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一次韭菜需要多少人的參與?

割一次韭菜需要多少人的參與?

文:蔡壘磊

“18家上市公司黑幕割韭菜?”

割一次韭菜需要多少人的參與?

葉飛的爆料像一顆炸彈,引爆了市場。

但更重要的,是引爆了股民的情緒。很多人知道自己是韭菜,但總想著找更嫩的韭菜(否則他們就不會進入市場),在持續虧錢之後才發現自己是最嫩的,一腔怒火無處發洩——對鐮刀的收割手法僅僅是猜測。

而葉飛曝光的內容對很多人來說,就像突然找到了一個發洩口,彷彿就是這些人“偷”了自己的錢——畢竟自己這麼聰明,怎麼會在市場上敗得這麼慘呢?理由找到了。於是吃瓜的吃瓜,求錘的求錘,舉報的舉報,洩憤的洩憤,很熱鬧。

股市和幣圈的玩法差不多,只不過幣圈的路子更野一點,更明晃晃一點,因為很多幣首先就沒有被“定性”,所以法律無法出臺。而股市則猶抱琵琶半遮面,畢竟這麼多有關部門盯著,法律條款在那兒擺著——馬斯克敢這麼拉狗狗幣,他敢這麼拉特斯拉麼?

接下來,我就以幣圈的玩法為例,股市可以自己類推。

1 莊家的利潤沒那麼高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個有實力的莊家把錢扔進去,就能瞬間拉昇一種幣的價格,比如10倍,然後高位出貨,爽歪歪。而韭菜則高位進入被套,這就是莊家和韭菜的差別。

那我來給你科普一下,這件事很難。

理由是如果你能瞬間拉10倍,那就說明交易量極小,如果交易量極小,你就是紙面富貴,你是出不來的。

舉例:1~5塊錢你分批買入把價格往上抬,最終在無知群眾的參與下到了10塊,你的平均成本可能是3塊,但當你想賣的時候,就可能從10塊一直賣到3塊,平均出售價在6塊,最終你只賺了一倍,但很可能你手裡還殘存一些幣是不敢再往下砸,怕影響散戶情緒的,於是在“庫存可能壞賬”的前提下,你基本並不賺錢,儘管從1塊最高到過10塊,吆喝很足——當然,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如果只買了10萬塊錢,她們是有可能100萬離場的,但那是小散賺的錢,莊家賺不到。

割韭菜?從1塊變10塊簡單,1億變10億你試試?

2 莊家賠錢的機率很大

不要覺得韭菜才是1勝2平7負,莊家也是一樣。

莊家會遇上更大的莊家,對於任何一隻有點市值和流動性的標的,當你以為這裡是你說了算的時候,很有可能別人已經埋伏很久,就等著你動手。

或者很多散的大戶儘管籌碼不如你,但異常堅定,如果你洗得不夠徹底,試盤又試不出籌碼,最終就給別人抬了轎子,把自己包在了裡面。

所以莊家就是強勢群體?黑暗森林裡你永遠不可能確保自己在哪裡能說了算——鐮刀在更多時候都是把自己變成了韭菜。

3 一次價格拉昇需要多少人的配合?

韭菜往往覺得割他的就是一個人,比如某專案方的老闆,某減持的大股東,或者是組買買買群的群頭等。

其實要想拉昇一次價格,需要同步配合的角色遠遠超過普通人的想象。

拉昇價格的目的是出貨,不出貨的拉昇毫無意義,只有出了貨才能將賺到的錢分給參與其中的角色。

接下來我就一一介紹參與在這個遊戲中的整整十類角色:

第一個角色就是想把貨放出去的人

,比如專案方、上市公司老闆,或者是被套了很久想出來的某莊家,反正就是想把手裡的一種流通性不那麼好的資產變成另一種更通用、流通性更好的資產。

第二個角色是宣發方。

如果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會漲,那就一臉懵逼不容易跟進,得要有大量的宣發方不停地“告訴”大家漲價的邏輯是什麼,讓大家覺得自己是掌握了邏輯所以才追進,也就是給人們找一個決策、找一個自己不是韭菜的理由。

