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忠臣于謙為什麼會被奸臣所害於謙最後為什麼會被奸臣所害呢

提起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冤案很多人都會舉出很多的例子,比如秦昭襄王冤殺白起,伍子胥勸告吳王夫差不聽,然後被殺害。漢景帝為了平息七國之亂在戰爭前期將自己的老師晁錯給腰斬了,南宋名將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令後世人無限的感嘆。

然而明朝有一位忠臣,他為官清廉,在職期間政績斐然,國家危難之際他又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救大廈之將傾,被人稱為明朝時期第一忠臣,然而後來卻為奸臣所害含冤被殺,他就是於少保于謙。

于謙出生於1398年5月13日,浙江杭州府人。于謙出生於官宦世家,祖上幾代都是在朝任職,祖父於文明還曾擔任工部主事,但是于謙的父親卻選擇了隱居在杭州府錢塘縣不去做官,但是這不代表他對於于謙的教育有半點馬虎。

少年時的于謙就刻苦用功,志向遠大,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曾說過“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于謙就兼有三樣,他仰慕文天祥的為人,在自己的書房之中掛有文天祥的畫像,幾十年如一日。在於謙七歲的時候,有一個路過的和尚看到了于謙,驚訝于于謙的長相,竟脫口而出:“這是將來能夠拯救時局的宰相啊。”

在於謙17歲的時候他就寫下了《石灰吟》來表明自己的志向“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全詩語言質樸,筆法凝練,尤其是其傳達出的凜然正氣叫人肅然起敬。而於謙後來也是這麼去做的。

于謙於1421年考取進士,進入官場。在朱棣死後,其子朱高熾繼位,然而朱高熾繼位不到10個月就病逝了,於是明宣宗朱瞻基就登上了皇位,而當時的漢王朱高煦不滿自己的侄子當了皇帝,就想起兵造反,宣宗朱瞻基帶著當時被任命為御史的于謙出征,漢王后來兵敗被俘,宣宗讓于謙去數落他的罪行,于謙義正言辭,罵的朱高煦不敢抬頭,宣宗朱瞻基見了非常的高興,當即派于謙巡按江西,平反冤獄。

宣宗也知道于謙是一個可用之才,於是在公元1430年破格提拔其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于謙也沒有辜負宣宗的期望,在其治下百姓安居樂業,人人富足,而且於謙為官清廉,不收受賄賂,也不向他人行賄。

公元1446年楊溥去世,至此三楊和張太后都相繼去世,明英宗正式執掌大權,然而這位諡號為“英”的皇帝卻並不英明,他信任宦官王振,搞得朝堂烏煙瘴氣,當時的人都向王振行賄,只有于謙什麼禮品都不帶,有人勸他帶點土特產,他甩甩寬大的袖袍說到:“只有兩袖清風”。

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之下御駕親征瓦剌,結果導致明英宗在土木堡大敗,其本人也被俘虜,明軍20萬士兵全部戰死。就在此時一些大臣慌了手腳,想要南遷以避禍,于謙此時站了出來力主抗戰,並且還提出了南宋的例子,大臣們也受到于謙的勇氣所鼓舞紛紛主戰。不過在土木堡一戰,明朝的精銳損失殆盡,此時于謙暫時擁立朱祁鈺繼位,並且排程有方,成功的抵禦了瓦剌的侵略,不過朱祁鈺英年早逝,只活了29歲,公元1457年,明英宗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回到了皇上的寶座。

然而他卻將於謙等一眾功臣誣以謀反的罪名將其殺害,于謙就這樣在公元1457年2月16日被壓赴崇文門斬決,明朝歷史上的最大忠臣就這樣被殺害了,《明史》記載:“死之日,陰霾四合,北風呼嘯,天下冤之。”老百姓也紛紛奔走呼號,皇太后更是幾天沒有吃下飯。也由於于謙的被冤殺,導致後世的明朝臣子都難以為明朝盡心盡力的效忠,史學家們也稱于謙死,大明朝的氣數也盡了。

在於謙死後,錦衣衛奉命去抄家,可是除了皇上賜給他的蟒袍和劍之外就額米有其他的餘財,錦衣衛們無不落淚感嘆,當時對於謙行刑的劊子手在殺害於謙以後就自殺了,後來蒙古部族又來進犯,恭順侯吳瑾在一旁說到:“假使于謙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這麼猖狂。”明英宗只能默然垂頭,此時他也已經知道錯了,但是已經為時已晚。在明憲宗和明孝宗朝都恢復了于謙的名譽,公元1751年,乾隆南巡之時也親自題寫匾額“丹心抗節。”一代名臣傾其一生為了大明朝最後卻落了個被冤殺的命運,實在是令人感慨唏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