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導致血瘀,腦梗?一首“補陽還五湯”補氣通絡專為此病而設

補陽還五湯

出自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

組成:黃芪

、當歸尾、赤芍、地龍(去土)、川芎、紅花、桃仁

氣虛導致血瘀,腦梗?一首“補陽還五湯”補氣通絡專為此病而設

功用: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中風之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

方義:

本方證由中風之後,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去濡養,故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氣虛血瘀,舌本矢養,故語言謇澀;氣虛矢於固攝,故口角流涎、小便頻數、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氣虛血瘀之象。本方證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所謂“因虛致瘀”。治當以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本方重用黃芪,補益元氣,意在氣旺則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藥。當歸尾活血通絡而不傷血,用為臣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協同當歸尾以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藥力,亦為佐藥。

本方重用補氣藥與少量活血藥相伍,使氣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絡以治標,標本兼顧;且補氣而不壅滯,活血又不傷正。合而用之,則氣旺、瘀消、絡通,諸症向愈。

本方既是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辨證要點。

本方生黃芪用量獨重,但開始可先用小量(一般從30-60g開始),效果不明顯時,再逐漸增加。原方活血祛瘀藥用量較輕,使用時,可根據病情適當加大。若半身不遂以上肢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藥上行,溫經通絡;下肢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藥下行,補益肝腎;日久效果不顯著者,加水蛭、虻蟲以破瘀通絡;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鬱金、遠志等以化痰開竅;口眼喎斜者,可合用牽正散以化痰通絡;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黃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溫陽散寒;脾胃虛弱者,加黨參、白朮以補氣健脾。

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後還應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王氏謂:“服此方愈後,藥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但若中風後半身不遂屬陰虛陽亢,痰阻血瘀,見舌紅苔黃、脈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醫林改錯》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下肢痿廢,小便頻數,遺尿不禁。”

2、方論選錄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至清中葉王勳臣出,對於此證,專以氣虛立論,謂人之元氣,全體原十分,有時損去五分,所餘五分,雖不能充體,猶可支援全身。而氣虛者,經絡必虛,有時氣從經絡處透過,並於一邊,彼無氣之邊,即成偏枯。爰立補陽還五湯,方中重用黃芪四兩,以峻補氣分,此即東垣主氣之說也。然王氏書中全未言脈象何如,若遇脈之虛而無力者,用其方原可見效;若其脈象實而有力,其人腦中多患充血,而複用黃芪之溫而升補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兇危立見,此固不可不慎也。”

氣虛導致血瘀,腦梗?一首“補陽還五湯”補氣通絡專為此病而設

附:補陽還五湯醫案欣賞

陳某,男,78歲。患中風後遺症口歪舌強,雙下肢活動不利1年餘。曾用維腦路通等藥物治療未效。刻診:口角向左歪斜,流口涎,舌強,語言謇澀,雙下肢震顫而乏力,舉動艱難,步履蹣跚,神智雖清但反應遲鈍,思維不靈,近事喜忘,心悸。舌苔薄黃而膩,舌體胖大,向左斜,脈弦硬。血壓150/90mmHg。頭顱CT示:腦萎縮,腔隙性腦梗死。辨證為痰瘀阻絡,機竅不靈。治以益氣活血,化痰通絡。方用補陽還五湯合導痰湯加減:當歸10g,川芎10g,生黃芪30g,桃仁10g,赤芍12g,紅花8g,炙甘草6g,炙地龍15g,竹茹10g,枳實10g,瓜蔞皮15g,天竺黃6g,制南星6g,制半夏8g。竹瀝水20ml×3支(每日3次),8劑。囑注意情志調暢,飲食宜清淡,忌油膩肥厚。

二診:服方後口斜較正,雙下肢震顫好轉,活動較自如而有力。原方加丹參、北沙參各15g,20劑。

三診:口角歪斜已正,言語流利,肢廢複用,步履幾如常人。遂停藥調養。半年後隨訪:言語行動如常人,面色紅潤,精神如常。因經濟條件所限,未再作頭顱CT複查。(摘自《新編方劑學》)

【分析】該患者雖沒有典型的偏癱,但根據患者症狀“口角向左歪斜,流口涎,舌強,語言謇澀”,以及“頭顱CT示:腦萎縮,腔隙性腦梗死”可以確診為中風後遺症。對於中風後遺症的辨證,臨床多為氣虛血瘀證,本例患者亦有“雙下肢震顫而乏力,舉動艱難,步履蹣跚“,以及“脈弦硬”等症狀,頗類氣虛血瘀證,唯脈象頗可疑,弦脈本硬,脈弦可由風動導致。“舌體胖大,舌苔薄黃而膩”,此為陽虛水溼不化之象。作者選補陽還五湯以益氣活血通絡外,還合導痰湯加瓜蔞皮、天竺黃、竹瀝水,是懷疑苔黃膩由痰熱所致。藥證較相合,8劑後症狀有所改善,原方加丹參以增強活血作用,加北沙參以滋陰(可能為防化痰藥燥烈太過而傷陰)。從全方用藥看,舌象應無改善,恐需後續調理。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黃芪用法,一是關於其使用劑量,原方中黃芪的劑量雖有120g之多,但在臨床實際運用時,一般開始僅用30~60g,如果患者療效不佳,且沒有出現腹脹等副作用後,可酌情增加,極少數人可以直至120g。本例因療效較好,效不更方,直至痊癒。二是關於黃芪的選擇,在治療中風後遺症時,黃芪一般選炙黃芪,因其炙用昇陽補陽作用更強。這是因為中風後遺症的病機,王清任認為是陽氣不足,如全身陽氣為十分,則半身不遂之中風後遺症是欠五分之陽氣,而補陽還五湯就是補其不足之五分陽氣,故本方稱補陽還五湯。

另外談一點關於中風後遺症的治療,一方面由於該病往往病程較長,需要長期堅持服藥;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療效,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應當進行患肢功能鍛練,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還可配合針灸、推拿等以加快患肢的功能恢復。

——本文摘自《方劑學案例分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