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1992年的烏克蘭擁有承襲自蘇聯的6500輛主戰坦克、1500架飛機、350艘軍艦、176枚洲際彈道導彈、2500枚核彈頭,更不用說蘇聯五大坦克廠之一的哈爾科夫機車廠,和蘇聯唯一能建造航母的黑海造船廠以及船塢中接近完工的“瓦良格”號和“第比利斯”號核動力航母……可以說這個時候烏克蘭就是世界上第三核大國,只要烏克蘭願意,美俄都得小心翼翼地和基輔對話,然而事實證明全世界都高看了基輔這幫政客。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隨後數十年,烏克蘭在美俄的威逼利誘下基本放棄武裝,洲際導彈和核彈頭這些鎮國神器有的拆成廢鐵,有的歸還俄羅斯,圖-22M、圖-95和圖-160戰略轟炸機部分交給俄羅斯抵了天然氣的賬,剩餘被拆毀——其實這樣處理戰略武器很正常,即使留著烏克蘭也養不了,何況還那麼燙手,但問題是烏克蘭實在太急於向西方表忠心以及憎惡俄羅斯,所以順帶把常規軍工業也給廢掉了。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造船廠和戰鬥機生產線實在太貴,即使造出來也難以在美俄的圍剿下爭取多少國際市場份額,不得不放棄也算情理之中,然而用力過猛,現在烏克蘭的坦克工業也差不多快宣告壽終正寢了。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哈爾科夫機車廠後改名馬雷舍夫工廠,是蘇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坦克製造廠,衛國戰爭爆發前改名183廠,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前被疏散到烏拉爾,與當地的捷爾任斯基坦克廠及也被疏散來的伊里奇·馬裡烏波爾坦克廠、哈爾科夫拖拉機廠合併為烏拉爾第183號坦克廠,在整個戰爭期間生產了25266輛T-34系列,戰後在T-34/44的基礎上開發出劃時代的T-54/55,並與哈爾科夫莫洛佐夫設計局聯合開發了世界上最早的三代坦克T-64及改進型T-80。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分家以後俄羅斯基本放棄T-80,轉而將資源投入到價效比更高的T-72上,但烏克蘭認為T-80技術先進且獨樹一幟,足以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在T-80UD的基礎上持續升級並進行現代化改裝後整出了個T-84“堡壘”。但“堡壘”放棄了T-80的燃氣輪機只用了柴油機,這樣雖提高了坦克的最大行程,卻也降低了在寒冷氣候條件下的效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來,烏克蘭就沒打算自己裝備多少“堡壘”,主要還是面向國際市場,而且柴油機的維護可比燃氣輪機容易多了。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烏克蘭對T-84也算下了不小的功夫,用了新式焊接炮塔,披了接觸-5反應裝甲、窗簾-1主動防禦系統等新裝備,後裝的6TD-2柴油機功率達到1200馬力,還改進了炮塔內的彈藥艙結構。對這個國力並不強的東歐國家來說能做到這些,總體來說已經算相當可以了,但比起工業和科研體系完整的西方國家,T-84真的還有很多課要補。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比如2018年的歐洲坦克挑戰賽中,4輛參賽的T-84有3輛出了故障,125毫米滑膛炮的有效射程不足也就罷了,更嚴重的是火控系統也出了大問題,綜合火力效能還不到預期的一半……更大的問題是此時距離第一輛T-84下線已超過二十年,還有如此嚴重的問題存在也不得不讓外界懷疑烏克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將其解決。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比質量更可怕的是產量問題。如今烏克蘭的工業產能相當有限,迄今為止也只向烏克蘭陸軍交付了區區6輛T-84,遠不及在2011年訂購了49輛T-84的泰國陸軍,然而產能受限,哈爾科夫生產坦克的速度遠不如20世紀90年代——那個時候向巴基斯坦交貨完畢都用了長達七年的時間,更不用說如今被烏東戰事拖進無底深淵的烏克蘭,以至於氣得泰國陸軍只好買了中國的VT-4來應急。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顯然,如果烏克蘭不能用交貨速度來顯示誠意的話,泰國隨時都可能取消這筆訂單。

比喪失商業信譽更嚴重的是,再這樣拖下去烏克蘭必將步上波蘭的後塵——蘇聯曾在波蘭建了一條T-72生產線,冷戰結束不久波蘭就放棄自產坦克轉而向西方購買,雖然無論美國的M1還是德國的豹2都比T-72先進,但主動丟掉生產坦克的能力,烏克蘭在主觀上應該還是不願意的。

烏克蘭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涼了

願意不願意到時候也不是烏克蘭自己說了算了,隨著產能持續不足且無力自行研發新技術,T-84越來越有可能成為烏克蘭坦克工業的絕唱,而造成這一切的,還是那幫操縱烏克蘭命運的小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