痺證臨證備要

1.止痛藥物應用:祛風散寒止痛:適用於外感風寒之邪,痺阻經脈而致關節疼痛,常用藥物如羌活、獨活、白芷、威靈仙、秦艽、細辛、川椒、桂枝等。祛風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易傷陰耗血,用藥當中病即止,陰血不足者當慎用或禁用。

清熱消腫止痛:適用於溼熱蘊結,痺阻經絡,流注關節,或熱毒熾盛,臟腑氣機失宣,熱壅血瘀,導致關節疼痛、腫脹等,常用藥物如金銀花、連翹、黃柏、丹皮、土茯苓、薏苡仁、澤瀉、萆薢、木防己等。此類藥物多苦寒,有傷陽敗胃之弊,脾胃虛寒者當慎用。

活血化瘀止痛:適用於瘀血阻滯筋脈引起關節疼痛,常用藥物如丹參、紅花、赤芍、三七、川芎、三稜、莪術、桃仁、水蛭等。此類藥物易耗血動血,有出血傾向者當慎用。補虛止痛:適應於痺證日久,陰虛血少,筋脈失養,“不榮則痛”,常用藥物如雞血藤、當歸、熟地、丹參、芍藥、甘草等。此類藥物多屬甘味滋補之品,有膩滯脾胃,妨礙脾胃運化之弊,脾虛便溏者,宜配合健脾助運藥物。

搜風止痛法:適用於痺證久病人絡,抽掣疼痛,肢體拘攣者,多用蟲類搜風止痛藥物,深入隧絡,攻剔痼結之痰瘀,以通經達絡止痛,常用藥物如全蠍、蜈蚣、地龍、水蛭、穿山甲、白花蛇、烏梢蛇、露蜂房等。這些藥物多偏辛溫,作用較猛,也有一定毒性,故用量不可太大,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其中全蠍、蜈蚣二味可焙乾研末吞服,既可減少藥物用量,又能提高臨床療效。

2.辨病位用藥:辨病位用藥是根據痺證的病位不同,在辨證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使用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

痺在上肢可選用片薑黃、羌活、桂枝以通經達絡,祛風勝溼;下肢疼痛者可選用獨活、川牛膝、木瓜以引藥下行;

痺證累及頸椎,出現頸部僵硬不適,疼痛,左右前後活動受限者,可選用葛根、伸筋草、桂枝、羌活以舒筋通絡,祛風止痛;痺證腰部疼痛、僵硬,彎腰活動受限者,可選用桑寄生、杜仲、巴戟天、淫羊藿、廑蟲以補腎強腰,化瘀止痛;痺證兩膝關節腫脹,或有積液者,可用土茯苓、車前子、薏苡仁、貓爪草以清熱利溼,消腫止痛;

痺證四肢小關節疼痛、腫脹、灼熱者,可選用土貝母、貓眼草、蜂房、威靈仙以解毒散結,消腫止痛。

3.有毒中藥的應用在痺證的治療中,風寒溼痺疼痛劇烈者,常用附子、川烏、草烏等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的藥物。此類藥物生用毒性大,一般需經炮製,內服常用量為5~12克,用量宜從小劑量開始遞增,適量為度,不可久服。應用時可文火久煎,或與甘草同煎,有緩解毒性作用。服藥後出現唇舌發麻、頭暈、心悸、噁心、脈遲等中毒反應,即應停服,並用綠豆甘草湯頻飲,無效或危重者,按藥物中毒急救處理。雷公藤苦寒,有祛風除溼、舒筋活血功效。近年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收到良好效果。本品有大毒,內服宜慎,常用10~15克,並去皮根心,先煎1小時。雷公藤提取物臨床效果亦佳。副作用主要是胃腸道反應、肝損害、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頭昏、心悸、心律失常、女子閉經等,應注意觀察。副作用明顯時,應停用並對症處理。馬前子苦寒,有大毒,功能強筋通絡,消腫止痛。臨床多用於風溼痺痛,肢體癱瘓。炮製後入丸散,內服0。2~0。6克,大劑量0。9克。本品有大毒,不宜多服、久服。中毒反應為頭昏頭痛、煩躁不安、頸項強硬、角弓反張,甚則昏迷死亡。

4.“痛風”病名中醫文獻早有記載,該病屬痺證範疇,又稱白虎歷節,亦有認為屬痛痺或風痺。西醫“痛風”是指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尿酸過高並沉積於關節、軟組織、骨骼、腎臟等處所致的疾病。臨床多見下肢足趾關節紅腫疼痛,常在夜間發作,久病可有關節畸形,臨床可參照痺證內容辨證施治。朱丹溪《格致餘論·痛風》提出:“彼病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水,或立溼地,或偏取涼,或臥溼地,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汙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陰也。”認為本病是自身血分受熱,再感風寒溼所發,與一般痺證先外受六淫不同,其描述與西醫“痛風”相近。針對西醫痛風病的病理特點,可使用涼血、清熱、祛風、除溼洩濁等治法。此外,患者應注意控制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魚蝦海味、豆製品等,宜忌酒,避免吹風受寒及過度勞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