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和他人

生氣: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和他人

小時候賣的摺扇上印的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莫生氣》。小時候也會學著念:莫生氣,人生就像一場戲…當然那時候識字少,更不懂文字中所表達的人生哲理!長大了看到有人生氣不高興,會想:“生氣多累啊!人生已經這麼苦了,就別自己給自己再找苦了”我努力控制自己不生氣,然而不生氣沒那麼容易,需要我們一生去學習。

受個人知識和人生經歷的侷限,以下觀點也僅代表理性和心境平和時的我的一點理解。

莫生氣

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1

生氣是什麼?

生氣(shēng qì):

一是指活力;生命力;生機。

二是指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我們這裡要說的當然是第二種意思,即:

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人有七情六慾,哪有不生氣的!

氣不僅是中醫藥理論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概念。古代中國人認為氣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氣的運動與變化的結果。生氣,就是氣不順了,有的時候我們生氣會伴隨著喘不過氣來的情況,我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可我們為什麼會生氣呢?我覺得之前的解釋已經很到位了:不合心意而不愉快。人世間的很多事情我們首先內心有了判斷和期待,一旦事情發展不如你願不合你心意,我們就產生了不愉快。我們進而怨天尤人,怪老天不公、災難降臨,怪周圍的人說話做事為什麼不是按著自己的期望來,怪最親的人惹你生氣,進而大發雷霆或者默默地獨自一人生悶氣。而實際上你的親人、朋友不會“惹”你生氣,老天也沒那閒工夫每天儘想法子來與你作對。這個世界絕對不公平,但也相對公平,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各人有各人的煩惱;幸福有時落在這家,有時走進那家;快樂有時屬於你,有時陪伴著我。

尼采說: 無論我快樂不快樂都不是因為一些外在原因而產生的,其實,更多的都是我們自己心裡的一種情緒,別人左右不了。

而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恰恰是被人所左右,無法自拔。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雖然這裡說的“別人的過錯”我並不完全同意,暫且也先接受。因為對於正在生氣的人往往情感戰勝了理智,眼中只有他人的“過錯”。但是說生氣是懲罰自己,我倒是相當同意的。不僅同意我還想說不止懲罰自己也懲罰他人。

所以,我想說的是:

「生氣與外界、他人無關,而是自己產生的,損人不利己的一種情緒。」

2

生氣的結果是什麼?

在美國,有一位生理學家——愛爾馬教授,他曾做過一系列人體生理反應的實驗。他仔細地收集了人在不同環境情況下所變化的心態、情緒時所吐出的“氣水”,包括悲痛的、悔恨的、生氣的、心平氣和的狀態之下撥出的“氣水”,然後進行對比實驗和分析。

愛爾馬教授把各種情緒下的氣水,放進實驗水劑中,心平氣和時的“氣水”呈清澈透明無雜無色;而悲痛時撥出的“氣水”,沉澱後呈白色;悔恨時撥出的“氣水”沉澱後為蛋白色的;而生氣時撥出的 “氣水”,經過沉澱後變成紫色。愛爾瑪教授把生氣的 “氣水”注射在大白鼠體內,幾分鐘後,大白鼠就死了。經由這個實驗,愛爾馬教授告訴我們:人,生氣(十分鐘)會耗費大量體能,其程度相當於一次3000米賽跑。同時,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緒狀況下都複雜,更具毒性。更是發出“生氣等於自殺”的警告。

我在網上搜了下,有關“氣水”實驗的真實性值得懷疑,但是如果“水知道答案”是真的,那麼我們也暫且相信。拋開實驗資料不說,對於生氣是有害的,應該沒有人反對吧?

生氣: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和他人

3

可以不生氣嗎?不生氣的方法

既然生氣對他人,對自己都造成了傷害,我們為什麼總是忍不住要生氣?我們可以不生氣嗎?我想這絕對不會有唯一的答案,沒有一顆小藥丸,我們吃了就永不生氣,我們只有自己慢慢學會不生氣。 以下一個故事一段話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吧:

唐代有個著名的高僧,大曆年間隱居天台翠屏山,此山又名寒巖,所以他自號“寒山子”。寒山子愛好寫詩,與國清寺和尚拾得友善而又齊名。他的詩就寫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大多富有哲理禪趣。 一天,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戲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雲:

“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在這世界上生存,具備一定的預見能力和寬恕能力合乎我們爭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幫助我們避免受到傷害和損失,後者則為我們免除了人事紛爭和吵鬧。

要在人群當中生存,我們就必須容許別人以既定的自身個性存在,不管這種個性是什麼。我們關心的只是如何使一個人以本性的內容和特質所允許的方式發揮他的本性,既不應該希望改變、也不可以乾脆譴責別人的本性。這就是

“生活,也讓別人生活”

這條格言的含義。這種做法雖然合乎理性,但具體實施卻並不容易。我們應該讓自己習慣與這樣的看法:別人拂逆我們的心意,妨礙我們的行動,但他們這樣做完全是處於一種嚴格的、發自他們本性的必然性,這與物體活動所根據的必然性一般無異。所以,

針對別人動怒就跟向一塊我們前進路上的石頭大發脾氣同等的愚蠢。

對於許多人,我們最聰明的想法就是:“我不準備改變他們,我要利用他們。”(摘自《人生的智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