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的健身房私教行業不應成為難題堂

規範健身房私教行業不應成為一道難題

堂吉偉德

在當前的健身市場,私教爆紅。但記者採訪發現,健身教練的入行門檻較低,相當一部分教練都是經過兩三個月培訓就上崗,有的甚至

一週速成

看到健身教練掙錢多,很多人都入場了。

健身業內人士李星然說,有的教練可能一兩個月前還是美髮師、廚師,有的是在健身房做銷售、街上發傳單的,一旦店裡缺人就

趕鴨子上架

,簡單培訓後換身衣服就充當教練帶顧客。

4

13

日《北京青年報》)

私教行業的現狀,可以用“沒有最亂,只有更亂”來形容。

資料顯示,我國

18

歲到

50

歲之間、對運動相關產品和服務有需求的消費者人數已超過

4

億,城市居民用於個人健身的消費每年以

30%

的速度遞增,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健身休閒市場。

隨著公眾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長,健身產業也呈現出粗放式發展的態勢,各類健身機構在一夜間就冒了出來,

速成教練

也開始浮出水面

——

2015

年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釋出的《

2015

中國健身教練職業發展報告》稱,在私教行業,入職

1

3

年的“新人”中,

52%

的人有專業背景,其餘的

48%

沒有專業背景。

健身行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而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根據健身需求和內容不同,可以將健身教練等從業人員分成初中高階,但無論那個級別的健身教練,都應有一定的從業經歷並取得相應的證書,否則健身不成反成傷害。更重要的是,除了從業人員資格不夠,大量的虛假宣傳、推銷員售卡拿提成、無照經營、健身房老闆圈錢跑路等亂象頻頻發生,都會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也會讓整個行業無以健康有序發展。

儘管健身行業問題重重,健康教練資格管理混亂,不過行業規範和管理依然滯後,“誰來管”“怎麼管”的問題還沒有找到最佳答案。從管理的主體來看,

涉及工商、文體、稅務、衛生、消防等諸多部門,但各部門在監管過程中主要以縱向監管為主,彼此如同鐵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而未能實現橫向聯合進行全面管控,從而為各種亂象的滋生創造了條件和空間。與此同時,行業自律沒有跟進到位,行業規範化建設不足,消費維權的渠道不暢通等,都是造成

健身房私教行業難以規範有序發展的重要因素。

這種情況跟美容、保健、養生行業極其相似,整個行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長,而監管還處於“應對乏力”的層次,“九龍治水”的短板在此刻得到最充分的暴露。作為整個社會治理的一個環節,規範健身房私教行業不應成為一道難題。一方面,改變治理體系應由

多元化

一體化

邁進,建立由某個部門牽頭攬總的聯席會議制度,或實行聯動協作機制,由單打獨鬥向聯合作戰轉變,才能讓行政監督發揮最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以建立行業規範和標準為基礎的行業自律不能缺位。效仿其他成熟行業的做法,成立行業組織,擬定行業准入標準,包括軟硬體條件,從業人員的資格等,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範”非常必要,也是解決行政監管“難以全覆蓋”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礎上,要針對健身行業的亂象採取相應的措施,比如對於預付卡的管理,要

仿效房地產預售許可證的操作規範,從根本上防止“畫餅式營銷”。

在此基礎上,還應針對公眾投訴建立即訴即辦的機制和渠道,加大對消費侵權和欺詐行為的查處,開展專項行動整治行業亂象,以有效保護消費權益。同時,消費者要有權利保護的意識和自覺性,在選擇私教時要檢視對方的資質,要選擇到正規的場所和有資格的教練,並簽定規範化合同,同時敢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利,才能把侵權和消費風險降到最低,築好權利保護和市場規範的第一道防線。也只有採取了這些綜合性措施,

套路百出的健身行業才會實現健康發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