不夠,偏要挑一個大責任

,等於太太們當了董事長一樣,以為生意好做,最後當了代罪的羔羊。

由此我們知道,有三個基本的錯誤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道德學問都不行,大家來恭維你,尤其出家人,小小的年紀出了家,人家看到你便拜,那真可怕得很!你以為頭髮颳了就得道了嗎?不是那麼回事。另外兩項是“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如果犯了這三大戒,“鮮不及矣”,一定倒大楣,很少有例外的。這個現象就是“不勝其任也”。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我能不能挑動這副擔子,負不負得起這個責任,自己先要稱量一下自己。

《易經系傳別講》《老子他說》(東方出版社)

------------

白圭這個人,在司馬遷《史記》的《貨殖列傳》中,曾經標榜過他。

這個人赤手空拳,白手成家,發了大財。他做生意的原則是“人棄我取”,別人不要,跌價的東西,他就收買,到了這樣東西漲價了,他就賣出去,大賺一筆,由此而發大財。而他的生活,省吃儉用

,和過去鄉下的土財主一樣,一個饅頭都不願意多吃,要留到發酸才吃;一件衣服補了又補還是穿,

就這樣白手成家。有一句俗語:“白手而置千金,必有過人之長。”財富如此,學問也是如此。

一個人沒有讀過書,後來繪畫很好;或者從來沒上過學校的人,後來學問也很好,

都是“必有過人之長”。人有恆心,有毅力,一定成功,因為這種人一定有頭腦,有思想。

白圭就是這樣一個人,因為他有一套經濟哲學思想。

司馬遷寫《史記》,很佩服這個人。司馬遷也不是亂佩服他的,白圭的

白手起家,赤手空拳而成鉅富,並非一般人所能辦到的,他“必有過人之長”,的確有了不起的地方,令人不能不佩服。可是,一個人的了不起,還是有其限度的。所以,當一個人獲得了不起的成功時,自己要忘記自己的了不起,要趕快謙卑下來。如果獲得了不起的成功以後,不忘記自己的了不起,甚至由一件事情獲得了不起的成功,便以為自己事事都了不起,那麼就會成為“起不了”。

可是人是最容易犯這種錯誤的,這是年輕人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千萬不可因一事之成功,便自滿傲慢,這樣必終歸失敗。切切記住這幾句話:人到達“了不起”的時候,要忘記自己的“了不起”;如果不忘記自己的“了不起”,就會“起不了”。

這位白圭老兄,就犯了這個不忘記自己了不起的錯誤。

他是了不起,成功了,可是成功以後,以為自己很偉大,好像什麼都懂!

所以對國家的財政,也大提其意見,其實他的意見錯了。

十多年前,一個朋友勸告學經濟的青年,畢業以後,不要到銀行做事。他說,年輕到銀行,為他人數鈔票的結果,是圈圈越畫越多,房子越住越大,車子越坐越新,心臟越來越狹。意思是說,看慣了金錢數字的人,心量就越來越窄小了。他的這幾句話,一時視為名言

。白圭也是這樣,白手成家,心量一小,也就小看了天下事,小看了他人。

*****

“人往往容易做過分的事。”過分當然也是一種過錯,就是說人在優裕的環境中,優裕了更想優裕。

有一部黑白電視機看看也很好,又想要彩色的;有了十六吋彩色的,又想二十四吋大型的;有了大型的,還想掛在牆上銀幕型的。

人就有這種劣根性,常有過分的要求。上天給人類吃許多苦,目的在使他改過自新;在人生的路程上,吃盡了苦頭的人,就知道不可以做過分的事。

“困於心,衡於慮”,

外在環境的困難,使人不能如意,在心理上處於痛苦、煩惱之中,逼著他去考慮,用思想去衡量,應該怎樣做人,怎樣做事。運用智慧去克服困難,選擇最適當、最合道德的方法去做,才不會冒昧、莽撞,才會謹慎而行。

年輕人每說:“拿破崙字典中無難字”,天下哪有不難的事?我們的古諺說:

“用心計較般般易,退步思量事事難”。對於一件事情,如果用心去考慮周詳以後再做,才不會出岔子,容易做成功;不過,對任何事情,都要退一步想,對萬一失敗做準備。人生在這兩種不同情況中,都經歷過了,才能成功。一切都計較好了,認為考慮周到了,可以成功,這還不夠,還要作退一步想,在萬無一失中,如果有個萬一的意料之外的差錯發生,又當如何?有了事先的準備,才勉強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東方出版社)

