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華:世界關節炎日,風溼關節炎高發人群警惕防治誤區!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設立目的就是要提醒人們,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類風溼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一種,曹清華膠囊在世界關節炎日到來之際發出呼籲,類風溼關節炎呈年輕化趨勢,致殘率高,建議每個人認真篩查自己是否為高發人群,並瞭解幾種常見認識誤區,做好疾病預防!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高發人群有哪些?

1。 血緣親屬中,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母、舅舅姨媽、兄弟姐妹、表兄弟表姐妹等人中有類風溼關節炎者;

2。 血緣親屬中有患其他風溼類疾病的,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硬皮病等;

3。 本人患有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甲狀腺炎等;

4。 類風溼因子陽性者;

5。 某些病原體感染患者,包括支原體、EB病毒以及細小病毒感染者;

6。 長期在寒冷、潮溼的地方工作和居住者;

7。 長期吸菸者,男性吸菸者患類風溼關節炎風險比不吸菸者高出大約2倍,女性吸菸者比不吸菸者患病風險高出1。3倍;

8。 更年期婦女、哺乳期婦女;

9。 長期精神壓力過大者;

10。 本人居住地或工作環境寒冷潮溼者。

這些人群如發生關節疼痛,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到專科就診,明確診斷,規範治療。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常見認識誤區有哪些?

誤區1:類風溼=殘廢。

很多人認為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不治之症,一旦患病就會變成殘廢,其實不然。對於部分很嚴重的類風溼患者,或未堅持正規治療的患者來說,會導致關節畸形,功能減退。但對大多數患者來說,如果在發病初期,積極配合治療,完全可以避免嚴重的畸形,患者可以保持較好的生活質量。即使有少數患者出現嚴重的關節畸形,也可以透過手術進行治療。是否殘廢除決定於病情本身輕重外,而有沒有堅持接受正規治療則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誤區2:年輕人不會得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病年齡大概都在30和55歲之間開始,但不是說,類風溼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專利。任何人都可以得到類風溼關節炎,甚至是青少年和兒童。事實的情況是,一般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病年齡以中青年為主,少年兒童以及老年發病率較低。

誤區3:關節痛就臥床休息

類風溼病人堅持適當的鍛鍊,可保持體質和恢復關節功能。否則關節功能會自漸退化,出現關節的僵直、變形,甚至肌肉的萎縮。病人在關節腫脹的急性期需要休息。過了急性期,可適當在床上做腕,肘、髖、膝、踝關節的屈伸運動,也可在溫水中活動,既減輕關節疼痛,又能促進肌肉放鬆,還可以改善關節活動度。因此不建議一味臥床忽視對關節功能的保護。

誤區4:產後恢復最重要,不一定要坐月子

很多產婦認為工作要緊,又處於愛美之心,想要保持好的身材,所以盲目的學習西方人少坐月子或者不坐月子。其實,產後坐月子是為了避風寒、集中休息、加強營養。因為新媽媽生產以後,身體處於一個非常虛弱的狀態,這時候如果不注意調養,很容易受到風寒、潮溼的侵襲而患上產後風溼。

誤區五:關節不痛就是治好了

很多患者認為經過一段時間內服藥治療,關節紅腫疼痛消失就是治癒的標誌,無需繼續治療,就擅自停藥、換藥等,殊不知只要關節軟骨沒恢復正常,疼痛隨時可能出現,擅自停藥、換藥只會造成病情反覆、加重病情,因此,一定要接受專業建議,配合醫生治療。

盤點類風溼性關節炎高發人群和常見認知錯誤的目的在於幫助大家更好的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幫助大家遠離類風溼性關節炎,曹清華膠囊再次呼籲大家,幫助自己與親友做好高發人群篩查,遠離疾病,享受健康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