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卻費力用石頭砸? 士兵: 誰推誰傻

讀史使人明智,中國歷史中的“金鑲玉”數不勝數,比如《孫子兵法》,作為一本軍事謀略的兵書,如今卻可以在職場中混得風生水起,千年前的智慧不容小覷。

古代社會,戰爭不斷,中華民族的歷史無疑也是一部戰爭史,狼煙四起,朝代更替,士兵是每個國家的必需品。古代戰爭與現代不同,主要依靠的是冷兵器和謀略,所以古代的戰爭場面可以說是慘烈而又恢宏。

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卻費力用石頭砸? 士兵: 誰推誰傻

古代雲梯,巧奪天工

打仗的時候,除了拿著真刀真槍搏鬥,還避免不了要攻城略池,這也是古代人注重修城牆、修城樓的原因。

一方守,一方攻,這種時候往往會看到攻方架梯子,守方扔石頭,雙方弓箭手都在準備。

平時看電視的時候,可能很多觀眾都會奇怪,他們的梯子看起來跟普通的梯子差不多,看上去一點也不結實,應該一推就倒了,守城士兵為什麼還要費力氣扔石頭?其實觀眾都被“騙”了。

某種程度上,是現代的電視劇侮辱了觀眾的智商,劇中所用的梯子大多數看起來就是普通的梯子,一推就倒,但歷

史上打仗時真正的梯子叫做雲梯,遠比普通梯子複雜得多

,為了拍影視劇專門製作的話太浪費時間了。

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卻費力用石頭砸? 士兵: 誰推誰傻

準確地來說,雲梯不完全是“梯”,而是“車”,下面帶有輪子,便於來回推動,所以又叫“雲梯車”。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雲梯,當時叫“鉤援”,算是雲梯的雛形。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雲梯經過魯班的改良,在戰爭中更為實用,主要由車輪、梯身和鉤三部分組成

下面的輪子便於梯身移動,梯身主要是靠人力架起來的,可以上下仰俯,架到城牆上以後,上面的鉤子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到了唐朝,雲梯又大大改進了。

下面以木為床,裝了6個輪子,最大的改變是把梯子分成了“兩節”,

下面的主梯傾斜固定在底座上,上面的副梯則可以活動

。考慮到用人力扛梯子太費勁,副梯上面裝了兩個滑輪,登城時副梯可以沿著城牆上下滑動,所以又叫“飛雲梯”。

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卻費力用石頭砸? 士兵: 誰推誰傻

這樣的設計大大縮短了架梯時間,而且因為雲梯沒有過早接觸城緣,也降低了未知的危險。

宋朝以後雲梯又有了更大的改進,同樣還是兩節梯子,中間採用了摺疊結構。

為了防止推雲梯車計程車兵受傷,車子底部做成了“防護車”

,四周設有遮蔽,可以抵禦敵人的攻擊。

除了攻城外,雲梯還有偵查敵情的作用,它之所以叫“雲梯”就是因為它可以依雲而立,其中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雲梯架起來很高。

雲梯的設計可以說是非常完善了,防禦、抓鉤都考慮到了,有的還帶有升降滑輪,是攻城士兵的一大利器,不能大意。

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卻費力用石頭砸? 士兵: 誰推誰傻

守城容易攻城難

瞭解了雲梯的結構後就可以理解守城士兵的選擇了。作為有名的能工巧匠,魯班自然是思慮周全,製作雲梯的時候他就想到了敵人會推梯子,所以專門在上邊裝了很多鉤子,推也推不動。

守城士兵如果選擇推梯子,無疑是自取滅亡,

一個人根本推不動梯子,估計推梯子的時候敵人就已經爬上來了

,即使是幾個人合力可以推動梯子,也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把時間浪費在推梯子上完全是吃飽了沒事幹。

而且,

推梯子需要把身體伸出牆外,這樣就會暴露出來,成為攻城士兵的活靶子

士兵攻城的時候也是多手準備,有爬梯的,有撞門的,有射箭的,雖然不佔地理優勢,但勝在人多,守城士兵也要保護好自己。

如果守城士兵只是丟石頭的話可以很好地隱藏自己,還可以把敵人砸下去,守城最重要的就是退敵,敵人過不來空有工具也沒用。除了石頭外,還可以選擇倒熱水、熱油來逼退敵人。

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卻費力用石頭砸? 士兵: 誰推誰傻

另外,

雲梯的上面有一些尖端,非常鋒利,甚至還會抹上毒藥

,守城士兵一碰就會毒發身亡,所以沒人敢推。

一般來說,守城比攻城要更容易,損失也更小一些,守城最怕的是糧草不夠,軍心渙散,而攻城則是消耗戰,硬碰硬,一輪一輪向前攻,是真正的前赴後繼,人海戰術,碰到特別難攻的往往耗費了個把月還是失敗而歸。

所以

對於守城士兵來說,他們只需要讓敵人上不來就可以了

,自己沒必要冒險,他們要做的就是丟好石頭,關緊城門,減少己方傷亡,撐住等待援兵。

所謂“十而圍之,五則攻之”,如果選擇進攻的話,攻方兵力至少需要是守方的五倍,守方雖不易折損,但人數偏少,一旦出現傷亡,很容易讓攻方爬上城樓,打入內部,後果不堪設想。

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卻費力用石頭砸? 士兵: 誰推誰傻

儘管攻城有云梯這樣的“神器”,但它到底只是木質的,大石頭砸下來也很容易把它砸壞,所以攻城計程車兵非常艱難,也正因為如此,古代能夠登上城樓計程車兵都會獲得豐厚的獎勵。

雲梯的後續發展

古代戰爭中蘊藏的智慧遠比現代人想象中的更復雜,各種東西的設計都有它比較完整的思慮,雖然古代沒有現在的高階科技,但古人卻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一個個令後世驚歎的作品。

攻城和守城之戰又何嘗不是智慧之戰。你能推梯子,我能加鉤子,梯子推不動,直接上石頭,石頭能傷人,下面加防護,雙方都有攻有防,你來我往。

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卻費力用石頭砸? 士兵: 誰推誰傻

雖然雲梯的設計很巧妙,但還是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被淘汰了。在古代,再厲害的東西都難逃火炮的攻擊,

明朝以後,火炮開始盛行,雲梯難敵火炮的攻擊,再加上非常笨重,應用價值也就大打折扣,漸漸被廢棄

一代攻城神器就此沒落,卻被現代人又撿起來,用在各種工程作業中。

瞭解了真正的雲梯後不得不敬佩古人的智慧,也明白了守城士兵如果推梯子的話才真的是笨蛋,攻城士兵哪有那麼傻?把漏洞放到眼前讓敵人鑽。

頂部