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的五月花號是怎麼回事?五月花號為何要登陸美國?

明萬曆48年,公元1620年11月11日清晨,大西洋的一角,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科德角的海面上,飄蕩著一條長27米,排水量僅180噸的名為“五月花號”的三桅帆船。

當時,“五月花號”距離原定的目的地——弗吉尼亞,還有兩百多英里。因為船上的食物、飲用水已經短缺,多名船員和乘客生病,加上遇到了惡劣天氣,“五月花號”已經不能繼續前行。船長瓊斯做了一個歷史性的決定,結束行航行,就近登陸。

明朝時期的五月花號是怎麼回事?五月花號為何要登陸美國?

登陸地點的變更,引發了法律問題。船上102名乘客手中持有英國國王的特許狀,還有他們與弗吉尼亞殖民公司簽訂的開發協議,只適用於哈德遜河以南的弗吉尼亞地區。因此,登陸的地點不在協議範圍內。

下船之後,這群人馬上面臨生存問題,這片處女地上,還沒有政治和法律,也沒有國家,嚴酷的冬天即將來臨,土著的印第安人,可能隨時會來侵犯……單個個體無法生存,只能抱團取暖、彼此合作。

然而,船上的102人,卻不是一夥的。其中35人是聖公會(英國國教會)的分離派清教徒。他們完全按照《聖經》的原則要過“清潔的生活”,精神獨立,不僅不買羅馬教皇的賬,還不承認英國國王的宗教領袖地位。他們是為了逃避英國國王嚴厲的鎮壓和迫害,前往北美新大陸尋找“伊甸園”的。

剩下的67人,成分十分複雜,他們中既有流浪漢、破產者,還有白人契約奴。他們是出身低微的冒險者,不惜犧牲性命也要換一個好的前程。

兩撥人要想合作、共存,就必須要先立好規矩。

船隻即將著陸之際,兩撥人推選出的41名成年男子代表在船艙裡聚會,經過商量,他們順次簽署一份契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

後世的歷史學家們,將此作為美國曆史的開端。來自英國的清教徒和冒險者組成的41人和他們簽署的這一份寫在羊皮紙上的契約,孕育出了美利堅民族。

明朝時期的五月花號是怎麼回事?五月花號為何要登陸美國?

歷史,總是有這麼多的偶然和必然。

《五月花號公約》的正文,不過寥寥數語,翻譯成中文,也就是一百多字:

為上帝的榮耀,為增強基督教信仰,為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譽,我們漂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簽約,自願結為一個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依此制定頒佈適宜全體殖民地人民的法律、法規,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

文稿看似普通,但它特地強調了法律意識和契約精神。儘管這只是41人為應對不確定的未來,提出的權宜之計。

在訂約過程中,清教徒起到了主導作用,畢竟他們有文化、有知識。而從公約的內容來看,這群清教徒中不乏信仰堅定、理想遠大、能言善辯之士。因為共同的信仰,他們在船上結成了嚴密的組織。35人對67人,人少的一方佔據了上風,這說明“以有組織對抗無組織,有組織者恆勝。”

於是,規劃登入後的生活,也順理成章地落到了清教徒們身上。而他們崇尚的契約精神,正是源於《聖經》。原本崇尚獨立、自治的他們,因為飽受過英國國內的宗教迫害之苦,因此制定公約過程中,並不強求其他人同化信仰,卻強調了每個人的自由發展、自主生活。

1620年11月11日白天,“五月花號”上的102名乘客,踏上了北美大陸。因為“五月花號”是從英國普利茅斯港起程的,所以這102名移民將他們在新世界的落腳點起名叫“普利茅斯”,並選出了一名清教徒擔任新殖民地的總督。

明朝時期的五月花號是怎麼回事?五月花號為何要登陸美國?

因缺乏食物和禦寒的衣服、房屋,在上岸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這102人已有半數凍餓而死。

幸運的是,第二年春天,在青黃不接最艱難的時刻,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熱心救助了倖存者。還處在石器時代的原始部落,非常慷慨地送給可憐的“新人類”許多生活必需品,還教他們種植玉米,捕魚和飼養火雞。

秋季獲得豐收後,這些新移民邀請原住民,舉行了盛大的感謝宴會,餐桌上擺滿了玉米、南瓜和火雞。感恩節由此誕生。

1863年,林肯總統正式宣佈,將感恩節設為全美國的法定節日,1941年,美國國會將其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因為後來“新人類”對印第安人犯下的罪行,節日的宗旨由感恩印第安人改為了感謝上帝。

明朝時期的五月花號是怎麼回事?五月花號為何要登陸美國?

美國人是要對印第安人感人的。時至今日,有超過3500萬的美國人,可以將族譜追溯到“五月花號”上的倖存者。他們佔到了美國總人口的12%。倖存者們的後裔中,不乏亞當斯父子、布什父子、富蘭克林·羅斯福等九位美國總統,以及韋伯斯特、瑪麗蓮·夢露等名人。

美國人也是要向印第安人謝罪的。物質豐盈之後,“新人類”很快忘記了感恩,因為利益,他們竭力想要消滅那些曾經歡迎過並拯救過他們祖先的土著人,同時也消滅了他們祖先的生活方式。這是美國曆史中血腥、不義和極不光彩的一面。

美國曆史學家納撒尼爾·菲爾布里克在《五月花號:關於勇氣、社群和戰爭的故事》一書中,曾講述了兩艘航船的故事:1620年9月,“五月花號”從英國普利茅斯港出發,橫渡大西洋,為美洲帶去了102名移民,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局面;1675年9月,一艘名為“海上花”號的帆船,從美洲的普利茅斯港起程,乘客是178名印第安人,目的地是加勒比海種植園。雖然都是乘坐帆船遠離故土,但前者的102人是要在新土地上建立自己的人間天國,而後者的178人卻是戰敗後被販賣做苦役的奴隸。

時間僅僅過去55年而已。

歷史告訴我們,掠奪、侵略、嗜殺,這是白人骨子裡的天性,即便他們是信奉上帝的清教徒,也依然無法洗滌他們內心的邪惡。

明朝時期的五月花號是怎麼回事?五月花號為何要登陸美國?

回到《五月花號公約》本身,我們依然不能否定它的進步意義。

它開創了一個先例:政府是基於民眾的自由意願而成立的,並且應當依法而治。它還宣示,人民可以透過自己的公意決定集體行動,以自治的方式管理自己的生活,透過公議的契約精神建立秩序。

這份公約的意義,除了契約本身,還包括對契約的信任和遵守,從而實現了政治文明。美國幾百年的歷史根基,就建立在《五月花號公約》這短短的一百多字之上。信仰、法律、法治……這些關鍵字眼涵蓋了美國立國的所有基本原則。

此後,北美大陸的無數自治公約都以此為藍本,或豐富、或壓縮、或修改部分條款,但它們所呈現的契約精神、依法管理、民眾自治等核心理念沒變,對後來美國的《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五月花號公約》在美國曆史上,獲得了崇高的地位。作為一個國家歷史的開端,後世的人們照此藍本,確實在美洲大陸開闢了一個新的世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