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的名字就來源於此。

這似乎也暗示了她的一生註定要和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2015年,屠呦呦

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的當天,她擲地有聲地向世界介紹:

“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即使榮譽加身,屠呦呦也是十分低調,低調地說:“自己的工作還沒有做完。”

這樣一位低調的

黨的女兒

,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突出貢獻,她的名字和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1

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家中一共有5個孩子,唯獨她一人是女孩。從她的名字中,就能看出父母對她的美好期望。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呦呦”就是鹿鳴之聲。

因為是家中的獨女,父母非常寶貝她。但沒想到在

1946年,16歲的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結核,只好被迫休學。兩年之後,病情好轉,才得以復學。

在屠呦呦讀書的時候,認識了一個男生,叫做

李廷釗。但那時誰也不知道,兩人會攜手走一生。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屠呦呦很爭氣。在1951年

考入了北京大學,在北大醫學院藥學系學習 ,專業是生藥學。

可能是命中註定,在大學期間,屠呦呦對

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

有著極大的興趣。

1955年,屠呦呦從北大畢業,分配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工作,也就是現在的中國中醫科學院。

從1955年參加工作到1962年,屠呦呦努力工作,不斷研究學習,共完成了兩項生藥學研究,分別是

半邊蓮和中藥銀柴胡。

之後,她又參加了

衛生部全國第三期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系統地學習了中醫藥知識。

有時,人生的改變就是被一個選擇改變的,這個選擇可能是事業上的,可能是感情上的。

2

1969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接受

抗瘧藥

研究任務,屠呦呦任科技組組長。

從這一刻開始,屠呦呦的往後生活都離不開

青蒿

二字。

屠呦呦團隊在收集了

2000餘方藥

的基礎上,編寫了

640種

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還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

380多次

失敗。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為了傾全力研製青蒿素,屠呦呦把女兒送回了老家寄養。

對於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中的屠呦呦,

丈夫李廷釗表示非常理解,他說:“

一說到國家需要,她就不會選擇別的。她一輩子都是這樣的

”。

說起丈夫李廷釗,還得從兩人一起讀書說起。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在讀書的時候,屠呦呦就是

李廷釗心目中的女神。因為兩人專心於學業,後來李廷釗出國留學了,心中的愛戀不了了之。

多年後,

李廷釗學成歸來,得知自己的女神還是單身,便透過自己的姐姐搭橋,正式走進了婚姻殿堂。

有朋友戲稱,他與屠呦呦的結合是現代(鋼鐵)與傳統(中藥)的融合。

屠呦呦沉迷工作,根本就不善於做家務,所以家中大小事務基本由李廷釗全包。

幸福的婚姻就是這樣,你我皆不是完美之人,但我願意理解你,你願意包容我。因為有你在我的身後,所以我敢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3

上文說到1971年屠呦呦團隊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但進行臨床試驗時又出現了問題。

屠呦呦不想錯過當年的臨床觀察季節,因為這樣就要再等上一年。

為了確保青蒿素用於臨床的安全性,屠呦呦向上級提交了志願試藥報告。

她說:“我是組長,我有責任第一個試藥!”

古有神農試百草,今有屠呦呦等科研人員甘當“小白鼠”,以身試藥。

最終證明藥品是無明顯毒副作用的。1999年,世衛組織將青蒿素列入“基本藥品”名單在世界範圍推廣。

瘧疾、艾滋病和癌症被世衛組織列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青蒿素的發現,為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抗瘧藥。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憑藉青蒿素研究的突出貢獻,屠呦呦獲得2011年度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9月,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面對這些榮譽,屠呦呦十分平靜、低調,

她說:“自己的工作還沒有做完。”

“咱們不是為了得獎而得獎,而是要實際拿出來一些東西,使青蒿素能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屠呦呦說。

科學技術從來不是為獲獎而生,而是為人民服務而生。

多麼樸實,卻鏗鏘有力的話語。

4

2016年,屠呦呦拿出諾貝爾獎獎金中的100萬元人民幣捐贈給北京大學醫學部設立“屠呦呦醫藥人才獎勵基金”,又把100萬元人民幣捐給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創新基金。

這些捐贈沒有什麼儀式,她就像處理一張水費電費單一樣平常。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屠呦呦以及她背後的團隊科學家們身上這種精神,後來被總結為32個字:

“胸懷祖國、敢於擔當,團結協作、傳承創新,情繫蒼生、淡泊名利,增強自信、勇攀高峰”

,又被稱為“青蒿素精神”。

雖然是簡簡單單的32個字,背後承載的卻是像屠呦呦這樣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

別看現在他們獲得了榮譽,獲得了名聲。但背後捨去的是千千萬萬個日日夜夜,捨去的甚至還有家庭。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狠心寄養3歲女兒,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記得屠呦呦的女兒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小時候的她無法理解,無法理解這個世界上竟然會有母親因為工作把孩子送去鄉下,不把孩子留在身邊。

所以那時,屠呦呦的兩個女兒跟她還有丈夫是不親近的,甚至都不叫一聲“媽媽”。我想,作為一名母親,該有多傷心。

幸運的是,孩子大了,也能夠理解母親的苦心了。

希望每當念及“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的時候,能給孩子們講一講屠呦呦這位黨的女兒的故事。

年輕的一代要追星,請追屠呦呦這樣的最亮的星。

感謝芒果TV的紀錄片《黨的女兒》,讓我們瞭解更多家國情懷、勇於擔當的女性黨員。

請帶上你的孩子一起走進

的時代,瞭解

們的故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