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林格殷格翰:CDMO解中國創新藥製造之憂 | IBIWS

關於中國新藥國際化,更多的討論集中於臨床研究及監管,生產問題並未獲得足夠關注。事實上,生產同樣是國際化的一道坎,尤其對研發生物藥的中小創新公司而言。

國際化的CDMO

國內新藥研發國際化呈現出與歐美不同的特點。歐美頭部製藥公司已具有成熟的創新藥國際化經驗,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可與其牽手共同實現產品國際化。而國內更多是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佈局創新藥國際化研發,這類公司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但欠缺生產及註冊等環節的軟硬體配套。

據研發客統計,國內佈局生物藥國際化開發的企業已超過50家,但僅復宏漢霖、信達生物等極少數公司具備國際GMP認證的生物藥生產基地。很多公司認為,將國內生產的生物藥銷售到歐美市場難度極大,因此不少產品的海外權益都直接轉讓給歐美企業。

也有部分企業從MAH制度中獲得啟發,選擇產品國際化與CDM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公司合作。

勃林格殷格翰中國生物製藥(下簡稱BI生物製藥)總經理王彬認為:“中小企業如果計劃產品採用自主國際化開發乃至在境內外同步上市銷售的策略,選擇與CDMO合作是實現產品全球供應的一個捷徑。”

勃林格殷格翰:CDMO解中國創新藥製造之憂 | IBIWS

王彬在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10月14日的高峰論壇上演講。

禮進生物、安立璽榮等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禮進生物主攻腫瘤免疫激動性抗體研發,其產品LVGN6051、LVGN7409正在中美兩地開展臨床研究。安立璽榮針對慢性乙肝的抗體產品EI-001也已遞交臨床研究申請,準備在澳洲開始Ⅰ期研究。目前兩家公司都將臨床樣品交由BI生物製藥進行生產。

王彬認為在這樣的合作中,產品研發公司最看中的是CDMO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以及產品質量。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我們會嚴格保密,另一方面BI生物製藥主動為自己的行為設限,不承接潛在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業務;其次,公司堅持產品的高質量,包括建立良好的質量體系,提供過硬質量的藥品,以及完整的資料等。”

此外,BI生物製藥的國際化優勢也是推動合作的重要引擎。其屬於勃林格殷格翰的三大業務模組之一,在全球有4個CDMO生產基地,分別位於美國、德國、奧地利及上海,4家工廠在硬體設計、建設以及管理系統等方面都採用一樣的標準。在前不久舉辦的首屆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週上,BI生物製藥成為上海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叢集的共建夥伴。

同時,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場,包括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都有豐富的藥品註冊經驗,質量體系符合各大主要市場的監管的標準,接受超過40次的各國監管機構審計。

BI生物製藥在過去的35年中,已成功將

40個生物

藥推向市場,這一點讓王彬十分自豪。今年6月Nature曾發表一篇綜述,提到FDA批准的抗體藥已達100個。將40和100兩個數字對比,可見全球已上市生物藥有一大部分由BI生物製藥生產。

其中亦有不少訂單來自跨國製藥企業。有國內生物技術公司就此特別提到,如果本土企業有與跨國公司開展產品聯合用藥研究的計劃,選擇BI生物製藥進行樣品生產,也能為合作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其生產標準受到廣泛認可。禮進的LVGN6051即與默沙東的Keytruda正在開展聯合用藥研究。

與百濟合作為MAH提供樣本

BI生物製藥在中國也已運營6年時間,其在中國的發展與國內MAH制度落地相輔相成。王彬是BI生物製藥中國地區的“1號員工”,對於公司成立早期的畫面,他依然歷歷在目。

他提到,10年前勃林格殷格翰總部對於在中國投資設立CDMO部門,決策中充滿猶豫,擔心在中國的發展會受到政策及市場需求掣肘。因此,最初的試水非常小心,2014年第一筆投資僅在中國建成了500升生產規模的中試車間Biolab。

百濟神州是Biolab的首個合作企業。當時百濟神州也剛成立不久,公司產品準備啟動臨床研究,同時鑑於時間、資金等原因,尚未建立自己的生產設施,急需尋找CDMO合作。

合作協議簽署時,百濟神州執行長歐雷強對法規也有同樣的擔憂,他也提到因政策壁壘尚未完全突破,所以初期合作只針對臨床試驗階段的樣品生產,但他預言這一開端未來會帶來更大的發展。

該合作事實上也成為撬動國內MAH制度實施的一個槓桿。

王彬說:“彼時國內在這方面的經驗尚處一片空白,兩家公司在中國的首次嘗試,為MAH制度實施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樣本,BI生物製藥同時也反覆與監管部門溝通,闡述MAH制度的內在邏輯體系及風險控制要點。”

之後不久,MAH制度在國內開啟試點,嗅到先機的BI生物製藥立馬拓展生產線規模。總部一下投資了7500萬歐元,用於建設供應商業規模產品的Oasis生產基地,該廠配備了一條2000升的一次性生產線。

中國首個採用合同生產模式獲批上市的產品——百濟神州的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於2019年底正式誕生在這一生產線上,而BI生物製藥在臨床研究及商業化CDMO服務中的實力也得以證明,其成功在中國MAH領域開創了兩次先河。

如今國內已有不少產品採用MAH方式委託生產,大量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的創新活力也從中得以釋放。上海市藥監局曾統計過一組資料,從MAH制度試點至今,已為沒有自主生產能力的新藥研發企業發放生產許可證27張。

BI生物製藥也繼續在穩紮穩打地提高自身服務能力。不久前公司將其商業化生產能力,從原來一條生產線2000升的規模,擴增到了三條生產線6000升的發酵規模。業務範圍從工藝開發、工藝轉移、原液生產到製劑灌裝、產品放行,全方位覆蓋。

“CDMO將生物醫藥產業鏈原有的製造瓶頸轉變為服務平臺,讓研發企業能專注於產品創新,這也是BI生物製藥開啟中國運營的初衷。”王彬說,“未來BI生物製藥將與中國新藥研發產業繼續攜手,支援中國創新藥實現‘本土創新,全球應用’。”

編輯

|姚嘉

版式

|張躍

總第

1432期

勃林格殷格翰:CDMO解中國創新藥製造之憂 | IBIWS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