宣發方一般有兩種入場方式,一種是直接宣發,這種一般是籌碼本身不怎麼樣;另一種是拿籌碼額度,這種就是以稀缺資源換稀缺資源,一般此類籌碼在市場上已經有確定性的一定熱度,且放出來的額度有限。

第一種情況下,宣發方未必會認真宣發,而第二種情況下,由於涉及自身利益,宣發方顯然會賣力很多。但想用第二種合作方式,還得看籌碼本身的優質程度,以及宣發方本身掌握的渠道是不是夠上談判桌。

第三和第四個角色都是接盤方。

這些貨總得有人承接,初期接盤的分為兩種角色,一種是幫別人管錢的,比如某基金、某資本的GP,對他們而言,拿別人的錢接盤,在接盤的過程中拓展了人脈,拿到了人情,且收穫了私人腰包的利益,這是合理的,最好這個標的是人人都說好的(配合宣發角色),那麼就算最終運氣不太好,被關門打狗,成了接盤俠也怪不到自己頭上。

第二種接盤角色是盤圈組局的負責人,底下有一幫投資素養很差的韭菜,但很愛賭,你說買啥他們買啥。

注意,不要以為你有籌碼,能宣發,就能帶動市場情緒,讓人們都進來參與把價格抬高,如果沒有以上兩類初始的接盤方角色幫你在價格上帶情緒,你幾乎是百分百要失敗的。

很多人看到專案方或者上市公司高高在上,創始人人生雞湯導師,以為他們不幹這個事情。錯了,只不過有合作方幹這個事情而已,low的人做low的事,賺low的錢,他們自己的手是乾淨的。

第五類角色是電話銷售團隊。

電話銷售團隊就是那些打電話問你“最近投資有在做嗎”,或者是“有個股票期貨原油黃金交流群”之類的團隊。

有些盤圈的組局者自己有電話銷售團隊,但不多,大多數還是專業的電話銷售團隊,他們不管你是什麼標的,是不是騙子,反正就是接單、打電話,幫你拉人,然後你自己去運維。

這類團隊的人數還是比較多的,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也不少見,所以一般人都不會在主營業務之外自己去養這樣的團隊。

第六類角色是市值管理團隊。

所謂市值管理團隊,其實就是操盤團隊,負責根據專案方的計劃和宣發的進度試盤(測試市場反應,看拋壓、支撐力量等),負責幫別人出貨,負責用籌碼誘多或誘空等。

我曾經接過市值管理的活,幣圈的簡單一些,股市就非常難,也需要非常專業。目前幣圈多數的市值管理團隊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就是由幾個普通的交易員組成,因為這個市場的要求還不高。

股市要監控例如前100的股東動向,是需要一些“操作”的,而幣圈的大戶地址就在鏈上,直接就可以拿到,實時監控動向。只要有大額轉賬到交易所地址(大的交易所地址都可以從冷錢包反推熱錢包地址提前收集和實時更新,禁毒部門就跟我們聊過需求),就可以對應測試對方的意圖,甚至在大所如果有親密關係,還可以跟大所一起在後臺監控這些賬戶的資金。

第七類角色是資方。

拉盤是要錢的,你只想出貨,怎麼可能自己再扔進去錢,萬一出不來,那就是雙重損失。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資方,把錢先給市值管理團隊,用來在關鍵節點配合宣發在價格上造勢(造勢有很多種,也有人讓我動一下塵封已久的比特幣錢包,就允諾鉅額回報的)。

而作為拉盤的主資源,資方的分成比例往往是最大的,也就是出了貨以後,他們拿的分成比例很可能比供貨的專案方或者是上市公司老闆所獲得的收益更多——這也正常,人家資方才承擔了最大的風險,而你的東西賣不出去就等於0,所以得乖乖讓利。

