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治療膀胱氣化不利導致的蓄水證

五苓散為利水滲溼劑,所謂的利水滲溼劑,即適用於水溼壅盛證,臨床見水腫,小便不利,洩瀉,身體沉重疼痛,苔白,脈緩等。常用甘淡利水滲溼藥如茯苓、澤瀉、豬苓等

五苓散為利水滲溼劑第一方,來源於《傷寒論》,原書指出:“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治療膀胱氣化不利導致的蓄水證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五苓散

【藥物組成】:澤瀉,茯苓,豬苓,白朮,桂枝

【功效】:利水滲溼,溫陽化氣

【臨床應用】:主治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臨床表現見小便不利,頭痛微熱,煩渴欲飲,甚則水入即吐;或臍下動悸(水蓄於下焦,水氣內動,則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或水腫,洩瀉,舌苔白,脈浮。

五苓散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臨床醫案分享

患者,女,74歲,兩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氣喘,咳嗽,活動後咳嗽,氣喘加重,乏力,雙下肢水腫明顯,尤其是腳踝部位,用手按壓有凹陷,小便短少,大便幹,精神狀態良好,檢視舌苔見舌質淡舌苔薄白。

西醫檢查血常規異常,高尿酸血癥,肺部ct檢查顯示肺部有陰影,心臟彩超排除心衰可能。

【分析】根據患者整個臨床表現,分析其病因,該患者咳嗽,氣喘,乏力,雙下肢水腫以及小便短少,大便幹,舌質淡舌苔薄白,從整體來分析,該患者肺、膀胱病變表現在外,因此屬於肺經膀胱腑即經腑同病,屬於《傷寒論》論述的太陽經腑病變。故用五苓散為基礎方進行加減治療。五苓散加減用藥如下:

澤瀉,茯苓,豬苓,生白朮,

桂枝,益母草,生黃芪,金蕎麥,

陳皮,枳殼,生甘草,防己,

黨參,焦山楂,厚朴,建曲

先是為患者開了6副中藥,每天1副,1副中藥分為早中晚飯後半小時溫服,服藥之後喝溫開水,令全身微微出汗。一週之後患者家屬再次帶上患者進行就診。此次就診肉眼可見雙下肢水腫明顯緩解,食慾可,大便正常,小便量變多,小便不黃,咳嗽,氣短有所緩解。故加大用藥劑量,繼續囑咐患者家屬服用前藥6劑,分為兩天服用1副中藥,還是每天三次。半個月後患者家屬及患者反應雙下肢水腫消失,咳嗽已無,氣喘偶爾出現。因此該用藥作為丸劑進行後期調理。

@頭條號@快問中醫#健康2021##快問中醫超能團#

關注@橘皮半夏,關注您們的健康!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點贊轉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