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酷暑“三高”老年人警惕心腦血管意外

三伏酷暑“三高”老年人警惕心腦血管意外

炎炎夏日,氣溫節節攀升,三伏酷暑,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另一方面,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2019年三伏天時間表(共40天)

初伏:10天(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天(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10天(8月11日~8月20日)

不知不覺頭伏已經過去了,進入真·最高溫——今年二伏20天。那麼二伏不僅是溫度升高到巔峰,不斷破錶的高溫不僅代表著我們要儘量減少外出避暑,還意味著我們要好好保養身體,因為每年的高溫都會伴隨著各種病症的大規模發生,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是最高發的季節。

據我們在醫院急診工作所見,每年三伏酷暑的時候都會接診大量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夏天從6月開始,心腦血管疾病就進入了高發期,並且會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既往的統計數字顯示,氣溫每升高1℃,急診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17。3%。最熱的7~8月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受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高溫心煩等影響,夏季心腦血管病一旦發作,就多是心梗、腦卒中等急症,更需警惕。

三伏酷暑,為什麼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飆升?

三伏酷暑“三高”老年人警惕心腦血管意外

首先,三伏酷暑,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加快,身體為了散熱,會使體表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迴圈到體表,心臟等臟器的供血就會相對減少;

第二,高溫天氣,容易引起人體內迴圈紊亂,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冠狀動脈收縮,從而增加了心臟的負擔;

第三,夏天出汗多,人體透過大量的出汗降低體表溫度,正常人每天可排出約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液,使人覺得不那麼炎熱。雖然出汗能帶走熱量,對防暑有益,可是排汗非常容易脫水。人體的水分透過汗液大量蒸發,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現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死;

第四,天氣燥熱,人的心情也容易煩躁,緊張,睡眠質量下降,食慾不振,由於體溫調節機制退化,人體處在應激狀態下容易刺激血管收縮,容易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臟的耗氧量增加,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就更大了。

三伏酷暑,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三伏酷暑“三高”老年人警惕心腦血管意外

首先,“三高”老年人要堅持按醫囑定時服藥

有些患者認為,“天熱了,血壓正常了,就不用服降壓藥了”、“夏天胃口不開,吃得少,就可以停用降糖藥、降脂藥”。

正確的觀念是:患者服用的一些降壓藥物,不光有降壓作用,同時還具有保護血管內膜、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同樣,調脂藥物除了降低血脂,也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和穩定斑塊的作用。

因此,夏季不能隨便停用降壓、降糖、降脂藥物。心臟病患者外出旅行時,須隨身攜帶硝酸甘油、亞硝酸異戊酯、速效救心丸等抗心絞痛的藥物。

第二,“三高”老年人要保持穩定情緒和心態

患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人不可亂髮脾氣,始終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心態,夏天天熱心煩,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是容易發火的季節,切忌大悲大喜或因睡眠不足等而導致心情煩躁、焦慮,防止心火過旺而引起血壓升高,情緒不穩等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缺血或血管堵塞甚至引起腦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三高”老年人要補充汗蒸流失的水分

白天注意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大量灌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所以要注意“小口飲水、多次少量”。天熱人體出汗較多,水分丟失的多,應該多喝水,要保證每天有1500毫升尿液排出。喝綠茶、吃西瓜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該多喝水,這樣可以降低血液的粘滯度,有利於防止心腦血管急症的發生。

三伏酷暑“三高”老年人警惕心腦血管意外

第四,“三高”老人要正確使用空調勿貪涼飲冷

空調使用正確的方法是將室內外溫差控制在8℃以內,隔段時間還要開窗換氣,以調節室內溫度及溼度。夜裡空調溫度太低室內外溫差過大,會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腦供血不足,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發作“熱中風”。

如果在運動之後大量飲用冰飲,雖然會帶來短暫的舒適感,但會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心臟、大腦等臟器的耗氧量加劇,引起血壓波動,所以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尤其是心梗。如果要衝冷水澡,最好先用冷水衝四肢,等身體適應後,再衝全身。三伏天,氣溫高,人體溫度也高,洗冷水澡,這種突然的冷刺激不僅僅會造成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嚴重痙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第五,“三高”老年人要讓生物鐘運作有常

因為天氣炎熱,調整好生物鐘,運作有常,定時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如果休息不好,也會引起心情煩躁,使得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導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因此,在夏天充足的睡眠是可以降低冠心病、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等疾病的發生。

第六,“三高”老年人要靜養修身晨練慎行

早上6-11點是交感神經興奮性比較高的時候,是心血管病發病的“魔鬼時間”,因此,老人的晨練也應該減少,或者取消,以免發生危險;早上6點到9點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汙染的高峰期,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而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的消耗大,血液黏稠,血流速度減緩,易誘發血栓的形成,如勉強運動則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也明顯增加,對人體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戰,很容易支撐不住,可能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第七,“三高”老年人要堅持午休忌餐後即睡

午休是人體一天的加油站,在夏天高溫季節對健康尤為重要。但剛吃飽就午睡三伏天高溫,很多人晚上睡不好,午睡半個小時左右很有好處。但忌餐後即睡。因為高溫導致皮下毛細血管擴張,加上飽餐後血液湧向消化器官和大腦爭血,此時入睡便有誘發腦梗死的危險,可以在午餐後半小時再午睡。有資料顯示,不午睡的冠心病病人死亡率比午睡的冠心病病人要高30%,這就說明午睡可以降低心臟意外事件的發生率。

第八,“三高”老年人要清熱解暑提神醒腦

夏天的胃口不好,人們不想吃東西。可多食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以解熱祛暑、消除疲勞,多飲綠茶、苦丁茶等苦味飲料以醒腦提神、補充津液,給“心”消消暑。三伏天消耗過大,補充不足,就會帶來健康的隱患,因此,在三伏天建議飲食清淡且有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夏季人體的代謝速度比冬天要快,不吃主食會讓人體陽氣受損,免疫力下降,導致易患疾病。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多吃清熱利溼的食物。稀飯、青菜和瘦肉湯等,儘量避免吃大葷大油的食物。

特別提醒:

如果出現下述三種表現,特別是“三高”中老年人,就應提高警惕,一是入伏後總是漸進性加劇頭疼,無感冒、無頭部外傷史,很可能是頭部血脈不通;二是入伏後總是胸痛,無胸痛史卻在入伏後不斷有胸疼,胸悶氣短,呼吸急促的情況,一定要小心心肌梗塞和心絞痛等症狀;三是入伏後四肢水腫、痠痛。很有可能是以為內血管堵塞導致的深靜脈血栓堵塞血管。就要去醫院做相應檢查,儘早明確診斷。

病情嚴重者,時間就是生命,早一分鐘搶救,就多一分生的希望,一旦心腦血管病症狀發作,在救護車趕到前要及時科學施救,尤其要第一時間撥打120,儘快將患者護送至醫院救治。

三伏酷暑“三高”老年人警惕心腦血管意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