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未來15年, 平均每年淨流入不能超過10.3萬人

01深圳‘人口餘額’不足

根據《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提出,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1900萬人。

今年公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20年11月1日零時,深圳市常住人口(含深汕特別合作區)1756。01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42。40萬人相比,增加713。61萬人。

深圳未來15年, 平均每年淨流入不能超過10.3萬人

點選載入圖片

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增長71。361萬人,但是按照1900萬人的規模控制,未來的十五年,最多就只能增加143。99萬人了。

2020年到2035年,就是說15年的時間,淨流量不能大於143。99萬人,平攤下來,每年的淨流入就只有9。6萬人。

而過去的十年,深圳每年的淨流入是71。361萬人。換句話說,如果甚者還會保持之前的流入數量,那麼流出數量就需要比以前再多60萬人。

當然,這是客氣的說法,通俗點說就是,深圳最多隻能提供1900萬人的容納空間,如果你的能力排在1900萬名之後,那就不好意思了,直白點說,你是屬於被淘汰的人群。

結合這個人口資料,再回頭看看之前深圳收緊了入戶門檻,學歷型人才最低入戶要求為全日制本科,也就一定都不難理解了。

背後的原因是,城市人口規模的極限越來越近,城市不可能無限制地擴張,不可能容得下所有人在這裡追逐夢想,那就只能更有能力的人居之了。

深圳未來15年, 平均每年淨流入不能超過10.3萬人

點選載入圖片

02房價只是人口和經濟的反應

再想想也就明白,為何深圳的房價會居高不下了?

過去十年,每年平均流入71萬人,而深圳每年新增加的商品房數量也就是10萬套左右,以夫妻兩人為一套計算,每年也還差25萬套。

很多人會說,不是去深圳的人就買得起房。沒錯,的確是的,但是每年有25萬對夫妻的需求積累到下一年,也就是說每一年的需求量都增加25萬套,如此算下來,十年已經欠著250萬套了。

即便是以後控制著,淨流入在10萬人,也就剛好夠得新增加的商品房數量,那後來人就沒人能分一套房了嗎?

肯定是不可能的,首先土地面積有限,用一塊地,就會少一塊,不可能往後每年都能增加供應;前面還有這麼多人排隊,後來人又憑什麼先分呢?

而深圳目前可供交易的房產數量,也就大約190萬套,換句話說,把深圳所有的商品房拿出來,不用錢,直接分,也不夠分啊!

想想如果是分的話,又以什麼為分配原則呢?先來先到,還是以能力大小?但能力又如何界定呢?又該誰住在市區,誰住在郊區呢?如果是按工作地就近原則的話,就近不夠分怎麼辦?

明擺著,也不可能戶均一套啊!更不可能人均一套。同樣,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住在市區,住在豪華大宅裡。

深圳未來15年, 平均每年淨流入不能超過10.3萬人

點選載入圖片

當然,很多人也會質疑,怎麼可能只有190萬套,這麼多人都住到哪裡去了?

自然不是可能所有人都住在可供交易的商品房裡,明顯深圳還有很多人住在廉租房,保障房,經適房等等,還有更多人住在城中村,更多的工廠就業者住在宿舍。

這些房也是可以住人的,只不過有些人覺得這些房配不上他們而已,認為只有市區的核心地段的豪宅,才是房子。

只不過說,雖然是可以住,但並非商品房,也就不能交易,而可供交易的就只有190萬套而已。

深圳未來15年, 平均每年淨流入不能超過10.3萬人

點選載入圖片

03房價是分配方式之一

那大家要買房,自然也就只能買這可供交易的190萬套了。

而這裡面,又有多少人家是買來自住的,相信是絕大多數,根據深圳二手房交易資料,往年每年二手房交易大約是12萬套。

雖然說,掛盤出售的數量肯定不止12萬套,但出售的數量肯定不會比這個資料大多少。而且,掛了還沒賣出去的,那基本也不急著出售的,否則,賣不出去就一定會降價出售。

簡單說就是,每年新房加二手房交易,也就22萬套,而需求量,至少是10倍以上。

也就是說,這22萬套房子的售價,不是取決於全市的平均工資,家庭收入,而是取決於有需求,有房票,且願意出價,而且排名在22萬名以內的人的收入決定的。

想想後面還有幾百萬人排隊,你能出得起什麼價呢?殘酷點說就是,不是房價高,而是你的收入沒有別人的高;當然,這個收入不僅是你個人的,還有你整個家庭的。

所以,不要單純地看價格,更不要去看所謂的平均工資,我跟首富平均一下,也得有幾百億美元的身家,實際呢?毛都沒有。

房價只是分配的方式之一,不是用價格,那就得用資格資歷什麼的,不管是哪種方式,想要得到,都不會容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