------------

孟子曰:“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這一段的重點,在“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這句話。大家在平常批評別人時,包括歷史上的人物和眼前的人物,常常會引用到這句話。例如有人提到某甲時,另一人會說:“某甲小有才。”聽來好像是一句讚美的話,其實批評的人,態度含蓄,沒有把“未聞君子之大道”這句話說出來。

不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的人。“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凡是這一類的人,如果出來負責任做大事,則難免遭殺身之禍,這幾乎成為歷史人事上的定例。上自帝王,下至老百姓,屬於“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型別的人很多,而他們多數沒有良好的結果。

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國演義》,諸葛亮平常最愛護的一個青年馬謖,他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他聰明、有才華、有能力。諸葛亮非常喜歡他,一直在提拔他。劉備看到諸葛亮培植這個青年,好像準備教他做接棒人一樣。不過,劉備看出了他的短處,就告訴諸葛亮:馬謖這個人,不可以大用,因為他“言過其實”。馬謖很會吹牛,無論講到什麼事,他都說有辦法;實際上,

事情到了重要關鍵處,由於他性情剛愎自用,反而壞事。

諸葛亮總覺得劉備這些話,是一種成見,心裡不大同意,但劉備到底是老闆,不便多作辯論。等到劉備死後,諸葛亮還是重用了馬謖。諸葛亮六出祁山,在第一次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戰役中,允許馬謖帶兵作先鋒,駐守前線最重要的據點街亭。可是馬謖一到街亭,不按諸葛亮“當道”紮寨的佈置,自行安營在制高點,也不聽部下勸告,故此導致前線第一道防線被突破,全軍覆沒,使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計劃全盤失敗。諸葛亮雖然愛他的才華,也只好依照軍法,揮淚把他斬了。這時諸葛亮說:“悔不聽先主(劉備)之言。”馬謖這個人

,聰明、有能力,也有決心,但是見地不遠大,而且“我見”非常深,就是典型的“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了。

一個人如果命好,但是才不能成其德,才不能成其位,一樣是失敗。

諸如此類的事,非常之多。

我們用孟子這兩句話,去看歷史人物,乃至於反省一下自己,就會發現,自己往往也犯這個毛病——“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

*****

有些人,對於明知做不到的事,偏要去做,做得亂七八糟。這種作風發展下去,就沒有他不敢做的事了。這就是說,個性僵化的人,對於一切事,都僵到底。

這種倔強的個性,有時候是很可愛的,但是犯了一個“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的毛病,對輕重厚薄分不清楚。這類個性並不是壞事,一個人除了缺點以外沒有長處,任何一個人都有他的缺點,但是他的長處亦就在他的缺點上。例如老實是長處,老實人就笨,笨即缺點,但人不笨就不老實了。長處也是一樣,太過分就是缺點,人若聰明過分,就會滑頭。

所以人要能認清自己的長處與缺點,輕重厚薄也能分得清楚,那麼缺點就會變成長處了。該厚的時候厚,該薄的時候薄,該輕的時候輕,該重的時候重,對自己處理得恰到好處。

所以僵化的個性,不是不可以,但是也要做到適當的程度才好。

因此孟子下一個結論,也是

千古不易的鐵則:“其進銳者,其退速。”進步得太快,退下來一定也很快。就教育而言,有些父母,如果自己的子女聰明過度,不能再把他當作聰明去培養,不能使他做超越年齡的進步;寧可培養他的厚重,讓他在知識上的進步慢一點,向下紮根基深厚一點,培養健壯的身體。

否則的話,把他當“天才”去教育,到最後會把孩子弄到岔路上,這就是進步得太快,退步得更快。

做事業如此,做學問如此,做工夫談修養也是如此,不要求急進,太快了不是好事。急進容易落於僥倖,僥倖得來的,就不能長遠儲存,一定要工夫到了才行。凡事要慢慢來,這就要記住孟子這兩句名言“其進銳者,其退速”。現代青年,往往犯了“喜歡快速成就”的毛病,結果基礎不穩固。

《孟子與盡心篇》(東方出版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