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正式遞交上市申請,估值或達百億美元,為什麼它賺錢這麼快?

4月17日,水滴籌正式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擬赴美上市,其估值或達百億美元,並將成為國內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保險科技公司。

雖然水滴籌對自己的定位是保險科技公司,實際上大多數使用者對其定位是公益捐款平臺,水滴籌也承諾完全免費,但招股書顯示,2020年水滴籌實現了營收30。28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15。11億元同比增長100。4%。 一家完全免費的公益捐款平臺,為什麼能賺錢,而且增長這麼快?

說起水滴籌小夥伴們太熟悉了,因為累計有3。4億人捐贈了370億元。但是,它上市的訊息又讓小夥伴們太意外了,它應該是一家慈善機構,現在怎麼就變成了一家企業了?還是連續三年虧損的企業!我捐過的那些錢又到哪去了呢?

水滴公司以社會公益起家,最初的業務是水滴互助,由美團前創始人沈鵬於2016年5月創立並正式上線,是國內較早的網路互助組織。

所謂網路互助是一種原始的保險形態與網際網路的結合,簡而言之就是“一人患病,眾人均攤”模式。滴水公司正是藉著滴水互助的流量,將業務拓展到保險領域。

水滴互助是公益事業,透過慈善活動籠絡人心,但水滴公司卻把流量變現了。由於保險互助業務是脫離了監管的,將網路互助納入監管的呼聲日益高漲。

3月31日,水滴互助關停了,網上一片叫好。有人留言說,“流量賺夠了”“也撈夠了”“善意被欺騙,好心從此關上了門”“ 把善良人的同情心用完了,那些需要同情的人,得不到同情了。”

水滴公司之所以能做大,最初沒有水滴互助的支援是不行的,也就是說,水滴公司透過網路實現流量變現,穿著公益的馬甲做成了生意,還做大了要上市。

公司創始人沈鵬曾說,有網友將水滴籌理解為公益組織,其實水滴籌的核心本質是一款免費的網路個人大病求助工具,可以幫助有困難的大病患者找朋友幫忙,更有效地解決醫療資金問題。

那水滴還是慈善機構嗎?不是了,它的目標是賺錢。

網路時代,有流量就有生意。水滴互助、水滴籌是公司的兩種引流工具,一般參與過水滴互助、水滴籌的人,都會收到水滴公司推薦的保險產品。

水滴互助曾做過調研,超4成使用者表示到水滴籌上捐款時,看到自己親朋好友生病後的慘狀,以及水滴籌推薦的各種保險,正常情況下都會產生購買保險的衝動。因此,這些原本因公益、善良而聚集在一起的網友,就這樣成了水滴公司的保險使用者。

2017年5月,水滴保險推出了“水滴保”網際網路保險平臺,與數十家保險公司合作,推出了數百種保險產品。

不管是保險公司還是水滴公司,都需要源源不斷的流量來推動保費收入的增長,從而提高公司的價值。

水滴原來的慈善事業在資本的推動下,也失去了原來的面貌,變成了資本賺錢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水滴籌的第一大股東是騰訊,在水滴籌和輕鬆籌上市之後,最大的贏家是騰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