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放療+保留器官的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優於全直腸繫膜切除

新輔助放化療聯合全腸繫膜切除術是Ⅱ期和Ⅲ期直腸癌的標準治療方案。雖然這種方法提高了區域性複發率和生存率,但許多患者受副作用的影響,包括性、腸道和膀胱功能障礙。因此,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探索減少這些併發症的策略,包括選擇性使用新輔助治療、微創手術、保留器官手術以及非手術治療。

短程放療+保留器官的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優於全直腸繫膜切除

一些研究表明,一旦患者在放化療後獲得臨床完全緩解,觀察等待是另一種選擇。其他研究表明放化療後區域性切除具有可行性。然而,這些研究並沒有解決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直接進行直腸根治性切除或以器官保護為明確目標的放射治療哪個更好?

根據英國一項小型隨機開放標籤可行性試驗的最新結果,與全直腸繫膜切除術相比,短期放療和保留器官的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治療早期直腸癌,急性和晚期患者報告的副作用更少

保留器官可使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質量,減少對其家族和社會生活的影響。TREC試驗是首項早期直腸癌患者接受短程放療+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治療8~10周後對比無術前化療直接全腸繫膜切除的Ⅲ期隨機研究,旨在探討器官保留策略對患者的影響。

2012~2014年,英國15箇中心共55例患者隨機分組,27例接受器官保留策略治療,28例接受全直腸繫膜切除。兩組患者平均年齡為65歲,男性比例在器官保留組和根治性手術組分別為70%和71%。

70%的患者實現了器官保留。

器官保留組的27例患者中8例對放療達到了完全緩解。

8例患者(30%)需要轉行全直腸繫膜切除,其中15%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手術組為39% (

P

=0。04,χ2檢驗)。初治30天內無一例死亡,但保留器官組1例在轉行全腸繫膜切除後6個月內死亡,原因為發生了吻合口漏。

腫瘤復發方面,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後存在與風險增加相關的組織病理學特徵的患者在器官保留組為59%,而在全切除組為86%(

P

=0。03,χ2檢驗)。

而在一項有17個醫療中心參與的非隨機研究中,61例患者接受了器官保留策略,7例接受根治性手術,接受保留器官的非隨機患者的年齡大於非隨機患者,且更有可能發生影響生命的共病。

這一組患者被納入是為了描述治療耐受性以及已知有腸繫膜切除高風險的老年患者的早期結局,且這一人群通常在臨床試驗中並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在這些非隨機的患者中,92%的患者保留了器官。

16%接受器官保留的非隨機患者發生嚴重不良事件,14%(1例)接受全直腸繫膜切除的患者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此外,在接受器官保留的非隨機組中,39%的患者有高風險的組織病理學特徵,41%的患者獲得完全緩解。

在非隨機患者中,高比例的器官保留可能反應了人們對全腸繫膜切除術的明顯等保留態度。

研究作者指出,該研究的侷限性在於隨機患者的數量較少。此外,儘管患者入選的標準是要相同的,但隨機患者的結果尚不能直接推斷為適合全腸繫膜切除的患者。

Bach SP, et al。 Radical surgery versus organ preservation via short-course 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for early-stage rectal cancer (TREC): a randomised, open-label feasibility study“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DOI: 10。1016/S2468-1253(20)30333-2。

Beets GL 。 forward with organ preservation in rectal cancer”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DOI: 10。1016/S2468-1253(20)30390-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