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蒙汗藥”的前世今生

對看過《水滸傳》的朋友來說,“蒙汗藥”絕對再熟悉不過了,在“智取生辰綱”一回描寫中,梁山泊眾好漢正是在酒里加了蒙汗藥,騙押送軍士喝下,軍士們一個個癱軟無力、嘴不能說,只能眼睜睜看著梁山好漢將高俅的壽禮打包劫走。那麼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蒙汗藥”的前世今生。

其實“蒙汗藥”就是我國古代的麻醉劑,據史料記載,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就發明了“麻沸散”,他在給病人治療內疾時會讓患者先口服麻沸散,待病人昏睡過去,在病人沒有知覺的情況下進行外科手術,病人醒來手術已進行完畢。江湖上利用這種麻醉劑的功效來制服敵人,甚至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但為什麼不稱其為麻沸散或麻醉劑,而要叫蒙汗藥呢?這大概與以下兩個原因息息相關,其一,“麻沸散”是用來治病救人,在中國古代這種行為是人們所倡導的,而用麻醉劑毒倒對方,在江湖裡是為人們不齒的小人行徑,所以不用麻沸散相關名稱,是為了劃分正邪之道;其二,“蒙汗”顧名思義,就是不出汗的意思,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時是大熱天,軍士吃了加蒙汗藥的酒,全身的汗一下子沒了,這種服藥後減少出汗的現象大概就是“蒙汗藥”名稱由來的原因。

揭秘“蒙汗藥”的前世今生

曼陀羅花

蒙汗藥這麼神奇,那它究竟是由什麼原料製成的呢?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曼陀羅生北土,人家亦栽之。八月採此花,七月採火麻子花,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則不覺苦也。”這麼強的麻醉效果,古代的江湖人士怎麼會不知道呢?所以蒙汗藥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用曼陀羅花為原料製作的麻醉劑。宋代司馬光的《涑水記聞》裡就有這樣的記載:“五溪蠻漢,杜杞誘出之,飲以曼陀羅酒,昏醉,盡殺之”。而曼陀羅花又叫洋金花,現代中醫學研究發現,由洋金花,草烏,白芷,細辛天南星配成的藥物,口服後完全可以達到麻醉的效果,而這些中草藥,在我國源遠流長,難免會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

現代醫藥化學研究發現,曼陀羅花的主要成分為東莨菪鹼,注射後的使作用是使肌肉鬆弛,渾身無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叫“蒙汗藥”是比較貼切的。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現代醫學上出現了比麻沸散藥效更好的麻醉藥,中國古代的麻醉劑蒙汗藥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