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到底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一說到中元節(七月半),大家都知道是“鬼節”,用來緬懷先人,祭奠亡靈的節日。

中元節到底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但是明明還沒有到中元節,就能看到一些人在背街的十字路口插起香燭,燒紙默唸了。不是說提前祭拜沒啥用處嗎?畢竟要到時候地府才會開門放亡靈出來,接受陽間家人的祭拜嗎?

其實,在民間七月半的祭祖行為源於上古時代,遠比東漢後出自於道教的“中元”節歷史更為悠久。

中元節到底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在民間世俗裡,人們認為七月半的時候祖先會回家看望子孫後輩,所以要祭拜,以表達敬祖盡孝,不忘根本之心願。“七”是個神奇的數字,代表了生命的週期,七也是一個吉祥的數字。在眾人的心中,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代表雙吉。因此,七月半指的是七月十四日。

從另外一個方面看,農曆每月天數多為28天,正好是七的整數倍。十四正好是一半的天數,所以稱之為七月半。

那為什麼現在我們看到的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

這是由於後來唐代的統治者推崇道教,道教文化有“三元說”: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七月十五是地官的誕辰,每到這一天地官來到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故取“中元”二字,作為節名。再加上在中元節形成之前,佛家的盂蘭盆也設定在了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到底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最終由於道教和佛教對我們的深遠影響,於是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三俗合一,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元節,時間定在了農曆七月十五日。

所以,如果你看到有人不到十五日就在祭拜祖先,也不必大驚小怪,畢竟正日子就是在七月十四日。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很多地方都不具備燒紙的條件。於是,每到中元節之前各地都會發布關於中元祭祀的通知。大意就是要文明祭祀,拒絕燒紙。提倡大家用鮮花祭奠,經典誦讀等方式緬懷故人。

中元節到底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文明祭祀其實可以用一頓大餐表達心意。這一天,也不要出去吃飯。在家做一頓豐盛的飯菜,盛上米飯,添上好酒,擺上碗筷,請故人前來享用。擺好之後,家裡人不能再動碗筷。用一個白蘿蔔插上兩根蠟燭,三株清香。等香火燃盡的時候,代表故人已經享用完飯菜,離席。這時候,家裡人再團座在一起吃飯。

每年中元節的時候,我也是這樣請我去世的外婆來吃飯的。等我百年之後,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這樣過中元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