第八類角色是像葉飛這樣的皮條客。

有些皮條客自己也有參與其他角色的能力和小團隊,但只能吃得下小單,單子一大就得乖乖給別人,比如在一個幾十億的盤子裡抽個1000萬或者更多一點小几千萬的傭——這事兒要有自知之明,沒有金剛鑽要是心裡一貪敢去攬瓷器活,不得善終的機率很大。

皮條客在很多時候都不止一層,因為再大的皮條客都不可能擁有所有的資源,他們需要別人提供需求,然後他們再去對接或者找其他皮條客去對接上需求,最終按照彼此的角色重要性分配點位(所以上述的回報還得分,不是給一個人)——這裡的所有角色都是皮條客的對接範圍,有的一次合作裡光皮條客的抽傭就得分給5、6個團隊。

第九類角色是被圈養的韭菜。

什麼叫被圈養的?就是打定了主意賭博,群裡投機什麼,也跟著投機,一起炒高價格,最後看誰跑得快。

他們知道自己在參與這樣的遊戲,但就是覺得自己可能比別人跑得快,他們被某些群主圈養,而群主大都是盤圈的組局者,他們有無數這樣的“韭菜池”(沒有這些,他們上不了談判桌)。

第十類角色就是普通群眾。

普通群眾的數量最大,也是拉抬過程中“最後瘋狂”的主力參與者,但這個角色卻並不是以上所有角色要爭取的目標。

普通群眾在初期是最理性、最不可被煽動的。他們的力量也最為分散,不能與之分潤,所以他們只能被“吸引”,不可被談判。

只要你做好以上所有環節,這個環節只是一個結果,不需要你刻意討好。

以上十類角色我總結一下:

1。出貨方

2。宣發方

3。基金、資本GP

4。盤圈組局者

5。電話銷售團隊

6。市值管理團隊

7。資方

8。皮條客

9。被圈養的韭菜

10。普通群眾

當然根據現實情況的不同,還可能有一些其他角色參與,就不一一羅列了,這些是通用的主要角色。

要拉昇一個標的,首先要你的標的值得拉、有值得的點、有後招的想象力、有相對的控制權、能蹭上熱點等等,否則別的角色是看不上的。

而就算他們看上了,真的拉上去了,作為被韭菜拉出來吊打的“頭目”,也就是出貨方,其實在這裡並不一定能分到多少錢。

這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承擔著自己的風險,有自己的上家和下家,他們拿著自己“應得”的錢,但如果上家或下家出了紕漏,也是分分鐘吃不了兜著走,比如葉飛沒拿到錢,自己卻被人要錢。

更壞的情況是某些“合作方”不遵守圈裡的遊戲規則,一心只想自己獲利,最終把這個鏈條裡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坑了——把資方的錢埋裡面、把接盤方的籌碼鎖裡面等等,這下就形成了“鐮刀互割”的局面——可能前一秒還是風光無限的大佬,後一秒立刻背上一輩子都還不清的債務。

而由於這裡的很多角色在做的事情並不能光明正大地講出來,所以有些時候啞巴虧只能嚥進肚子裡,像葉飛這樣被人搞得焦頭爛額,最終決定魚死網破的並不多見(目前已曝光其中的11家上市公司名單,引發大幅暴跌),所以大家才這麼“震驚”。

不要羨慕這裡的很多角色,那都不是普通人玩得轉的。至於老百姓喜歡討論吃瓜的比如涉及的色情交易之類的,對於這種級別的合作來講,根本不值一提,連餐後甜點都算不上——會因為色情交易而同意參與某些角色的,不是在今天死,也是在明天亡。那些東西根本不值錢,只是“順便”,絕無可能是決策理由。

葉飛的事情預計還會持續發酵,但千萬不要再覺得“割韭菜”是一個壞人起了壞心,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的事情。

整個過程如同在執行一個極其精密的系統,而且這個系統裡的各部件還得在沒有強制規則保障的條件下,彼此靠著信任和口碑承擔巨大風險,最終收穫和分配利潤。

每個角色都有私心,所以這個系統並不能完美。大多數情況下,系統每次總會捅點簍子,不過是今天你坑了我,只要你還在這兒混,明天你就必須承接我的人情,如此而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