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防線上設立九邊重鎮後,其總兵力共有多少人?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徵虜大將軍徐達率25萬大軍北伐,將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趕回到了蒙古草原。至此,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元順帝雖然逃回蒙古草原,但還是具備相當的軍事實力。據史料記載,北元(元順帝北逃後的政權名稱)“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裡也”。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至少還是說明當時元順帝手中還是有不少兵力的。

明朝在防線上設立九邊重鎮後,其總兵力共有多少人?

點選載入圖片

此後,明朝也曾多次出兵北擊蒙古,並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但卻始終無法將對手徹底消滅,北部邊患問題成了大明王朝一塊無法解決的心病。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為加強北部的防務,明朝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設立了九大軍事重鎮,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九邊,由東往西依次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太原鎮)、延綏鎮(榆林鎮)、固原鎮(陝西鎮),寧夏鎮,甘肅鎮。九邊重鎮的總兵力在明朝各時期變化較大,其中永樂年間約為68萬人,後來兵力人數一直在40萬到90萬之間,其中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兵力人數最多,達到了88。5萬人。明末

崇禎

皇帝時期,兵力為59萬人。

遼東鎮東起鳳凰城(今鳳城市),西至山海關,全長970餘公里。遼東鎮的城防體系分為鎮城、路城、衛城、所城和堡城五級。鎮城有兩座,分別是遼陽城和廣寧城。鎮城下設東、南、西、北、中五路屯兵城,就是路城。各路城分管二十五衛,每衛滿額編制是5600人,有些衛單獨建立了防禦性的衛城,如著名的寧遠衛城。衛下計有127所,所依託的城為所城,其規模較小。最低一級的是堡城,也稱臺堡,有107座。

九邊重鎮的城防體系大體類似,所以其他軍鎮的城防情況參照遼東鎮即可,下文中不再重複介紹。

在明朝永樂時期,遼東鎮駐軍兵力為23萬人。明朝中期的時候駐軍兵力在7萬至9萬之間。到了萬曆四十八年,遼東鎮兵力達到了歷史最高的26萬,不過人數雖多,但戰鬥力很差,而且很多士兵都是吃空餉,真正遇上戰事的時候卻經常遇到無兵可用的尷尬境地。到了明末崇禎時期,兵力裁減至8萬餘人。

明朝在防線上設立九邊重鎮後,其總兵力共有多少人?

點選載入圖片

薊州鎮是九邊中最大的軍鎮,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定為8。5萬人,到了崇禎時期駐軍兵力近13萬人。

宣府鎮東起慕田峪,西至西陽河(今河北懷安縣境),全長510多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約12。6萬人,崇禎時期駐軍兵力8萬餘人。

大同鎮東起鎮口臺(今山西天鎮縣東北),西至鴉角山(今清水河縣東部,山西和內蒙古的省界),全長330多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13。5萬人,崇禎時期駐軍兵力7。6萬餘人。

山西鎮(太原鎮)東起真保鎮長城,西至黃河邊的偏頭關。山西鎮位於大同、宣府兩鎮長城的內側(南邊),故又稱為內長城。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長城防線被突破後,敵軍長驅直入。作為第二道防線,山西鎮的兵力相對較少,崇禎時期駐軍兵力5。3萬人。

延綏鎮(榆林鎮)東起黃甫川堡(今陝西府谷縣黃甫鄉),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全長880多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2。5萬人,崇禎時期駐軍約4。5萬人。

固原鎮(陝西鎮)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全長約500公里。明朝初期,西北地區只設了延綏、寧夏、甘肅三鎮,但由於戰線太長,距離較遠。一旦遭遇戰事,三鎮之間無法做到遙相呼應,因此在明朝弘治年間又新增了固原鎮。崇禎時期固原鎮駐軍兵力近6萬人。

寧夏鎮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衛市西南),全長約1000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約7萬人,崇禎時期駐軍兵力約2。5萬人。

甘肅鎮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約9。6萬人,崇禎時期駐軍兵力約4萬人。

明朝的九邊重鎮對於防禦北部敵人的襲擾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它還有一個隱藏屬性,那就是以關隘的形勢控制住了中原和草原兩邊的貿易。中原地區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可是草原地區物產匱乏,對中原的依賴度非常高。明朝中後期正是透過控制貿易的方式,讓北方許多蒙古部落嚮明朝俯首稱臣,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