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中西醫治療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包括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平滑肌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以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後緩解,同時伴有可變的氣流受限和氣道高反應性,隨著病程的延長可導致一系列氣道結構的改變,即氣道重塑。根據臨床表現,哮喘可分為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

治療哮喘的藥物可以分為控制藥物和緩解藥物:(1)控制藥物:需要每天使用並長時間維持的藥物。這些藥物主要透過抗炎作用使哮喘維持臨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調節劑、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緩釋茶鹼、色甘酸鈉、抗IgE單克隆抗體及其他有助於減少全身激素劑量的藥物等。(2)緩解藥物:又稱急救藥物,這些藥物在有症狀時按需使用,透過迅速解除支氣管痙攣從而緩解哮喘症狀,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體激動劑、全身性激素、吸入性抗膽鹼能藥物、短效茶鹼等。

中醫中藥對哮喘的治療獨具優勢。支氣管哮喘多屬於中醫“哮病”範疇,中醫認為哮病是一種發作性痰鳴氣喘疾患,為宿痰伏肺,復加外感、飲食、情志、勞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氣道,肺氣上逆所致。發作時以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甚則喘息不得平臥為主要表現。

中醫學對於哮病的重要認識還有“在肺為實,在腎為虛”,強調“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等理論。歷代醫家認為,本病主要臟腑為肺,涉及脾腎,後期累及於心。本病由於反覆發作,病程較長,臨床上常常出現肺、脾、腎三髒俱虛的現象,復加外感、飲食、情志、勞倦等因素,新邪引動伏痰,痰氣交阻,上壅於肺,故哮喘發作時常表現為邪實正虛

哮喘的治則治法千百年來雖有變化,但其演變仍有規律,如“發時治標,緩時治本”,“冷哮宜溫化或宣散,熱哮宜肅肺化痰”。中醫學認為對哮喘發作期的治療應以祛邪利肺為主:風哮治以祛風解痙、宣肺平喘,寒哮治以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熱哮治以清熱宣肺、化痰定喘,虛哮治以調補肺腎。哮喘緩解期,肺脾氣虛治以健脾補肺益氣,肺腎氣虛治以補益肺腎、納氣平喘。臨床診療中,患者往往為虛實夾雜。哮喘發作時,雖以邪實為主,亦有正虛;緩解期常以正虛為主,但其留痰、伏飲等病理因素仍然存在,因此邪正虛實的辨別、標本先後的不同是治療哮喘的關鍵。

哮喘的中西醫治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